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微孔淀粉对胭脂红色素的吸附量的大小为依据,选定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16h,酶用量为0.6%.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微孔淀粉对胭脂红色素的吸附量为5mg/g.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微孔淀粉为主体,研究一种新型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此复合材料由一定比例的α-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后处理淀粉以形成微孔结构,然后复合类人胶原蛋白,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交联;用SD大鼠作肝脏出血模型进行止血效果对比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孔淀粉最优制备工艺条件如下:α-淀粉酶:糖化酶=1∶3,T/℃=50,t/h=20,pH=4.8;用0.2%(V/V)戊二醛乙醇溶液交联的类人胶原蛋白-微孔淀粉止血材料,在相同的止血时间下,该复合材料平均吸水率为3 580%,对照组(分别是微孔淀粉和类人胶原蛋白海绵)的平均吸水率为3 160%和3 280%。而在SD大鼠肝脏实验中,复合材料t/s=94±13,而外购的止血剂t/s=121±15。类人胶原蛋白-微孔淀粉复合材料止血的止血原理从3个方面展开:①微孔淀粉吸收水分并将血液中的有形物质聚集到表面;②加速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激活使其形成血栓;③在类人胶原蛋白的牵引下,淀粉颗粒聚成团大幅度增加了比表面积,使止血效果更优秀;对照组止血机理只包含了该复合材料的前两个方面。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止血效果要优于普通微孔淀粉制成的止血剂,证明该复合止血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玉米淀粉的多酶复合水解过程中淀粉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直链淀粉含量及酶解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微孔淀粉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协同作用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一个个很小的孔,但颗粒仍保持基本形状,淀粉晶型未发生改变仍为A型图谱,衍射图谱的峰强度及位置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先逐渐升高后下降,酶解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4.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对Zn(Ⅱ)的吸附FIRT和XR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112-116
以可溶性淀粉做原料,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过硫酸铵引发聚合得到微孔交联淀粉(MCS),并研究了其对Zn~(2+)的静态吸附行为;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MCS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MCS对Zn~(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量达到2.36 mmol/g;MCS在1536 cm~(-1)处出现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与MBAA成功交联;MCS在3445cm~(-1)附近的N—H、O—H伸缩振动偶合而增宽的多重峰在吸附产物中变宽,且向低波数位移,而1536cm~(-1)处的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则移至1543cm~(-1)处,说明在吸附过程中,MCS的酰胺基团上的N、O原子可能与Zn~(2+)发生了配位反应;XRD显示,可溶性淀粉经交联后结晶度降低至6.4%左右,MCS上的酰胺基和—OH与Zn~(2+)形成配位键使MCS的晶形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约为0.5%左右,已基本处于无序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5.
扇贝边酶法水解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扇贝边为原料,首先分析了扇贝边的营养成分,然后分别用中性蛋白酶、动物蛋白水解复合酶对扇贝边进行水解,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底物浓度对扇贝边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扇贝裙边水分含量为86.06%(g/g),总氮含量为1.14%(g/g),氨基态氮含量为0.21%(g/g),确定了扇贝边的最佳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为利用扇贝边资源制备水解动物蛋白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探索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朱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4,(22):7-7
缓慢型淀粉是一种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种淀粉,这种淀粉实际上有着非常多的功能,本文中主要以玉米粉作为主要的材料对酶控制降解技术优化设计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羟丙基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In-Vitro模型研究了羟丙基淀粉颗粒及其糊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羟丙基化能够提高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增加消化产物;对于羟丙基淀粉糊,则随取代度增大,消化速度减慢,消化产物减少,取代度大于2.0的高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相同条件下其消化速度远远小于低取代度淀粉糊,甚至小于取代度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和阴离子化试剂,采用酸水解及W/O微乳液交联法合成了木薯淀粉纳米颗粒(P-SNPs).运用纳米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电镜(SEM)等仪器,对P-SNPs的粒度、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结晶紫和罗明丹B模拟阳离子污染物,研究了P-SNPs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SNPs为圆整、含有中孔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37 nm,比表面积高达93.62 cm2/g,结晶度低至3.29%;吸附时间、介质pH值、MB初始浓度对MB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有显著影响,适当条件下P-SNPs对MB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分别可达103.72、86.43%,对结晶紫和罗明丹B的吸附量分别可达98.32、83.63 mg/g.P-SNPs具有较好的脱附再生能力,在4次吸附脱附循环之后,吸附量仍然可达77.12 mg/g.P-SNPs对MB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P-SNPs对MB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正交试验和数理统计分析,探讨了制备羟丙基本薯淀粉的反应影响因素,确定了一组优化实验条件,环氧丙烷质量分数14%,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反应时间11h,反应温度5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普通机械搅拌熔铸法和逆向熔铸法(先熔中间合金后加基体材料)对原位反应合成法(即XD法)制备TiC/2618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逆向熔铸法可增加中间合金的可熔性,有效减少了熔铸过程中TiC粒子的损失,制得较为理想的复合材料.图4,参4 相似文献
12.
两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用三聚磷酸钠作为磷酸化试剂与阳离子淀粉干热反应制备两性淀粉,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磷酸化试剂用量、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其它因素对阴离子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两性淀粉结合磷含量、阴离子对阳离子基团比率、粘度、电导率和Zeta电位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淀粉分子链上接上阳、阴两种离子基团是可能的,在影响合成反应的诸因素中,磷酸化试剂用量最重要、加入1%的尿素可大大提高阴离子取代率和反应效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实验,探讨了淀粉氧化法制草酸的反应温度及控制,硝硫混酸比例,硝酸投入量,NO_x回收利用,以及母液循环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最佳选择。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羧甲基淀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两次加碱法,合成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影响甲基淀粉取代度和粘度的各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本研究可使氯乙酸的利用率大于75%,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大于0.75,粘度大于1.8Pa·S。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世伟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4):42-45
本文研究了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对高锰酸钾和次氯酸盐法所制得的氧化淀粉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主晶相为莫来石复合纳米晶显微结构及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矿高岭土经除杂、除铁、除碳系到处理后,制得了主晶相为莫来石的复合氧化物,经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主晶相为莫来石复合纳米晶,利用XRD、TEM、BET及TG-TDA表征了显微结构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复合增塑剂增塑淀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油/尿素/甲酰胺复合增塑剂对玉米淀粉进行增塑处理制成了可塑性淀粉.研究了复合增塑剂中醇和酰胺的配比对可塑性淀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酰胺复合增塑剂可赋予淀粉可塑性,两类增塑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最佳协同配比为3/7~4/6.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钾引发下淀粉/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系统研究了在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反应过程中各种反应对数如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催化剂浓度,淀粉的预处理温度对淀粉接枝反应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淀粉和不同玉米变性淀粉接枝反应的能力,并分析了在反应过程中锰离子价态的变化,为进一步搞清锰离子引发淀粉接枝反历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源纤溶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纤溶酶的研究背景,并对几种主要的纤溶酶的来源及理化特征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寻找新型的、相对廉价有效的溶栓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丙烯酸酯共聚物(MMA/BA/HEMA)改性淀粉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淀粉颗粒上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改性后的淀粉能够保持原淀粉颗粒的完整结构。旋转粘度计对改性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