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分析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方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作用。随机选取兰州新区中川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方案。评价2组疗效,同时对比分析血脂测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结果均明显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达到增进疗效、调节血脂之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可联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将甘肃医学院收治的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5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3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与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组、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组,每组80例.服用瑞舒伐他汀7、30、60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识别和量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服药7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CD45-/CD133+/CD34+细胞、CD45-/CD34+/KDR+细胞水平明显低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服药30、60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CD45-/CD133+/CD34+细胞、CD45-/CD34+/KDR+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7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SIRT1、CXCR4、bFGF、VEGF水平明显低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0、60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SIRT1、CXCR4、bFGF、VEGF水平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20 mg/d瑞舒伐他汀对机体修复功能的提升作用明显优于10 mg/d;但长期应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方面明显优于20 mg/d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蒙药五味清浊散与辛伐他汀合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8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40例(蒙药五味清浊散3g,日三次+辛伐他汀片30mg,日一次),对照组40例(辛伐他汀30mg,日一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对照组TC、TG、LDL-C亦明显降低(P<0.01),HDL-L升高(P<0.05);两组TC、TG、LDL-C降低幅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该两种合用药治疗降脂作用显著.为蒙西药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经各种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同时血脂增高的患者60例,其TC均≥5.2mmo1/L,LDL-C≥3.12mmo1/L;TG>1.7mmo1/L。给以氟伐他汀40mg。用药前后测TC、TG、LDL、HDL及血糖、肝、肾功、CPK,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对比其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TC、TG分别降低了25.2%和31.2%(P<0.01T和0.05),前后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HDL上升11.5%,差异有显著性(P<0.05)。讨论:高脂血症为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试验证明血清胆固醇下降10%,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可下降近20%,氟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经口服吸收后主要在肝脏特异性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细胞内TC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清TC水平。氟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是安全、有效、尤其对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益处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瑞舒伐他汀对半乳糖凝集素-3的影响.方法将15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另设4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每组Gal-3,c Tn I,BNP,TC,TG,LDL-C,HDL-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3组的Gal-3,c Tn I,BNP水平均升高(P0.05);UAP/NSTEMI组Gal-3,c Tn I,BNP水平高于SA组(P0.05),STEMI组的Gal-3,c Tn I,BNP水平高于UAP/NSTEMI组(P0.05);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Gal-3,TC,TG,LDL-C水平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Gal-3水平与其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分层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标志进行检测;瑞舒伐他汀在调脂治疗的同时也可降低Gal-3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短期降脂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照组给予1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降脂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mg/d的短期降脂效果更显著,两种不同剂量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且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降脂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78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作为甲组,其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作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hs-CRP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甲组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FMD,LVEF,IMT和HDL-C水平在接受治疗前后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甲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相近,而在降脂和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方面前者更佳,不良心血管事件更少.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不同剂型美托洛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A组与B组,2组均行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平片,对比2组临床疗效、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A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B组7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QTd、QTc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A组低于B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2组SDNN、PNN50、RMSDD、SDANN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剂型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而美托洛尔缓释片相对于美托洛尔平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0、IL-19和IL-20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L)-10家族成员IL-10、IL-19和IL-20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52例,其中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1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同期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浆中IL-10、IL-19及IL...  相似文献   

12.
将KM小鼠随机分成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连续28d.同时除模型组外,其余组灌胃相应药物,给药期间称量小鼠体重,最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以灵芝酸A为对照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饼茶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灵芝饼茶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高脂饲料引起的小鼠体重增加(P<0.05或P<0.01);与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比较,灵芝饼茶提取物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灵芝饼茶中总三萜的含量为1.5%.灵芝饼茶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总三萜的含量控制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体质量、血脂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模型组和20%,40%,60%饮食限制组(DR20%组、DR40%组、DR60%组),饮食限制28 d,测定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开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解剖小鼠,测定小鼠各脏器系数及Lee’s指数.结果显示:各饮食限制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系数、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DR40%组和DR60%组小鼠肝系数显著大于模型组,脾系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而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DR60%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水迷宫实验中,各饮食限制组小鼠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表明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和血脂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7例冠心病患者及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清CRP水平,并比较16例行PCI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CRP水平变化。血清CRP在急性心肌梗死组(15.74±1.62)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1.35±2.52)mg/L,且两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68±2.61)mg/L和正常对照组(2.68±1.16)mg/L,(P<0.01)。同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CRP水平与ACS的临床类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ACS预后的指标;PCI能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内皮损伤,加重炎症反应,可能是引起管腔内再狭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探讨发现叶酸对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10 mg/0.8 mg,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治疗;其它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w和2 w测量血压水平,治疗前、治疗后2 w和4 w检测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压水平、血浆Hcy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 w和治疗后2 w治疗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仍偏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和4 w两组间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2 w和4 w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地控制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及血压水平,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结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治疗,1次10mg,1日1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中有效2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17例,有效率73%,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源性肥胖对SD大鼠生殖能力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6周龄的SD雌性大鼠,采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饲喂2周,根据体质量选择肥胖倾向的大鼠20只作为肥胖组(OG组),同周龄的另2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NG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和普通饲料饲喂6周后,与雄鼠合笼交配1周,继续喂养直至孕鼠分娩。观察交配前的体质量和Lee’S指数,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瘦素(1eptin)和雌二醇(E2)的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平均子鼠数量和平均鼠出生体质量。结果饲喂6周后OG组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高于NG组(P〈0.叭);OG组大鼠妊娠率明显低于NG组(P〈0.01);OG组大鼠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NG组(P〈0.01);OG组大鼠血清leptin水平较NG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的SD大鼠食源性肥胖模型,其生殖能力降低,可能与leptin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观察金匮肾气丸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的应用。方法:给予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金匮肾气丸方煎剂,连续4周后,测定其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空腹血糖、胰高血糖素、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水平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有明显降糖、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