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冠疫情对双渠道供应链消费需求形成冲击,造成大量线下需求转向线上消费.针对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恢复过程,考虑线下渠道的延迟恢复和顾客的线上消费习惯,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延迟微分博弈模型,分析并求解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双方的最优恢复努力、恢复水平和价值函数现值,通过设计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协调.研究发现:集中式决策中的线上线下渠道恢复努力均大于分散式决策;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阈值,当小于该阈值时,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反之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分散决策时需求转移系数与线上渠道恢复水平正相关、与线下恢复水平负相关;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中的分担比例与需求转移系数正相关、与零售商的边际利润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疫情影响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恢复决策的制定及协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将直销形式的双渠道拓展至含“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模式,假定该模式需求受线下服务影响,且该模式线下服务与传统线下模式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下采用线上线下分别定价策略与统一定价策略的全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模型,得到了四种情况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并分析了两种定价策略对利润和服务差异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表明,集中式供应链中分别定价是占优策略,分散式供应链中两种定价策略适用于不同条件;供应链决策者应进行成本加成定价;“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线下服务水平与线上价格受总潜在需求、传统线下市场规模、线下服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服务差异度大小与决策方式、定价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制造商和n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别建立了无政府补贴和有政府补贴下制造商主导的可持续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及政府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决策、供应链成员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政府补贴,随着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的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零售商利润、制造商利润和社会福利都会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有利于提升供应链成员利润,但超过一定限额会使得制造商利润和社会福利下降;与无政府补贴的情况相比,政府补贴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和社会福利,但过度补贴会导致社会福利下降。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将直销形式的双渠道拓展至含"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模式,假定该模式需求受线下服务影响,且该模式线下服务与传统线下模式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下采用线上线下分别定价策略与统一定价策略的全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模型,得到了四种情况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并分析了两种定价策略对利润和服务差异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表明,集中式供应链中分别定价是占优策略,分散式供应链中两种定价策略适用于不同条件;供应链决策者应进行成本加成定价;"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线下服务水平与线上价格受总潜在需求、传统线下市场规模、线下服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服务差异度大小与决策方式、定价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关注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策略的选择极大影响着企业的利润与社会福利,企业如何选择经营策略以及政府如何采取规制措施促进企业CSR合规经营显得愈发重要.基于此,本文构建双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古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及政府规制措施.从企业视角刻画企业在不同环境下的最优运营策略,分析企业采取CSR合规经营的动机,探究暴露风险(暴露概率与需求敏感度)和CSR合规成本溢价对企业运营策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管理者视角提出五种可行的规制措施以促进企业的CSR合规经营,并分析每种措施的施行效果与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出台强制性CSR要求可能帮助企业跳出囚徒困境获得更高利润,但同时会损害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量化企业CSR努力水平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的CSR违规经营,提高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形成市场-政府-消费者三赢的局面;避免市场过度竞争,对提升市场整体CSR合规程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会带来其他不利影响;设立补贴在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基础上,能有效激励企业选择CSR合规经...  相似文献   

6.
全渠道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型零售模式,考虑优惠券投放的全渠道价格调控及渠道整合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同时开通线下、纯线上和BOPS (buy online,pick-up in-store)渠道并在线上渠道投放优惠券的全渠道系统,基于消费者效用分析不同渠道组合的形成条件及市场划分,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探讨零售企业全渠道整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定价与优惠券面值正相关,而当BOPS渠道旅行成本或购买溢出较高时,BOPS渠道定价与优惠券面值负相关.若零售商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线下渠道获得利好,总需求增大,利润增大.零售商应在纯线上渠道以低价吸引旅行成本较高的消费者,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吸引购买溢出或产品体验价值较大的消费者.不同系统参数阈值范围的零售商利润演变规律不同,零售商应根据消费者行为特性设计价格-优惠券组合及渠道组合策略提升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产品回收和产品设计双责任要求下双渠道销售和回收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定价、协调和政府规制影响问题,研究发现:线上销售价格低于线下,但线下渠道是主要销售渠道;第三方回收价高于分销商,但分销商回收是回收责任实现的主要渠道;渠道间竞争导致政府规制对两渠道影响程度不同;承担产品设计责任有利于回收责任的实现;受政府规制和产品设计成本的影响,产品设计存在一个阈值,产生了销售环节和回收环节的利润冲突。最后,通过供应链协调可以解决渠道冲突的问题,改善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社会责任背景下,以员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分析了NGO参与CSR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影响的机理和原理。企业参与CSR建设有助于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NGO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后可以增强这种竞争优势。具体而言:①履行CSR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工资水平吸引到高努力程度和高责任观念的员工;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若能与NGO紧密合作,将能够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观念,具体体现为员工自愿承担更高的减排成本和工作努力程度的提高;③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若能与NGOs紧密合作,将增加具有社会责任观念的劳动力产生"绿色集聚效应"的可能性,同时会向着履行社会责任的绿色企业集聚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在单个境外供应商和单个拥有线下线上双渠道的跨境电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构建了跨境电商双渠道需求模型,通过比较集中和分散两种定价模式下跨境电商的利润,探讨了跨境电商双渠道零售模式的定价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境外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跨境电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及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境外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对跨境电商线下线上双渠道价格,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是无差异的;三种博弈策略对跨境电商线下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Nash博弈下,跨境电商线上渠道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最大;三种博弈策略下,境外供应商批发价格,利润及跨境电商利润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制造商在分担线下零售商促销广告成本的同时还考虑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的现实背景,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广告问题。以单边垂直合作广告模型为基准,分别研究了双边垂直合作广告模型和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模型。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平台的成本分担并不总是促进制造商全国性广告投入水平和整体利润的提升,当网络零售平台的分担比例较大时,制造商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也有利于线下零售商利润的提升;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特征会提升其促销广告的投入水平,但并不总能提升其感知公平效用;当制造商线下渠道的边际利润较大时,线下零售商过高程度的公平关切反而有利于制造商利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餐饮服务企业开始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模式.本文研究了全渠道服务运营中的不同信息披露策略对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建立比较线上渠道队长信息可见和不可见两种情形下的排队系统模型,本文分析了信息披露对系统均衡顾客数、顾客个人效用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线上线下渠道等待成本差距不大时,商家披露信息能提高系统均衡顾客数;当商家披露队长信息时,顾客的个人效用反而有可能受损;商家披露信息能提升社会福利.最后,本文完整刻画出了信息披露后系统顾客数和社会福利同时提高的具体条件,给企业更好的施行全渠道服务运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渠道选择和消费者行为角度,研究消费者退货情形下线上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与线下体验渠道选择问题,建立了单渠道策略与O2O渠道策略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消费者剩余、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决策及其利润来考察O2O渠道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退货成本较低时,退款保证会使线上零售商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消费者需要为退款保证服务支付一定的溢价;线上零售商实施O2O渠道策略存在可行条件,仅当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概率较大时,才能有效提升制造商利润水平和消费者剩余;在O2O渠道策略下,产品需求总是增加,但却不一定对供应链系统有利.  相似文献   

13.
从线下零售商服务成本差异化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实中单位补偿和销量计入线下两类BOPS(buy-online-andpick-up-in-store)线上线下渠道整合问题.构建并求解制造商实施BOPS单位补偿和BOPS销量计入线下两类渠道整合模型,分析BOPS类消费者比例和服务成本差异程度对供应链利润及成员决策的影响,最后用数值分析验证并拓展结论.结果表明:欲实现供应链利润最优,企业须根据具体市场情形选择合适的整合策略,当市场中BOPS消费者很少时,对服务成本一致性高的行业如书籍、零食采取销量计入线下供应链更优,而对服务成本一致性较低的行业如眼镜、大型家具则单位补偿更优;同时,线下零售商可通过调整其对BOPS类、传统类消费者间的服务水平差异程度使供应链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14.
从线下零售商服务成本差异化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实中单位补偿和销量计入线下两类BOPS(buy-online-andpick-up-in-store)线上线下渠道整合问题.构建并求解制造商实施BOPS单位补偿和BOPS销量计入线下两类渠道整合模型,分析BOPS类消费者比例和服务成本差异程度对供应链利润及成员决策的影响,最后用数值分析验证并拓展结论.结果表明:欲实现供应链利润最优,企业须根据具体市场情形选择合适的整合策略,当市场中BOPS消费者很少时,对服务成本一致性高的行业如书籍、零食采取销量计入线下供应链更优,而对服务成本一致性较低的行业如眼镜、大型家具则单位补偿更优;同时,线下零售商可通过调整其对BOPS类、传统类消费者间的服务水平差异程度使供应链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将消费者参考质量效应和线上渠道接受程度的影响纳入到电商供应链(ECSC),利用微分博弈理论和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研究了制造商或零售商拥有线上开辟权两种渠道结构下的制造商质量策略和零售商产品服务策略.发现:于拥有线上渠道开辟权的ECSC企业而言,其线上渠道的开设与否与消费者对线上渠道接受程度有关.数值算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1)制造商拥有线上渠道开辟权并以线上线下混合渠道销售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产品质量并激励零售商的线下服务水平,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品牌商誉.2)于企业各自利润而言,对方开辟线上渠道对自身更有利;于供应链整体而言,零售商线上线下混合的销售模式更有利于长远发展.3)提高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接受程度,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线下服务为辅,降低消费者参考质量效应对供应链运营各方面的负向影响是企业的长久运营之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拟开展全渠道业务的双渠道零售商的退货路径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引入退货服务水平、退货物流成本、消费者对退货物流成本敏感度等因素,构建消费者效用和零售商利润函数,讨论了"线上购买,线下取货"策略(简称BOPS)和"线上购买,线下取货和退货"策略(简称BOPRS)两种退货策略对零售商市场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和双向搭便车的情形下,研究集成和分散供应链两种模式下最优定价和努力水平决策.研究发现,在集成供应链模式下,最优零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只取决于努力成本,当努力成本低于某临界值时,网络和实体零售商都努力,否则,都不努力.在分散供应链中,努力水平与批发价格,努力成本以及搭便车系数有关:当努力成本过低与过高时,制造商设定同样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会分别选择同时努力和同时不努力,则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与搭便车系数无关,否则,制造商实行批发价格歧视策略,且搭便车系数越大,价格歧视越明显,此时,随着搭便车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少,零售商的利润增大,供应链的利润增大.  相似文献   

18.
考虑消费者跨渠道购物和退货行为,研究了双渠道零售商实施线上下单线下取货(buy-online and pick up-instore,BOPS)策略和跨渠道退货策略相结合的全渠道模式的条件,分析这种全渠道运营策略对企业线上线下产品定价、渠道需求等营销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消费者线上单位退货成本较高时,实施BOPS策略后会提高产品价格,增加总需求,同时有利于零售商增加收益;而当单位BOPS退货成本较小时,零售商实施BOPS后会降低产品价格,同时总需求和利润均增加.此外,全渠道BOPS策略的选择还要考虑诸如匹配率在内的产品特征.随着产品匹配率提高,实施BOPS策略会提高产品定价和总需求,也就是说,匹配率越高越有利于零售商实施BOPS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模分析了存在搭便车问题时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双渠道定价策略以及3种不同的双渠道结构下各供应链主体分散决策时的定价均衡,并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这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在各渠道结构下的应用,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在分散双渠道时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在部分集中双渠道时搭配一个价格差额契约也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但在水平集中双渠道时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互补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式,分别考虑了线上直销商主导定价和服务决策(M型),以及单一线上直销商-单一线下服务商(M-S型)基于收益共享机制的两种模型定价和服务决策,研究其产品定价,回收定价,库存决策,渠道服务努力以及最优回收量等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渠道服务水平与服务敏感系数正相关,但回收价格较逆向渠道服务水平受服务敏感系数的影响程度在M型情景下更明显.继而我们又探讨了逐期回收情境下的定价与服务决策,发现再制造节约的成本增大,且市场需求受渠道服务更加敏感时,M型情景下的决策会提高服务水平或降低产品价格以求维持市场份额:并且当正向服务渠道收益等于逆向渠道损失时,服务商(零售商)做决策时将不再考虑直销商(制造商)的产品定价决策。最后,我们通过数值分析观察了不同的转移支付系数对正逆向服务水平比例的影响以及对决策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