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战场上一群上窜下跳、钻墙打洞的机器鼠异常活跃,它们时而通过下水道潜入敌方阵地侦察情况,时而钻入墙洞投放爆炸物。它们不仅可以做士兵可以做的事情,还可以做战士不可以做的事情。它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种机器鼠并不是什么科学幻想小说中的角色,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新近添置的两种"机器人"。与其说是机器人不如说是机器鼠更贴切,因为无论外形还是本领都与鼠非常接近。这两套机器鼠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在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在21世纪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美国等军事强国目前正在竞相组建“网军”。早在10年之前,美国就在设计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发展网络武器了。美国在网络战部队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动手最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1995年,美国的第一代“网络战士”就已从美国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毕业。为了网罗人才,美国军方甚至公开到计算机黑客大会上去招募黑客,并多次组织带有实战背景的网络攻击能力的研究。美国“网络战士”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一批从军事院校毕业的优秀生,他们不仅要具备聪明的头脑、灵敏的思维、广…  相似文献   

3.
最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海湾地区“热闹。在美国向这个地区源源不断地调集各种军事力量时,驻扎在巴林港的美国海军基地里,一群能执行特殊任务的“战士”正在秘密地接受训练,它们就是动物界中的“记忆大师”——加利福尼亚海狮。  相似文献   

4.
谭德凯 《科学之友》2003,(10):31-31
提高手枪射速一直是军械研究的一个难题。“金属风暴”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手枪发射的传统理念。它发射子弹,其势猛如狂飙、急似骤雨,在1分钟内就从36个枪管发射100多万发子弹。此枪在澳大利亚一问世,立即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关注,一向在军事技术领域领先的美国也宣布放弃已研制多年,耗资110亿美元的“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项目,转而采用“金属风暴”技术。这一技术的创造者迈克·奥德怀尔是一位澳大利亚枪械爱好者。20年前,他在业余研究提高手枪发射速度时,试  相似文献   

5.
白木  子荫 《科学之友》2002,(10):30-31
近期在线聊天系统猛受下列病毒的“骚扰”,应引起足够的关注。IRC/Girls.worm这是一个通过IRC聊天软件进行传播的蠕虫病毒,用户机器一旦收到  相似文献   

6.
随着太空战场的逐渐形成,军用卫星已成为太空战场作战指挥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攻击也必然成为太空作战的重要内容。在未来太空战中,反卫星武器是摧毁各种军用卫星的有效武器,它将成为未来太空战场上的一个“杀手”。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地基共轨式反卫星武器,亦称“杀伤卫星”或“拦截卫星”。它由弹头和SL—11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两部分组成,总长达45米左右。拦截卫星为圆柱体,高5米,直径1.5米,重2000~2500千克。星上装有5台轨道机动发动机、雷达或红外制导装置和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战斗部。拦截卫星用SL—11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7.
1947年6月24日,美国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华盛顿州上空发现了不明飞行物(UFO),其实早在“二战”战场上飞碟已悄然露面,只不过当时军方没有向媒体大事声张,倒让阿诺德轻易地摘取了“发现者”的桂冠。从1939~1945年这段难忘的日子里,世界各国联合抗击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亚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在这次战争中新崛起的空军,以其先进的飞行装备和多样的战斗功能而锋芒毕露,迅速成为左右战争局势的重要军种。交战各国都争相增加飞机数量,壮大空军。截至1944年,各交战国已拥有飞机6万架,而美、英、苏、德、日等主要交…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执行的“蟒蛇行动”悄然落幕,参与行动的美军都经历了人生最惊险的一役,也面对面地感受到了基地组织英勇善战的激烈场面。然而,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却遭到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士兵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主要存在以下战略战术失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美国军事科学家曾首次把人工“海市蜃楼”式虚拟技术应用于军事沙盘领域,用声、光、电、色的各种变化,虚拟出作战地区的真实面貌,预览战场实况,掀开了指挥员和作战参谋人员及时了解战场、判断情况、定下决心和战场  相似文献   

10.
国外军事专家估计,到2030年,无人化兵器将主宰战场,届时的“无人军”将不会再是战争的“配角”,而将一跃成为战场上厮杀搏斗的“主角”。近年来,随着航空、自动控制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其作用日益增强,使用更为广泛,逐步引起各国军界的密切关注。在未来作战中无人机的主要使用方式有以下九种:一、侦察监视空中侦察是贯穿整个作战过程的一项重要作战行动,它能够为指挥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因具有目标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点,故一直是获取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它可以深入敌阵…  相似文献   

11.
意念成真     
<正>用人类的意念控制机器?我们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会看见吧。然而这些年,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变化颠覆着我们的认知,生活开始和科幻电影的情节越来越像。看过电影《阿凡达》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这样一个情节: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瘫痪的的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躺在密封舱内,通过头上佩戴的复杂设备,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  相似文献   

12.
在描写音乐的古典诗歌中,白居易的《琵琶行》恐怕是流行最广的一首。诗人写道:“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扰慢捻抹复挑”,由此可知历来的琵琶艺人都是怀抱琵琶拨弦弹奏的。但在敦煌壁画上的操琴者却一反常态,以其反弹之势和婀娜多姿之态,令人叹为观止。怀抱琵琶而弹为“正”,举于身后而弹为“反”。因为一般艺人都是正弹琵琶的,反其道而为之,“反弹琵琶”顿然使人耳目一新。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设计高就高在一个“反”字上,真可谓平中出奇,不落俗套!这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创意,称为逆向思维。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13.
智能战斗机器人在将来的战场上,身先士卒的不仅有血气方刚的自然人,而且还会出现由钢铁和芯片组成的“钢铁战士”。如美国研制的菱形四轮反坦克机器人,就是对付敌方坦克的别动队员。它装有视频摄像机、信息传感器和火箭筒,能在松土和沼泽地上行驶,操纵员  相似文献   

14.
正还记得科幻电影里的"读心术"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已不再遥不可及。也许过不了太久,我们只需一个念头,就能控制电子设备。蒂姆忐忑不安地坐在电脑屏幕前,他头戴一顶布满电极的"泳帽",帽子通过一根长长的电缆连接到电脑上。蒂姆是一名科学记者,他来到这里是想要体验这种高科技"读心术"。两位科学家操作着机器,准备"读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战场上的“四面楚歌”,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摇滚乐”,“沙漠风暴”中的“海湾之声”与“巴格达玫瑰”等,无不堪称战场心理战运用的经典。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软性化”战争理论日渐成熟,“借声攻心”已成为兵家必备的战法之一,催生了一批批“声”武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国家权力机关列宁说:“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既然掌握了国家权力,就必须采取适当的形式来组织国家权力,并通过行使国家权力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孙子兵法·形篇》中记载:“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在加沙这个仅有365平方千米面积的狭小地区,竟然在地下隐藏有号称超过500千米的地道,真正是把加沙打造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堡垒”。然而,“矛”与“盾”相生相克,有地堡就有地堡克星。在加沙战场上,“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钻地弹号称“地堡粉碎机”——面对哈马斯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地道迷局”,以色列国防军用一枚枚钻地弹将其或夷为平地,或拦腰斩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时掌握精确的信息已成为战斗决策的关键因素。海湾战争作为数字化战场的“雏形”,充分证明了多国部队获胜的关键因素是夺取战场信息战主动权。因此,对战场信息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重视。目前,美军已建立一支走向21世纪的数字化部队。这支部队于1994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场代号为“沙漠铁锤”的演习。 数字化信息的概念是将以话音、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描述战场态势的信息,变换成“0”、“1”数字编辑经过压缩处理后传输的信息。数字化信息用于战场,将使未来战场数字化。这种战场是广泛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战场,战场上所有的信息传输将实现自动化并在瞬间完成,战场信息将被充分共享,各级作战单位能连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打造一种包含电路、二极管的超级隐形眼镜,人们一旦戴上这种隐形眼镜,就能够拥有<魔鬼终结者>电影中机器战士一样的"超级视力":眼睛不但可以像机器人那样将远处的物体拉近、放大,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隐形眼镜无线上网--眼前将出现一块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虚拟屏幕.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经济、技术领域里的竞争加剧,对于经济信息情报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许多人都懂得:商场如同战场。在商战中,控制情报就是控制命运,获得信息就是获得资源。那些能够及时而敏感地捕捉到新的经济情报的人常常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千方百计地获取经济情报就成了商业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照片作为一种情报来源也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