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文良 《科技信息》2012,(29):199-199
从经济、社会、政治、科技及教育自身的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具备推动教育现代化先行的基本条件,可以推进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者。就云南的情况来看,教育现代化还是"新农村建设"攻关克难的武器,但也是"两强一堡"战略的"隐蔽工程",需要优先发展好教育现代化,支撑起云南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省"和城市化是江苏未来实现基本现代化五大发展战略中关键的两个战略。两者之间互动关联,从苏州教育现代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变迁轨迹,领悟其演绎规则。事实不断证明,建设现代城市与发展现代教育同步推进是加快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途径。 1、教育现代化成为推进区域城市化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将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求在设备、技术手段等"硬件"方面更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就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物理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一些问题作初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而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教育又是基础和保证.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教育、经济建设三者环环紧扣,构成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链条.因而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教兴国”的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要现代化,就不能不搞教育现代化,而教育要现代化就不能不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意识根深蒂固,加之受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三个面向”的落实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通过对教育观念、办学目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阐述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使教育实现自身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工业时期,英国率先出现了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局面,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不仅催生了工业革命,而且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揭示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原因,是深刻认识现代化的前提.发达国家开展的现代化研究,不仅不能回答"什么是现代化"等基本问题,而且走进了自我标榜的死胡同.文章以马克思的分工协作思想为指导,借助工业革命史、分工协作、信息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可以看出:分工协作不仅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的、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普遍的、根本的原因,由此可以深刻认识现代化.马克思的分工协作思想既是深刻认识科技创新迅猛发展与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也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的基本措施,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并结合实际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9亿农民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进步,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而"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必须做出产业调整和贸易结构调整,而这两类调整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现代化要求.强调说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提法的区别.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一体化则是美国某些谋士的主张,意在把世界划分为"头脑国家"和"身体国家"."头脑国家"指挥"身体国家","身体国家"只能永远处于世界的二流经济地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迎头赶上知识经济大潮,接受经济全球化挑战,而警惕经济全球一体化是必需的,为此提出适应这些需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内涵,同时强调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