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针对目前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提出应重视汉英语言差异的对比在口译教学的作用,对比汉英语言的差异,揭示汉英语言差异对口译的影响,从而探索如何在口译中有效避免因语言差异带来的口译失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PACCEL-S语料库对中国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非流利"类型以及汉英口译中产生"非流利"现象的原因。通过确定研究对象、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相应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标注体系,进一步指出中国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现象的特点以及该现象中出现的性别和组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汉英口译为教学手段以提升英语能力的汉英口译训练模式。这种语言输出活动以精读教材和文化与交际知识为源语内容、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一体,学生同时进行汉英口译,并有电子文本给出词语核对提示,使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主纠错提高。该模式以课文和词语应用为主,有利学生扩充积极词汇,提高口语能力;且系基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故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信息量巨大、句型复杂的汉语长句准确即时地转换成英语是汉英口译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汉英两门语言的句式差异,从汉语长句的特点和类型出发,简单探讨了如何在汉英口译中应用拆句、合句、补加主语及重心前置等策略对汉语长句进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5.
崔瑾 《科技信息》2013,(10):226-227
长句结构复杂、分句多、信息量大,对于现场译员的记忆和表达都是不小的挑战。而法国释意派理论提出的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及"脱离语言外壳"等思想对于汉英长句口译极具指导价值。本文以释意理论为指导,探索长句口译的一般规则,提出了四种口译策略:句子切分、要点重组、逻辑加工和表情达意,并辅以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PACCEL-S)语料库中2003年的汉译英语料,文章对英语专业汉英口译考试失误的语言因素(语音、语法和停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语音错误,频繁的停顿现象是导致学生口译失误的两大因素,而学生对语法问题的处理得相对较好。此外笔者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学生的汉英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口译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口译研究也随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该文依托于释义理论框架的独特视角,详尽分析了汉英口译中名词性冗余的处理策略,以期对汉英口译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法律的规约性和现场的互动性决定了准确性是法庭英汉/汉英口译的重要原则.影响法庭口译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在于把握规约性、专业性和语体变化性.因此,以民法和刑法的区别和相关实例为基础,从注重法律的规约性、表述要专业和严谨、准确把握语体变换等方面,探讨提高法庭英汉/汉英口译准确性的途径,以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口译时由于受时间约束,要说完整很困难。口译者应大胆采用口译应变策略,使口译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读者的审美情趣。本文尝试探讨在汉英口译中简约原则指导下的简化、概述、省略和解释原语信息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口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口译员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和日益深入的内容,翻译行业对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正确全面的认识影响口译员发挥的各种因素对提升自身的水平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把这些因素通常分为两大类: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口译员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该研究旨在探索汉英英汉口译过程中来自语言本身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且浅谈口译员应具有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中的衔接手段的研究,对汉英会议口译中译员如何实现信息高效率有逻辑的表达具有指导性作用。选择多个会议汉语讲话者的原文和译者的英文译文进行语篇分析,对比汉英在内、外指称,人称指称、指示指称等指称手段上的区别,以及如何运用英文的上述指称手段来以实现汉英口译信息转换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2.
联络口译译员应该正确定位自身在口译活动中的角色,努力做到既能够把握适度的"中立",不"过分参与",又能够适时地通过"客户教育"和"讲者教育",发挥自己在口译进程中的能动性,真正成为口译活动中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3.
口译并非是一种盲目的汉英口头转换行为,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影响。本文浅要分析了模因理论与口译的关系及相关口译策略技巧。阐述了口译理论对口译实践的重要性及培养口译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成弈 《科技信息》2007,(27):353-354
结合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着手,分析口译中的会话含义。认为: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应在综合考虑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基础上,遵照合作原则解读交际者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5.
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提出了一条不同与传统测试方法的新思路。从口译的本质和模式出发,在遵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真实性"的原则下,探讨了口译测试的内容及形式,并借鉴陈菁制定的口译量化评估表,提出了以考查译员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三大知识结构的口译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6.
口译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学条件所限,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无法通过口译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口译课作为一门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口译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口译教学的技巧和训练,提出了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口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理解上的误区。简要阐述了汉英语言中关于"红色"的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探讨了汉英"红色"词汇的翻译方法,旨在更好地促进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邢龙昌  牟云菲 《科技资讯》2014,(34):248-249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对于口译译者来说,影响他们口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来自语言外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以波赫哈克为首的一批西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者创建的话语互动模式理论,来分析影响口译活动特别是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口译者达到理想的口译与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汉英语言模式大相径庭,哲学的潜移默化必居其中。通过分析比对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在词义词性、时态语态语气、核心构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中西方关于"二元"、"二倾"、"二治"等哲学分歧中求得精要,从而诠释语言之别的本源。  相似文献   

20.
王长江 《科技信息》2010,(36):165-165
21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在日趋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口译的桥梁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与口译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口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口译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教学,而且还涉及到与文化有关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指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能力,还应该具备文化素养。本文试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