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菜耐热基因(BnTR1)克隆自油菜,编码一种E3连接酶.为验证它的抗逆功能,本研究用携带BnTR1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nptⅡ)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TR1的根癌农杆菌EHA105,对多年生黑麦草丛生芽进行遗传转化.经共培养和巴龙霉素筛选培养,获得了175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和RT-PCR检测,获得62株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源BnTR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初步抗旱检测表明,BnTR1基因能明显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CryIAc)与半夏凝集素抗虫基因(Pta)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转入番茄品系Micro Tom的子叶外植体中。经过共培养、除草剂筛选和分化再生,获得了24个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株系。再将转化后的番茄植株经过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检测,确定检测后呈阳性反应的株系为8个。通过小菜蛾幼虫初步抗性试验证明,转基因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虫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番茄抗虫性和培育抗虫番茄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的水稻OsDDB2过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共获得植株4株,经PCR检测确定4株皆为转基因植株.田间性状分析发现转基因植株的结实率(平均6.05%)远远低于野生型植株的结实率(平均87.4%).相应地,花粉粒I_2-KI染色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花粉数远少于野生型植株的花粉数.这些初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DDB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适用于多个大豆品种的萌动胚真空渗透辅助的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的优化条件为:预培养3d,在菌种活化液的OD600值为0.6并加以2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农杆菌菌种活化液,侵染时间为6h,共培养3d。在优化条件下,将携带GUS基因的35S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4的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分别转入鲁豆11和潍6823中,获得510株鲁豆11再生植株和591株潍6823再生植株,其中,抗性再生植株分别为444株和462株。通过PCR和GUS检测,证明分别获得了13株和15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分别为2.2%和2.5%。  相似文献   

5.
ACC氧化酶反义基因转化青花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青花菜的下胚轴和带1~2mm子叶柄的子叶为转化受体,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获得了含番茄果实ACC氧化酶反义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经筛选获得了5株抗性植株,其中1株来自下胚轴,另外4株来自带子叶柄的子叶。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外源.ACC氧化酶反义基因已整合进其中2株拟转化青花菜植株的基因组。转化植株移栽到室外均能成活,成熟小花蕾的乙烯测定结果表明乙烯的合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大麦Mlo反义基因转化小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含有大麦Mlo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对3种基因型小麦(核生3号、烟优361、扬麦158)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从其中2种基因型获得23株转基因植株,有2株是白化苗,转化频率分别为1.9%(核生3号)和2.8%(扬麦158).PCR及Southem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压力的存在对转基因植株的获得至关重要,在无筛选压力下未获得转基因植株.7棵转基因植株移栽至大田后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块茎蛾的危害极为严重,通过植物基因工程将Bt基因的Cry1Ab类型导入马铃薯,以期获得抗虫性提高的马铃薯基因工程植株.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受体材料,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号(1/2MSO+50μLAs+2 mL农杆菌悬浮液)浸染液有利于抗性芽的分化,乙酰丁香酮可以提高叶片的转化率,共培养3 d的分化率较高.共获得经过卡那霉素筛选的114个转化植株,对初筛株系进行PCR分子鉴定,结果有55%的植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证明Cry1Ab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转化植株的抗虫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8.
辣椒的离体再生及抗虫基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建立起一套简单、高效的辣椒遗传转化系统。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带柄子叶,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转入辣椒栽培品种“益都羊角椒”中。对获得的33株卡那霉素(Km)抗性植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6株为转CpTI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虫性研究,发现R1代植株对棉铃虫表达出一定的抗性,但不同转化体之间其抗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农杆菌菌株At4404携带抗卡那霉素基因(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酶)、Gus基因(葡萄糖苷酸酶)以及B.T毒蛋白基因,对陆地棉4个不同栽培品种鲁棉6号、鲁棉1024、中棉12、中棉1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茎尖分生组织区作基因导入的研究,获得转基因的棉花试管苗.在以胚轴作为转化体系的培养过程中,只有鲁棉6号经过了愈伤组织发生、胚状体形成及植株再生途径.若以3~5d的无菌苗芽顶端分生组织作为转化体系,经转化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在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则可较容易地从多个品种中获得转基因的再生植株.以此方法进行基因转移,时间短、方法简便、不受品种来源及基因型的限制.这一技术将有利于提高棉花转基因植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大岩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二元双价表达载体pBINm -gfp5 -ER转化大岩桐 ,并得到卡那霉素 (Kanamycin ,Kan)抗性再生植株 .对其进行初步PCR检测 ,结果表明 ,K2 0 0 (含Kan 2 0 0mg/L)培养基上的绿苗中有 3株PCR结果呈阳性 .对PCR阳性的植株进行了点杂交分析 ,均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 ,这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转入到大岩桐基因组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大岩桐 ,发现部分花、叶细胞均发出一定强度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1.
12.
栝楼的根段及根尖培养与器官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体培养栝楼的根段和根尖均能诱导产生不定芽.其发生部位在根尖端的0~3mm以内;最佳条件为:从茎尖或茎节段在含有NAAl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8d产生的不定根上截取长约0.5cm的根尖,接种在MS BA4mg/L的培养基上光下培养,可长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百合的离体繁殖中,进行了组织切片观察,其丛生苗是通过不定根不定芽的发育形成的。不定芽起源于鳞片叶表皮和表皮下几层细胞;也可发生在生长发育中不定芽的生长锥上,由顶端分生组织中局部细胞分裂和分形成不定芽原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甘薯外植体在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变化的规律.甘薯外植体中内源激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的难易.内源ABA和GA3含量高的茎段外植体易于产生不定芽的分化,内源iPAs含量高的茎段和叶柄外植体易于诱导不定根的分化.在甘薯外植体离体培养过程中,当不定根或不定芽形成时,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最高,而当不定根或不定芽形成之后,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下降,说明内源激素在甘薯外植体不定根和不定芽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BA或TDZ与生长素NAA或IBA组合对二球悬铃木种子苗所繁殖植株的叶片分化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二球悬铃木种子苗所繁殖植株的叶片形成不定芽的最佳激素组合为3 mg/L BA和0.5 mg/L IBA;不定芽的诱导效果与植株的繁殖代数有关,在60 d的培养过程中,繁殖6代、10代、15代和20代的不定芽形成率分别为47%、44%、40%和38%.所有长达1 cm的不定芽在含2 mg/LIBA和1 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培养20 d均生根良好.经过炼苗后,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6.
栝楼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栝楼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不定根尖分化出不定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栝楼的腋芽在MS 6-BA 0.5mg/L培养基上可以快速繁殖。无根苗转移至MS NAA 0.2mg/L培养基上可以100%生根;栝楼茎段很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 NAA 1.0mg/L 6-BA 0.5mg/L培养基形成的愈伤组织通过继代培养35d后,形成茁壮的绿苗; 将栝楼长约1cm的不定根尖培养在MS 6-BA5-7mg/L的培养基上,均可以诱导出大量的不定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现有麻疯树快繁技术的不足,分别以麻疯树胚根和子叶外植体诱导的不定根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麻疯树子叶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方式为:MS+5 mg/L IBA上培养4天,然后转至MS0培养基上生根.诱导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到93.33%和6.54个/外植体.子叶不定根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3.0 mg/L 6-BA+3 mg/L IAA,诱导率达到83.33%.麻疯树胚根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IBA,分化率达67.80%,平均出芽数为3.25个/外植体.对麻疯树胚根再生的各阶段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明确了不定芽起源于根的薄壁细胞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周期短、再生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紫色甘薯茎尖脱毒与快繁及试管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碧琴  盖安俊 《江西科学》2010,28(2):196-198,202
以紫色甘薯块根为外植体在70%酒精浸渍2 min,0.1%HgCl2溶液消毒12 min无菌下培养催芽,3-5 d获取无菌芽苗。茎尖分生组织(0.2-0.4 mm)含1-2片叶原基在MS+6-BA 0.1 mg/L+NAA 0.05 mg/L下诱导培养成不定芽苗,继而分段在MS+6-BA0.25-1.0 mg/L+NAA 0.2-0.3 mg/L培养基增殖快繁最佳。培养不定芽试管苗3-5 cm接种在1/2MS+IAA0.25 mg/L+IBA0.25 mg/L培养基5 d生根率100%。试管苗移植试验结果显示脱毒苗比种薯苗产量提高,藤蔓茂盛长势强,结薯整齐薯块大,薯皮光滑,颜色鲜艳,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甜瓜子叶不定芽分化过程中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甜瓜子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在分化培养基上形成不定芽。以此为系统,测定不定芽发生过程中PAL活性变化和木质素含量变化。以肉桂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和咖啡酸为抑制剂,研究它们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以及对系统中PAL活性变化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抑制剂均抑制不定芽的发生。PAL活性,木质素含量和愈伤组织分化成管胞、不定芽发生四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A large number of adventitious buds were induced fromin vitro cultured young inflorescences of haploids of rice. Having been subcultured on solidified subculture media at 26°C for 7 days, the adventitious buds were loaded into 1.8 mL plastic cryotubes with cryoprotectant and kept on ice for 45–60 min. After cooled at a rate of 1.0°C/min down to −40°C, the samples, were kept in liquid nitrogen. The adventitious buds which have been cryopreserved for about 30 days were thawed rapidly in 38–40°C water and then plated on solidified MS medium containing 3% sucrose, 0.5 mg/L NAA and 2.0 mg/L kinetin. After plated, 23%–32% of adventitious buds resumed growth and 15%–22% regenerated plantlets.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indicated that the adventitious buds derived fromin vitro cultured young inflorescences is a critical factor for the success and subculturing adventitious buds on MS medium containing 3% sucrose and 4% sorbitol or 20% potato extract is essential to the procedure. The effective cryoprotectant is 10% DMSO (dimethyl sulfoximide)+0.5 mol/L sorbitol.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Zhang Zhihong: born in 1963, Lectur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