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步电机驱动的织机送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织物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本文就步进电机送经装置的研制中经纱张力信号的检测,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两方面内容介绍给续者。该装置实用、可靠、能耗低,很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脑绣花机系统中,现有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存在低频转矩振荡、高频输出转矩不足和多电源供电及不通用等诸多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用型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该驱动器使用单一电源供电,驱动五相电机时采用三相励磁PWM输出方式,改善了驱动的矩频特性;同时,此驱动器在不脉冲细分的情形下,可以驱动二、三、四相步进电机。此设计在电脑绣花机系统中投入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付莉 《科技信息》2013,(36):44-44
本文基于步进电机驱动原理,通过对转向控制模块的分析,采用FPGA流水线设计理念,以VHDL为硬件描述语言,利用Quartus II软件,实现步进电机驱动的设计。经实验验证,系统性能稳定、实现速度快、能有效节约硬件资源、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推导几种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数学模型,并借助于计算机作图。文中使用相平面法来分析研究驱动方式及系统参数对步进电机性能的影响。使得在设计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时,可正确选择参数,避免失步。  相似文献   

5.
针对步进电机容易失步,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采用细分驱动控制的方法控制步进电机.首先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步进电机在不同细分数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细分驱动控制能显著提高步进电机运行性能.然后基于STM32F103处理器设计了细分驱动控制硬件系统并进行了测试,通过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在700 mm范围内运动,在2细分、4细分、8细分、16细分状态下的误差分别为1.7、1.1、0.5、0.2 mm.测试结果表明,提高细分数能提高步进电机精度、降低噪声,本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TMS320F2812的五相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相步进电机不易控制的问题,阐述了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建立了细分驱动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在硬件系统设计方面采用TI公司专门用于电机控制的DSP处理器TMS320F2812来实现五相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控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SP实现了五相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提高了步进电机的分辨率、提升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  相似文献   

7.
王立军 《科技资讯》2012,(2):116-117
分析了电子套结机送料机构的动作原理,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最优控制。采用集成驱动芯片简化了对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同时实现了较强的驱动能力。采用正弦曲线加速方法完成步进电机开环条件下高频升降速控制。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恒流斩波细分驱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电路——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恒流斩波细分驱动电路,并对其功能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摩擦传动微进给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微小型机电系统大行程、高精度进给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由旋转电机驱动的摩擦传动微进给机构。采用对称预紧设计使加于摩擦传动主支承轴承上的预紧正压力的合力为零、从而减少传动误差。当步进电机采用5万步/转细分驱动时,经减速比为10:1的摩擦传动机构,输出直线位移分辨率可达到0.16μm。位移测试实验显示该摩擦传动微进给机构具有可靠的运动传递性能,系统的位移输出特性基本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步进电机及细分驱动电路的特性。进给速度可通过改变驱动脉冲的频率调节,机构在高频驱动大位移动作时亦表现出准确的步进特性,可用于小型机电系统的开环进给驱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调节步进电机绕组斩波电平来适应运行频率和负载的变化的方法,解决开环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在中频的某些频率点出现振荡,以及在高频区出现电磁力矩下降的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的自适应电流斩波控制系统,使驱动电路能随运行频率和负载的大小调整其控制参数,解决了步进电机在某些高频点的谐振和失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型织机的电子送经装置,在此基础上采用PWM变频调速技术控制送经电机,对经纱张力进行检测,将其模糊化,通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建立经纱张力模糊PID控制.即在原电子送经的基础上,引进了模糊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利用单片机实现模糊电子送经.使得经纱张力保持稳定,进一步满足织机高速化和高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H212型毛织机送经的缺点,提出了一项对该机进行电子送经改造的方案,并进行了初步试验。本文对织机后梁系统的改造和电子送经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对交流送经电机在低于额定电压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探讨。该方案对其它送经机构的改造和新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修正了对积极式送经装置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双控式电子送经装置方案。将纱线、织物,准备工序和织机等四方面的参数输入计算机并模拟出一个满足织造工艺要求的织轴转速曲线,为该装置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模拟运行结果,双控式电子送经机构能按照织造规律主动送出所需经纱,改变了现有机构的模索式送经,可有效地消除送经织疵,为数以万计的织机改造和新机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了GA731织机送经机构半径调节和张力调节所分担的送经比例,讨论了近用送经机构张力调节的一般工艺要求。然后分析了GA731织机张力调节特性,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该机织造牛仔布的送经张力调节动态特性进行了测量。该机的张力调节采用了缓冲弹簧,有利于送经量的稳定调节;送经无级变速器盘片间距只有在较为稳定的经纱张力信号连续作用下才能发生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滤掉了高频经纱张力信号对送经产生的不良影响。但该张力调节有一定的迟缓性,会造成一定的经纱张力积累,使送经量出现较大的波动。并指出该机送经量调节的优化在于改进送经机构的结构尺寸,加大半径调节的送经比例,尽可能地降低张力调节的送经比例。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经纱上机张力较大和较小时经纱与送经滚筒表面不发生滑移的条件。在机械结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压力、包围角和滚筒半径对防止纱线滑移的贡献。当压力、包围角和滚筒半径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时,以临界曲面的方法寻找曲面上与坐标原点距离最小的点,以此点作为理论上的防滑移设计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阔幅织机上,以周转轮系差速器作双轴送经的方法可以通过机构自动调节来缩小两织轴的经纱张力差异。但是,机构本身的结构及其故障都会引起两织轴的余纱长度不等。以两套电子送经机构分别控制丙只织轴的送经运动,是克服余纱长度不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Sulzer片梭织机送经和卷取机构的结构,分析了送经和卷取的纬密范围,对消化与使用引进设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织机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制了一种用步进电机驱动的同步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织造时使经纱保持张力稳定,并通过强大的控制程序来消除停车稀密路,该控制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均匀卷取,还能织造变纬密织物,可用于特殊织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SGA731型(即1515型织机改造而成)挠性剑杆织机送经机构及其所作的改进与分析。本文中设计沿用原活动后粱为经纱张力变化信号的瞬时检测系统,又在此基础上加装织轴探测辊,随织轴直径变化使经纱送出量得以补偿。这一设计改动零件较少,在运转过程中经纱张力变化量小,其张力变化原为50%改后实验表明约9%且工作稳定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