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见义勇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定位见义勇为以及如何强有力的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见义勇为属于道德范畴,可是却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此对法律与道德的共性以及冲突做出浅要分析,以此更好的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洁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28(2):127-130
法律与道德都是有层次性的,要求所有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是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法律只应规范低层次的道德内容。设立证人拒证权是公民对人性化法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4.
5.
刘俊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53-54
道德与法律是辨证统一密不可分的。而当今高校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新组合,正是体现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一致,以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文从法律与道德的重组入手,简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每逢中小学春秋季开学之初,就有不少学校收到大量的低质、伪劣、盗版的教辅图书,其数量、种类之巨,令人瞠目结舌。文章阐述了教材、教辅招标大会上的书商与教师、学校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7.
道德和法律有着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道德比法律规范产生得早,法律仅存在于有阶级的社会中,而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表现形式不同,道德是自发形成的,法律则通过具体的、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要广泛得多;作用机制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等非强制形式发挥作用,法律则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对人们行为的要求程度不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要求比法律规范高。 相似文献
8.
一人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态,为防止一个公司滥用股东权利和有限责任,新《公司法》初步建立了一人公司的资本注册要求、转投资限制、财务审计、公司人格否定等制度。但是,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必须从严和明确一人公司货币出资制度,完善其法人人格否定、治理结构、信用体系以及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9.
《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动机源自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这部经典著作也是富勒自然法思想的巅峰之作,在书中富勒充分展现了他的新自然法思想及其理论建构,尤其是在全书中富勒围绕法律内在道德而展开的论述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学界激烈讨论,使我们对法律本身的理解乃至对整个法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啻引起了自然法思想的一次重大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国人的道德底线却屡遭挑战。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带来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我们树立起来的道德模范的物质生活的困顿以及法制、社会保障不健全带来的失德者得益、有德者吃亏的局面,都使公众陷入了道德迷茫中。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用经济利益来引领道德建设是我们目前的道德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他认为新分析实证法学之所以坚持自然法的最低限度,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属性成为人的首要属性,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还是分离的.并通过分析、比较、演绎的方法,阐述为什么坚持分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2)
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他认为新分析实证法学之所以坚持自然法的最低限度,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属性成为人的首要属性,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还是分离的。并通过分析、比较、演绎的方法,阐述为什么坚持分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源在民法学界主要有意思说、信赖说、规范说以及多元说。各种学说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都有其理论缺陷。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法律行为理论等方面考量,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存在及评判。法律行为效力的类型化,就是法律对不同利益之间进行衡量、评价的结果。利益说对法律行为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认为,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使道德未能“合法化”而陷入危机;另一方面,使“有法不依”的现象不再个别。社会评价的相对合理性是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而法律与道德的差异性和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是两者冲突的具体原因。只有通过法律与道德的互动耦合,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系统整合,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张沪宁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2,29(1):73-76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社会治理模式,在人类历史上都起过举足轻得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法律与道德双管兼施、紧密配合,才能使社会步入协调稳定的发展轨道。因此,我们要将法律与道德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治国之道,以期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诚信,重在机制建设.法律精神与道德理念结合的诚信机制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全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通过深入理解秩序、契约与公正等法律与道德共通的理念与精神,提高知识层次较高的年轻一代的诚信水平,影响下一代乃至全社会的诚信之风. 相似文献
19.
学术诚信的培育:道德激励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礼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5):14-16,31
诚信危机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还是一个制度性问题。治理诚信危机,应以道德激励为根本,以法律规范为手段,制定并完善政策法规,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诚信体系,提升我国的学术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曲广娣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31-35
道德体现了人作为"应当"的规范化存在状态中,对"人应当怎样"的认识和持续追问。道德也因为人的这种"当为"的社会化存在的必要性,而具有了更多的内在拘束力。在法律成为社会的主导规范之后,仍不可完全取代道德规范,而是与之密切关联。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联,康德式的解说在围绕法律与道德关系而分野成的法学各派之中最具代表性。透过对这种解说的细致解读,探求的是社会规范整体视角下对法律与道德相关性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