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齐  黄斌良  吴华德  江朝明 《广西科学》2021,28(1):85-91,101
为获得右旋糖酐酶高产菌株,并提高其右旋糖酐酶产量,本研究从土壤中筛选高产右旋糖酐酶真菌,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实验筛选得到一株生产右旋糖酐酶的菌株DJ72,经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并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右旋糖酐T200011.88 g/L、蛋白胨7.15 g/L、尿素...  相似文献   

2.
发酵耦合酶解高效制备右旋糖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iodes 31208)发酵蔗糖制备右旋糖酐的工艺,实现灵活控制分子量及高效制备右旋糖酐的目标。【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蔗糖浓度对蔗糖转化的影响,确定蔗糖流加工艺的各个参数,以及右旋糖酐酶添加耦合蔗糖流加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调控右旋糖酐酶添加工艺,可灵活控制右旋糖酐的分子量,无需再经酸水解及乙醇分级沉淀就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节省无水乙醇的用量;且确定的最佳蔗糖流加工艺参数:初始蔗糖浓度为130 g/L,流加速度为12 g·L-1·h-1,起始流加时间为16 h。与蔗糖单批发酵结果相比,该工艺可使蔗糖转化效率提高约75%,特定分子量(5000~7500 Da)右旋糖酐浓度可达108 g/L,相应提高2.3倍,收率稳定在32%左右。【结论】该方法具有发酵易调控、高效和成本低的优点,对大规模生产右旋糖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硫酸盐还原菌氢化酶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DEAE 52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出氢化酶,纯化倍数为34.7,酶回收率为34.1%.对纯化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是由分子量为46KD和34KD的两个亚基构成的总分子量为80KD的αβ异二聚体;酶催化最适温度和pH值范围分别为45℃和6.5~8.5,在34~55℃和pH=6~9.2范围内具有较稳定的催化放氢活力;光谱扫描分析和激活剂及抑制剂测定表明该酶属含铁硫中心的唯铁氢化酶.  相似文献   

4.
发酵法生产右旋糖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由肠膜状明串珠菌L.M-0326(Leuconostocmesenteriodes)发酵生产右旋糖酐的工艺过程及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粘度、pH值、果糖、右旋糖酐生成和分子量变化的研究及对发酵诱导物的考察,得到了右旋糖酐发酵工艺的相关工程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定向发酵技术可得到符合要求的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避免了老工艺中酸水解工艺;控制发酵培养基pH值为8.0,可使产率最大;无机盐离子Mn2+和Ca2+能促进L.M菌的生长,其促进菌生长的程度大小依次为:Mn2++Ca2+>Mn2+>Ca2+。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水稻、番茄蛋白质变化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 90 1 7经盐胁迫后 ,分子量约为 45 KD蛋白质减少 ,约为 38KD蛋白质增加 ,同时出现了分子量与调渗蛋白相类似的 2 6 KD蛋白质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提高及胁迫时间的加长 ,上述蛋白质谱带变化更为明显 .番茄品种白果强丰经盐胁迫后其真叶中分子量约为1 4KD和 1 7KD蛋白质减少 ,同时诱导出一条分子量约为 2 2 KD的新带 .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功率,多糖浓度和作用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优化海带硫酸化多糖的降解工艺.降解产物的特性粘度为0.987mL/mg、分子量为46.4KD,超声波可以有效降解海带硫酸化多糖,降解之后海带硫酸化多糖的多糖含量、硫酸根含量无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粉沉淀抽滤法从中华芦荟中提取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经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除盐,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后经PEG 6000浓缩,得到纯化的多酚氧化酶,其纯化倍数为13.28.纯化后的酶液经SDS-PAGE电泳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4.1 KD.  相似文献   

8.
海洋弧菌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硫酸铵沉淀、Sephadex-75,Sephadex-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纯化海洋弧菌(Vibrio pacini)X4B-7菌株产生的碱性蛋白酶,得到电泳纯酶制品,并对纯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纯酶的分子量为27KD,等电点pI=8.7,最适反应pH9.0-10.5,最适反应温度50-60℃。EDT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高酶浓度可以降低SDS对酶的抑制作用,该酶可用于解聚组蛋白。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酶对DNA酶有降解作用,而对DNA没有降解作用,该酶有希望应用于核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asi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s)的提取过程和分子量鉴定。研究表明:bFGFs对肝素具有强的亲和力,组织匀浆通过Heparin-Argarose亲和层析柱后,用2.0mol/L的NaCl即可洗脱下来,收集其亲和峰值的洗脱组分,经三氯醋酸沉淀后即可得到bFGFs,经Western-blot方法分析其分子量有三种,分别为14KD、17KD、18KD。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活化右旋糖酐T2000以修饰大肠杆菌5852青霉素酰化酶。活化时500mg右旋糖酐需SESA 20mg。制备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葡聚糖(ABSE)-右旋糖酐的反应温度为80℃,与500mg活化右旋糖酐偶联的酰化酶酶量为100u,修饰率达88.3%。用琼脂糖(Sepharose 4B)或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0)柱层析分离得高分子量的修饰酶。修饰酶对热和pH的稳定性均优于自由酶,最适温度提高,但最适pH和高浓度青霉素G底物抑制现象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制糖工艺过程出现的右旋糖酐(Dextran)是由细菌感染(蔗糖转化)形成,它的存在意味着糖分损失,糖液粘度增大,对制(炼)糖生产造成危害,降低糖分收回和产品质量。本文综述了制糖工业中右旋糖酐的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样品中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制糖物料或产品中的右旋糖酐分子量大小以及分布对制糖过程的影响、不同检测方法对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的响应等问题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肠膜明串珠菌CICC-21725发酵产右旋糖酐过程。根据菌体生长量、蔗糖浓度和右旋糖酐产率与发酵时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 Law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肠膜明串珠菌CICC-21725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产物合成动力学模型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 7.0软件对实验数据拟合,获得模型参数。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碳谱对菌体发酵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2、0.996 9和0.991 2,模型能较好的预测肠膜明串珠菌CICC-21725发酵产右旋糖酐的动力学过程。肠膜明串珠菌CICC-21725发酵过程中右旋糖酐的合成属于生长偶联型。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结果表明肠膜明串珠菌的发酵产物是由为α-(1,6)糖苷键连接的直链α型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3.
以香菇发酵滤液、豆浆和脱脂奶为原料,探讨了香菇酸豆奶的优化配方和发酵工艺.根据单因素实验,选择香菇发酵液添加量、豆浆添加比例和明胶添加量作为优化因素,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力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合理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菇酸豆奶的优化工艺参数:香菇发酵液添加量为20.15%(体积比),豆浆添加比例为3/11(体积比),脱脂奶添加比例为8/11(体积比),明胶添加量为0.17%(质量比),蔗糖添加量为6%(质量比),发酵剂添加量0.1%(质量比),42℃发酵5 h,产品酸甜爽口、营养丰富.香菇酸豆奶中的乳酸菌含量较高,持水力略高于对照酸豆奶,稳定性较好;产品中蛋白降解更充分,氨基酸含量较高,乙醛和丁二酮含量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海洋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S—111—9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S-111-9是由分离自厦门地区红树根际海泥的一株暂定名为厦海链霉菌所产生的。对该菌发酵液含有的抗生素进行了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快原子轰击质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碱性水溶性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其分子量是614,分子式为C27H64N7O8。但与已知的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比较,在某些理论性质及波谱特征上均有不同,它是氨基环醇类抗生素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植物甜蛋白(brazzein)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将含有Brazzein基因的pPIC9K穿梭质粒通过电导入巴斯德比赤酵母(Pichia pastori)GS115中,并从22个阳性克隆中筛选出HisMuts高拷贝转化子2个,经诱导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目标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又经小试(5~10L罐)蛋白产量可达385mg/L。利用大孔树脂D152初步分离,得到有微甜味的产物。进一步纯化后获得了1D-NMR图谱。  相似文献   

16.
以稻草秸秆原料,利用曲霉sp.HX-1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不同发酵时间、不同氮源和氮源浓度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并最终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混合纤维素酶干品.结果表明,发酵6 d后稻草秸秆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单位最大,分别为CMC酶307 U/mL,C1酶841 U/mL、β-葡萄糖苷酶205 U/mL.以不同氮源优化发酵条件时发现,NH4NO3质量浓度为1 g/L时CMC酶活力达到1 652 U/mL,且失重率也到达最大值17.42%;NH4Cl质量浓度为0.5 g/L时,C1酶活力达到1 807 U/mL;尿素(UREA)质量浓度为2.0 g/L时,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 033 U/mL,这表明氮源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很大.最后在NH4NO3质量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将120 g稻草秸秆发酵6 d,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8.851 7 g混合纤维素酶的干品.此实验为以后探讨碳源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提供方法借鉴,也可以为获得纤维素酶混合酶干品的获得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生产右旋糖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Lm(Leuconostcmesentercides)1226,对固定化Lm1226菌的产右旋糖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Lm1226菌较传统Lm1226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酐率高、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为降低右旋糖酐生产成本,实现右旋糖酐原料药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条件优化及抗菌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其代谢产物对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病原菌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 (Corda)M.B.Elli)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 g,蛋白胨10 g,氯化钠2.5 g,水1 000 mL; 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 ℃,初始pH7.5,接种量1 mL,瓶装量150 mL于300 mL三角瓶中,发酵时间60 h。粗活性物质检测试验表明:其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 代谢产物中大分子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远远低于小分子非蛋白成分; 该菌粗提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大多是极性较小的物质,且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好,三氯甲烷为最佳萃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