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暴雨径流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基于城市降雨径流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城市暴雨径流计算模型(包括城市产流、地面汇流和管渠汇流三个部分)。在产流计算中,不透水区用变径流系数法,透水区用下渗曲线法;地面汇流用非线性运动波法;管渠汇流用动力波法。经北京和西安三个小区的实测资料检验,证明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城市雨水控制和管理等场合的径流模拟。  相似文献   

2.
城市雨水管网模型参数的率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排水管网模型在城市雨水管理领域的应用,建立了上海市某居住小区雨水管网模型,通过实施管道流量测量,对常用产汇流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并对径流体积和洪峰的影响参数进行了灵敏度排序.结果表明:对径流体积与洪峰流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不透水表面径流系数/有效不透水面积因子和不透水表面比例;对径流体积影响较小的参数是管壁粗糙系数和地面坡度;对洪峰影响较小的参数为透水表面的渗透性能和地面坡度.总体而言,Horton公式参数的灵敏度最大,英国模型参数的灵敏度最小.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排水管网模型参数的选择与率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菁 《科技潮》2007,(11):30-31
在长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大规模的路面硬化和新建筑造成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使得城市雨水不能顺利地回归自然,不仅造成了地下水补充涵养大量减少,洪峰流量大大增加,加剧了城市防洪排水负担,造成城市大面积积水事件。同时,弱化了城市环境的呼吸功能(即生命功能),造成热岛效应(燥热)、扬尘和噪音加剧,恶化了城市小气候,降低了城市的舒适度。且硬化地面是“死亡性地面”,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和树木的生长。相反,透水路面却平衡了城市生态系统。滞洪蓄雨、涵养甘霖、透水透气、降尘减噪,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基于1984—2018年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和当量因子法核算了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1)除固碳服务外,研究期内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呈退化趋势;2)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公园内外固碳服务与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这2种服务类型在公园内呈现增加、而公园外受城市化过程持续影响呈现降低趋势;3)受降水量增加、不透水地面扩大等因素影响,公园内外的产水量与营养物输出量等均呈现增加趋势,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完全缓解;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权衡关系,主要是产水服务与固碳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娱乐和文化服务之间,空间上在城市不透水地面周围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中建筑用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增多,不透水表面扩张的面积和速度逐年增加,造成了水土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基于不透水表面模型对北京市8个辖区不透水表面的水环境效应及控制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各时期各辖区不透水面积在不断升高;利用不透水表面模型分析,说明不透水表面的扩张是造成北运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流域水质进一步恶化,基于8个辖区不透水表面的现状基数提出将流域不透水面积率控制在25%的目标值;并确定了各辖区不透水面积率的控制目标。建议至少需将42%的非屋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转化为绿地、裸土或透水铺装,才能达到25%的流域不透水面积控制目标值。据此认为,合理规划和控制不透水表面应成为北京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厦门岛内市政道路建设中大力推广渗水路面的专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鸣  许霖 《厦门科技》2008,(2):23-26
近年来,随着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的地表逐渐被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所覆盖,不透水区域比例大幅度增高.有些区域甚至超过了80%,导致市区的生态环境、水平衡系统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很大一部份体现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广泛使用花岗石、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及水泥方砖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场地、  相似文献   

7.
肖明艳 《广东科技》2012,21(19):138-139
复合地基是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新理论,作为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透水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最为复杂,对于不透水桩复合地基固结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透水桩复合地基固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造成了不透水表面的快速扩张,这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示因子,不透水表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估中。为了定量的分析洱海流域不透水表面拓展的时空动态特征规律,本文以大理市所在的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年至2017年的大理市Landsat 5、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差值不透水表面指数(NDISI)对洱海流域的城市、道路进行空间分析并提取出不透水表面信息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洱海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和水体等自然地物覆盖率处于下降状态,而不透水覆盖率从11.6%上升到19.8%,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由洱海水质和其流域内不透水覆盖率线性拟合结果可以得到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可以预见洱海水质未来发展中随着不透水覆盖率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对洱海的综合治理,不能任水质自行调节。本研究结果为洱海流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和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北京市平原区不透水层盖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趋势愈发明显,大量的自然地表转化为不透水表面.本文应用最新发射的Landsat 8卫星影像中陆地成像仪(OLI)和热红外传感器(TIRS)中波段,通过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DISI)估算北京市平原区不透水面盖度.北京市平原区平均不透水盖度为52%,二环内不透水盖度为70%,比2007年提高了5%.西城区不透水盖度最高(71%),门头沟区最小(34%).不透水面积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征,准确估算城市不透水面盖度对分析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下名泉录     
清泉来自何处泉,水质清澈,晶莹可爱.自古以来,多少人赞美它,诗人为之讴歌,游人为之流连忘返.它不仅美化了大地,同时还给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水源.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它叮叮咚咚,自动地从地下溢出地面.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常常和当地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关.有的泉是由于在透水层之下有不透水层,它们的接触面通到了地面,或者是透水层被不透水的侵入岩体所阻,于是就沿着接触面流出地表.有的泉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城市不透水层分布的估算,在监测城市环境和规划城市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全约束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用3种方法(像元纯度指数、归一化的像元纯度指数和结合地表温度辅助分析的归一化像元纯度指数)分别从Landsat 7 TM/ETM+影像中分解得到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不透水层分布,并比较了2002~2008年的上海市中心城区不透水层分布的变迁.结果表明,利用这3种方法分解得到不透水层的精度依次递增;总体来说,上海市不透水层分布比率较高.从2002~2008年不透水层分布变化来看,上海市的城市化有显著向外环线外区域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不透水面提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迫切需求,提出将张量局部保持投影(Tensor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TLPP)算法应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城市不透水面提取中。以南昌市为研究区,以SPOT-7影像为数据源,基于TLPP算法对纹理特征和光谱指数构成的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再采用大津法(Otsu)对获取的新特征进行阈值分割,实现城市不透水层面提取。结果表明:TLPP算法能够很好的利用张量形式的纹理特征和光谱指数以及数据的空间几何结构,获取有利于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的新特征,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专题数据。  相似文献   

13.
陈军 《科技信息》2010,(33):349-349,347
基于不透水路面的种种弊端,考虑选择一种生态效益良好的透水性路面来应用于城市道路中。透水性铺装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1)透水性铺装对于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作用;(2)透水性铺装在改善城市声、光环境方面的作用;(3)透水性地面在缓解“热岛效应”;(4)透水性铺装对于铺装地表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5)透水性铺装对于城市防涝的作用;(6)透水性铺装在水体净化及减少地表径流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城玉 《太原科技》2003,(3):61-61,63
土工膜是一种基本不透水的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市政、环保、交通、水利等各项工程。介绍了太原市森林公园人工湖防渗工程中土工膜的应用情况,详细叙述了土工膜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并对其优缺点及防渗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柔性基层,它的应用可以克服半刚性基层的不足,明显地改善了路面的收缩裂缝的反射缝,更为有效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因不透水而造成路面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与此同时,公路养护工作成为了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步碎石封层具有强度高、表面粗糙、防滑、不透水、耐久性好、防止雨天行车水雾等优点。在欧美各国已广泛用于各等级路面,在国内尚属新型的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7.
首先基于遥感平台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北京市4期各年份不透水表面数据并反演AOD值;然后,采用M估计稳健回归的思想,对AOD值与监测站点PM_(2.5)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和反演的AOD数据,生成空间连续的PM_(2.5)质量浓度数据.最后,探讨城市扩张对PM_(2.5)污染时空分布及演变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两者关系.结果显示:北京市2000、2006、2012年和2016年不透水表面面积分别为6 646.37、9 680.52、9 736.31 km~2和9 769.20 km~2,2000—2016年不透水表面面积增长率为46.99%,相应的PM_(2.5)质量浓度的增长率为56.61%.北京市2000—2016年的PM_(2.5)污染时间上呈现先加重后在波动中减轻,空间上呈现从西北—东南方向逐渐增高的趋势,严重污染区域为房山区的东部、大兴区、通州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东城区、西城区、前宣武区及前崇文区.在此期间,北京市不透水表面空间分布与PM_(2.5)污染空间分布高度一致.东南方向的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和大兴区不透水表面面积增长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这些区域PM_(2.5)质量浓度增长值也高于西北区域.  相似文献   

18.
畅瑞锋  张海霞 《科技信息》2012,(35):375-375,424
帷幕灌浆是在坝基偏上游部位打孔,灌入水泥浆,在地下形成一道防渗墙。一般做1~3排深孔灌浆,用浆液充填和胶结裂隙,形成一道不透水的帷幕。目的是增加渗径,减少渗透压力,防止坝基产生管涌且减少渗漏量。  相似文献   

19.
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下裂隙岩体水流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岩块相对不透水情况下大尺度裂隙中渗流运动的规律及其计算,推导了各种不同流态时计算渗流的公式,阐述了裂隙开度和应力的关系,介绍了考虑应力影响时的计算方法,算例表明了应力状态对渗流计算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不透水面比例是城市热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的文献基础上,本文对现有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对不透水面提取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