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朝建立初始,便是一个濒海国家。广阔的海岸地区,为辽人从事各种海事活动提供了基础,而源自宋朝与高丽等政权的海上威胁,则共同构成辽朝海军建立的内在因素。辽朝所属南京道、中京道、东京道设有数量不等的海军。海军在抵御宋朝、高丽侵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多次成功阻断高丽跨海与宋朝之间的通使活动。  相似文献   

2.
由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由于始终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和利用,所以也十分重视对图书的搜集与典藏。契丹贵族和汉族知识分子是私人藏书的主体。汉文典藏在辽朝境内收藏与流通的主流趋势,反映了它永远是中华民族统一强盛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佛教在辽朝的盛行,促进了寺院藏书的发展与繁荣,亦成为辽代文化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敦煌张氏归义军政权的第三代统治者张承奉,在唐朝已经灭亡、外患方殷的形势下,在原地方政权基础上于910年建立起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西汉金山国政权,使原来一直奉唐正朔的张氏政权由此蜕变为割据性独立政权。其立国之举虽不乏民众基础,但加剧了与周边政权特别是甘州回鹘政权关系的紧张。此举道义上的欠缺和策略上的失误,暴露出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离心倾向,但不能完全否认其自存自保的现实意义,而上层及民众中普遍存在的中原情结,表露出敦煌地方与中原血脉相连的精神实质,这正是汉民族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和国家统一必然性的反映,也是西汉金山国政权特殊性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4.
辽朝统治前期,大量汉人被俘入辽,与契丹等北方族群混居。绝大部分被俘汉人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仅有小部分汉人获得官位,跻身统治阶层内部,拥有显赫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最典型的就是玉田韩氏家族。韩家二代韩匡嗣历经辽代五朝皇帝,父辈入辽及个人发迹经过与辽初的汉族与契丹族群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韩氏家族"被俘成为宫分人—为仕/建立军功—与大族联姻"是入辽汉人生存发展的显著模式。本文希望藉由韩氏家族第二代韩匡嗣夫妇墓志的分析梳理,从迁徙路线、社会流动、族群互动方面挖掘线索,把握早期汉人入辽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赵佳楹 《世界知识》2013,(16):62-64
日本于l894年发动第一次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并在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转变为全面侵华战争。两次侵华战争都存在战后赔偿问题。第一次侵华战争日本获胜,它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赔款和侵略特权并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澎湖达50年之久;第二次侵华战争日本战败,理应对中国人民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6.
“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深知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国力、军力都远不如曹魏,然而他却一反常规,率众五出祁山,北伐曹魏.这与其“谨慎”的性格是相悖的.然而,通过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达到了确立其个人威信,巩固其地位,为蜀国培养、发现、辨识了人才,训练蜀军,提高了其战斗力,而且开拓了疆域,就食于敌,缓和了内部矛盾,标榜正统和以攻为守等诸多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7.
1922年5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集团战胜奉系军阀集团,北京政权开始由直系独自把持,形成“直系即中央”的局面,一直到1924年10月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而结束。这一时期,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之间关系究竟如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衡量帝国主义列强与军阀政权关系的重要尺度之一,是列强  相似文献   

8.
段部鲜卑是鲜卑各族中最为特殊的一支,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东北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两晋的交往中,段部鲜卑始终奉晋室为正朔,注重与晋朝地方势力的合作,但是这些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或者是军事上的相互协助,双方缺乏深入的交流。在各民族争相向汉族学习的时期,段部鲜卑盲目于军事争夺,经济、文化发展缓慢,逐渐为历史所淘汰。  相似文献   

9.
东晋以来,爨氏在南中的统治区域相对稳定,并随内地王朝势力的扩大而收缩、随王朝势力的缩小而扩大。爨氏通过奉王朝正朔,获得了统治的正统性;同时,通过保持向王朝的朝贡及统合夷汉部曲,维护了其与中央、地方关系的互动。在爨氏称霸时期,西爨境内保持着许多小区域的政权,没有进到集权统治,只是奉爨氏大长为盟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爨区依然是“君长以什数”,只是“爨”最大而已。  相似文献   

10.
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大齐朝。可谓得之容易,失之迅速。从发动起义到政权灭亡,给人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作者通过对各种古籍整理的研究,比照近现代考古发现,解决了五个史学问题。有的观点是史学界第一次提出,有的是对以往提法的更正和充实。  相似文献   

11.
黄光平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1):34-36,53
张学良将军在统率东北军过程中的几次重大举措,对蒋介石政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有三:(1)东北易帜,帮助蒋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政权;(2)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助蒋,巩固了蒋氏政权;(3)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走上抗日的道路,推动国共再度合作,这对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大发展,并最终推翻蒋氏政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自他在1927年4月18日建立南京政权开始,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政权覆亡的22年中,曾三次下野。下野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就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原因作点探析。  相似文献   

13.
冲绳原名琉球王国,与中国大约有500年的友好交往史。琉球历代国王曾通过与中国建立"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中国建立起密切的外交与贸易关系。自1872年起,日本宣布琉球王国专属日本"内藩",为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1879年3月,日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正式宣布吞并琉球群岛。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14.
汉族士人与北魏政权合作关系的建立经历了四个阶段:北魏建立之前汉族士人与鲜卑拓跋部的合作为其最初阶段,北魏建立之初汉族士人正式登上北魏的政治舞台,道武帝平定河北之后汉族士人与北魏的合作关系初步建立,而太武帝神[鹿加]四年征士则标志着汉族士人与北魏全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在鲜卑、汉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北魏王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正如缅甸总统府政权移交委员会秘书吴佐铁所说,巩发党把国家权力移交给民盟是缅甸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党轮替和政权和平交接,这在缅甸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缅甸1948年独立到1962年军人发动政变,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联邦党赢得了历次大选,所以没有出现政党轮替。1962年至2010年是军人长期执  相似文献   

16.
魏晋作为中原重要政权,其畜牧业与同为汉族的汉唐政权相较大为逊色,这主要是与魏晋政权对牧场的设置有关。魏晋官营牧场分布于黄河下游两岸。这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区,其畜牧条件远逊于汉唐在凉州的这一天然畜牧场所。但魏晋官营牧场的布局却是受时代因素——军事部置、人口锐减、少数民族内涉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因素制约下的必然选择。这种布局虽然影响魏晋畜牧业的规模,但却能满足国家对畜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唐代的许多诗人,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从各方面深刻揭露严酷的社会现实。战争是唐代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对于正义的战争,诗人们尽力赞扬和讴歌;对于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竭力反对和谴责。天宝时期对南诏发动的两次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李白的《古风·三十四》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 李唐王朝第一次对南诏的用兵,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士兵征伐南诏,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中叶,我国兴起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随着革命浪潮的冲击,云南爆发了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很快发展为全省范围内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运动,在滇西建立起长达十八年的政权。起义军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号召,革命满清,正好说明它与太平天国在思想认识上的共同性和斗争大方向上的一致性,客观上成为太平天国西南战线上的一翼。这次起义也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它适应民族复杂这一地方色彩,组成多民族集合体政权,建立军事体制政府来开展多民族战争。杜文秀称帅不称王,中央政权便是最高军事司令部。根据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相一致的马  相似文献   

19.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国第一次建构了民主共和制度,对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试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政权形态并不完备,总统权力过大,参议院没有弹劾权,司法权也尚须建立与独立;在实际运行上,政府与参议院未能互相协调,以收指臂之效,行政权抑压立法权,而参议员则“狃于三权分立之说,好持异议“,束缚着政府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满政府依靠开力夺取政权后,又采取武力易服的政策巩固统治地位,使汉族人民产生强烈反感情绪,而满族妇女穿的旗袍却能在汉族妇女中流行,有其内在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旗袍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符合中华民族妇女的审美观和穿着习惯,成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典范。因此,旗袍流行时间长、范围广,是服饰文化中一次成功的女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