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域异象     
"阴阳动物"豹蛙现身北美,白鲸忍受癌症折磨,棘冠海星大爆发摧毁珊瑚礁……并非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在全球水域不断上演。虽然我们用肉眼可能看不见水域里发生的变化,但我们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改变——被污染的水源随着自来水已经进入我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2.
由于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就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了研究热点。但是从有记载的年代起,大气就已经不断地被温室气体污染,所以对于引起20世纪气温剧变的原因很难简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在不考虑现代人类影响的情况下,看一看变暖的20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表面看来,答案可能很简单,20世纪变暖之前是一个“小冰期”,再向前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变暖期”了。不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莱姆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3.
"圈人"运动     
社会在剧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变.很多人都感慨现代社会的冷漠,最为深切的莫过于旧有的熟人已经渐行渐远,旧时邻里打成一片的热闹景象难以再现.笔者读过一篇名为<对门有多远>的文章,作者说自己住在城市的小区里,对门离自家2 m开外,却仿如远在天边,全然不知道对门姓甚名谁,更不要说你来我往、亲如一家.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剧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变。很多人都感慨现代社会的冷漠,最为深切的莫过于旧有的熟人已经渐行渐远,旧时邻里打成一片的热闹景象难以再现。笔者读过一篇名为《对门有多远》的文章,作者说自己住在城市的小区里,对门离自家2m开外,却仿如远在天边,全然不知道对门姓甚名谁,更不要说你来我往、亲如一家。现实不就常常是这样的么,在陌生的城市里,举头望去,人潮拥挤,都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人。  相似文献   

5.
纳米压印(nanoimprint)这个词汇从1995年发明到现在,目前还并未被大多数学者和人们所认识。让我们来解读一下纳米压印。纳米,已经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纳米技术的大量应用,纳米领域向我们敞开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拜电视宣传所赐,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使用的电脑里Intel双核CPU采用的芯片是“45纳米技术”.这个技术就是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也许我们都太关注蓬勃发展的网络了 ,而忽视了一些幕后的“小朋友”。在过去的两年里 ,由于科研部门、企业界以及大量资金的共同推动 ,已经出现了一项新的技术 ,它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微处理器的重要性相提并论。要理解这项新技术 ,你必须尽可能的往“小”处想 ,想到非常的“小”。在过去的 3 0年里 ,工程师们已经发明了如何把传统的机器缩小到盐粒大小的技术。现在 ,我们已经有了不足一根头发丝粗的麦克风 ,有了微型的引擎 ,可以把成千上万的这种微型引擎安装在溜冰板上。此外我们还有可以插入血管的微型医疗探头。这些微型机械的正式名称叫…  相似文献   

7.
裘祯 《自然与人》2012,(5):24-27
隐匿在远古生物化石里的奇妙构造,向我们泄露了一个天机:原来,5亿多年前海洋里的众生已经披戴了极尽妖艳的体色。“目睹”生命大爆发时代的色彩,已无须像画中的孩童那样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8.
披上隐身衣,瞬间便可隐匿行踪,哈利&#183;波特的魔幻本领有望借助现代科技而成为现实。隐形衣看似只是科幻小说里的离奇情节,事实上离我们并不遥远。据美国“大学学报新闻网”7月6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有华人参与的研究项目在隐形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他们让可见光“绕”过了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物体,首次实现了三维物体在可见光下的隐形。此次隐形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印象     
1 警长:“今天凌晨.在潘帕斯别墅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教授:“我已经从新闻里看到:了,真是骇人听闻!”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以前的一次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在一个小品节目中扮演了一位机器人女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机器人女友已经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近,加拿大一位年轻的男性研究人员,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打造了一个机器人女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1.
火车由最初的烧煤发展到柴油、电力牵引,“火”字早已失去了本意;同样,汽车由当初的蒸汽发展到汽油、生物柴油,直至今天以氢为燃料,汽车这个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人们仍然叫它汽车。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是,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私家车的拥有量与城市环境恶化正在同步增长。北京奥运会期间“限行”带来的蓝天.正随着奥运会的落幕离我们远去.奥运会的这一成功经验让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看到:未来市场的通行证是清洁燃料。各国在开发清洁燃料上的资金投入都在逐年递增,环保、节能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桫椤”这个名字,近年来在报刊中屡见出现,而且往往与 “恐龙”、“活化石”等令人关注的地球生命史上闪光的“明星”相连,就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但在人们为其描绘的光环中,又往往出现了一些虚幻、不实的成分,使这类在现实生活中原本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实实在在的植物,变得有些神秘和遥远。 桫椤离我们很近 我国西南是珍稀植物荟萃的绿色宝库,也是桫椤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就拿四川省来说,峨眉、雅安、洪雅、乐山等地的山林中就分别发现了少则几十株,多则数万株的桫椤种群。它的分布区继续向南和向东、西延伸,遍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南部、台湾及西藏墨脱,在南亚、东南亚和日本南部也有。而且近些年来,在我国境内,激楞的新分布地不断被发现,甚至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如深圳近旁就有糊俊与人们朝夕相处。 激楞出名的原因之一,是它的身材美丽而奇特。如果我们利用节假日到贵州省赤水县做一次生态旅游,就能充分领略到这类植物的风采。 国家为激得设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赤水县城东南约4cd里处的金沙沟中。保护区内山峦耸立、林木茂盛、溪瀑纵横。在当地紫色的岩石和土壤的衬托下,清澈的溪流和苍翠的草木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河谷溪畔和两...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时代,各大传媒公司把他们对知识产权的佥控制扩大到了至深至广的地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攫取了大量的的人类文化成果,他们别出心裁地运用商标法以维护它们的特权。现在该是对这一切反省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从录像机到MP3)的陆续应用,消费者存档、批注、使用和再传播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和法律结构的出现使得生产商对知识产权,这一在交叉媒体上开发“品牌产品”的基石,控制得更加严厉。我们能够看到这两个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已经导致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血腥争夺。不久…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当大规模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助手——“机器手”出现之后,人们感到无比自豪。随着相关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机器人出现了。更让人自豪的是,如今,这些机器人已经走下了流水线,带着它们聪明的“头脑”和技能,走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机器人,已非当年“机器手”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终于发现野生动物离我们越来越近时,它们己不再是栖息于蒙大拿或亚马孙热带雨林里的那种远离我们生活、始终对我们保持戒心的动物了,它们正用饥饿的大眼睛盯着我们,乞求我们的施舍,渴望得到我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身处互联网时代,当游戏成为同学间日常的话题,当短视频里的热梗在班级里迅速传播……天涯海角的信息触手可及,可现实生活与我们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了。我们该如何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共处?每当假期结束,小陆都会因为没写完作业而苦恼。“我本来能写完的,但一刷短视频,时间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走了。”小陆有些懊恼,“写作业太累了,我真的只是想调节一下心情。”当问到小陆还有没有其他调节方式时,小陆说:“别的事情都太无聊了。”  相似文献   

17.
尼斯湖“水怪”是全球最著名的传说之一,也是最神秘、最吸引人的谜题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前往尼斯湖“探险”,为偏远而贫困的英国苏格兰尼斯湖地区的经济带来生机。但住在尼斯湖里的“水怪”如今越来越无法维持自己的宁静“生活”了,因为前来寻找它的人所用的手段已经变得越来越高级。 4名瑞典专家组成的“全球水下勘探队”,将于今年3月 20日开始,用两周时间在苏格兰捕捉尼斯湖“水怪”。他们计划用普通鱼网去捕捉尼斯湖“水怪”,已准备妥当的鱼网形同漏斗,宽5米,长7米。勘探队还准备使用两种新型声波定位仪探测尼斯湖湖底的情况,并描绘出三维图像,另外还将动用潜水摄像机拍摄湖底的一切较大规模的“动静”。 捕捉小组相信尼斯湖里确有“水怪”,因为尼斯湖“水怪”的出现由来已久。但向游客介绍“水怪”已有26年之久的尼斯湖游客中心主席闪恩则认为这次搜索不会有什么新发现。 伸回回回曲回赔问 尼斯湖位于横贯苏格兰高地的大峡谷断层北端,是英同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海拔16米.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对外惟一的联络水道就是尼斯河。尼斯湖的湖水水温非常低,很不适合游泳,除非是游泳者非常非常坚强,或是有被虐待的倾向。湖水并不清澈,能见度只有...  相似文献   

18.
随葬马守护着她的陵墓,丝绸装饰着她的遗体。2400年已经过去,她却被冻结在了时光里。她是一名祭司?还是一个无畏的女战士?现在,让我们来揭开“西伯利亚冰美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最有力的工具或许并不是天文望远镜或计算机,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它,我们会无意识地渴望着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那些“补丁式”的研究拼接起来,缝合成一床有条有理的“知识棉被”。利用它,我们还将知道我们短暂的人生是怎样与行星、恒星、星云以及星系联系在一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和其他观测小组已经发现了12颗左右的行星在围绕着其他恒星作轨道运动。最近,我们小组又独自发现了5颗这样的行星。这些发现,使得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最关键的部分突现了出来。从已经发现了的33颗太阳系外行星中…  相似文献   

20.
游遍银河系     
叶曦 《大自然探索》2005,(11):26-39
直到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才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太阳和其周围的恒星构成了一个“宇宙岛”,而在宇宙中像这样的“岛”多得难计其数。如今,随着过去几十年中天文观测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自己所在的“宇宙岛”——银河系的地理状况越来越热悉。我们已经知道,在银河系中,至少有1万亿个星球、数十亿个奇异的行星系统、100万个黑洞和一个喜怒无常、独霸整个银河系的超级黑洞。现在,就让我们用想象力来做一次银河系的“大自然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