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将人脸识别技术与MOST车载环状网络结合,提出车载MOST人脸识别模块.在MOST环状网络中添加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接口,采用MOST异步通信方式,通过I2C总线传输数据,并修改MOST帧边界、增加带宽.车载MOST摄像头接口与人脸识别接口共同实现了人脸图像采集、MOST异步通信、身份认证的功能.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视频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选取用于后续识别的最佳人脸图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最佳人脸捕获模块,该模块主要由人脸检测、人脸跟踪和姿态判定环节组成.在实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跟踪的基础上,可自动截取并保存一张大小合适、清晰度高且姿态最佳的人脸,用于后续的人脸识别.  相似文献   

3.
研究直接系统编程实现人脸识别、基于组件技术的人脸识别和基于云计算的人脸识别三种算法.直接系统编程算法可实现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基于组件方式应用OpenCV库可实现人脸的检测和特征比较;云计算方式可实现人脸识别、情感计算等功能.研究人员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算法,满足识别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际人脸识别系统需要满足实时性的应用需要,探讨了在图形处理器(GPU)硬件架构基础上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计算平台,通过将算法中耗时长、适合并行的部分过程映射到GPU上并行执行改进系统的加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CPU平台的串行实现,基于GPU的实现在整体上能够获得约5倍的加速,而两个执行并行的模块能分别获得最大20倍和30倍的加速.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一种具有防酒驾、防瞌睡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随后介绍了防酒驾、防瞌睡系统运行方案,并通过以TMS320C6711 DSP作为主要控制核心,气体传感器、头部位置传感器HPS、人脸识别模块等为外围设备,对车辆内气体酒精溶度、司机是否瞌睡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处理,最终实现车辆的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影视剧镜头自动标注及重剪系统,用于实现影视剧重编辑过程中对镜头片段更好地管理、查找和重剪.先对输入的影视剧视频进行镜头检测和分割,获得并建立分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镜头中出现的所有人脸进行检测和切割,并采用预先训练好的包含350多位明星特征的模型库予以身份识别,聚类后实现镜头的演员标注.该系统也可依据指定演员对影视剧进行搜索,并将其中所有包含该演员的片段自动重剪在一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镜头分割模块的平均召回率达到95%以上,对45?以内的人脸识别率达到92.45%,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在Web系统开发中,针对不同的业务功能及复杂权限的设置,需要重新编写权限控制代码,造成重复设计、开发的问题.基于RBAC模型,提出了采用Ajax技术实现一种通用的权限管理模块,使用此模块,无需编制代码,只需根据不同的系统需求由管理员设置相关的角色、用户和权限即可.该方案实现了权限控制和业务的分离,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他Web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监护终端的通信和传感需求,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监护系统开发方案.结合射频和传感技术,引入了射频传感智能预微尘(smart pre-dust)设计概念,从智能预微尘模块的软、硬件组成出发,详述了智能预微尘模块射频数据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零误差传输,温度分辨率低于±0.01℃,为智能监护终端的智能微尘(smart dust)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课堂教学、室内会议等对扩声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M的无线扩声系统.该系统包括FM收发模块和图形用户界面(GUI)软件.FM收发模块采用C8051F340单片机控制RDA5820实现对语音信号的无线收发,同时通过USB从PC机获取工作频率并发送语音数据;用LabVIEW实现的GUI软件可通过USB修改FM收发频率,并将获取的语音数据进行扩声播放.该系统收发模块采用一体设计,实现语音的FM无线收发,可自动切换收发工作模式,实验表明该系统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门禁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ARM+Linux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该系统采用S3C2410芯片为处理器、IP网络摄像头作为视频采集设备;采用PCA算法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并以识别输出来控制电控锁模块,从而实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智能控制。最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人脸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高效地识别人脸,平均识别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新的服务需求也不断出现.文中主要阐述了在下一代互联网CNGI环境下的BBS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与传统BBS相比,新的BBS系统增加了联盟认证支持模块、联盟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联盟用户马甲漫游模块以及漫游马甲积分管理模块.并重点介绍了联盟用户马甲漫游模块和联盟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GTM900I模块的车载监控终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其数据通信等功能特点,使用华为GTM900I一体化模块实现了一个结构紧凑、功能齐全的车载监控终端的实现方案.利用该系统可以远程无线监控、调度所有在GPRS/GSM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移动车辆目标,满足物流、客运、安防等行业的监控、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人脸识别是最符合人的本能且便捷的识别认证方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多数的人脸识别的算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要求识别者站在某一固定位置,识别缓慢和准确率不高。本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Open CV的人脸识别的应用平台,首先对人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和预处理,通过对算法优化,利用平台的Eigenfaces、Fisherfaces和LBP(local binary patterns histograms)三种用于人脸识别的算法协同多重使用,并在判定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到待检测目标的同时再加上限制条件,再结合Qt框架搭建用户界面,实现人脸模块训练和人脸识别的功能。经过测试,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对人脸位置和环境光照变化具有较好鲁棒性,能快速和准确地对人脸实时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4.
根据烟草行业现状进行了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配置方案.主要包括硬件配置方案和软件配置方案,然后对烟草行业物流管理系统中的读写器操作管理模块、客户需求信息采集模块和客户满意度评价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应用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现有的视频检测算法为基础,根据智慧交通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一套车辆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命名管道通信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轨迹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库存储模块,可以实现检测跟踪道路车辆、计算目标车辆数据、汇总道路数据和查询历史信息等功能.现场测试与运行结果表明,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高,整体性能强,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路政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服务共享系统的用户交互、需求转换、信息查询和程序运行管理四个模块介绍了在网格环境下实现计算服务共享的基本问题和技术方案 .网格中间件GlobusToolkit的信息服务和资源管理为其中的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还介绍了对网格科学计算的理解和预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技术中变电站计量装置检测范围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的检测系统方案。设计将整体系统方案分为底层设备层、检测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应用层,又设计了全寿命管理(LCC)模块。LCC模块按照统筹协调安全、效能和周期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实现对变电站计量装置的状态评估,实现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信息获取和状态评估等方面的有效需求。实验表明,本设计的技术方案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应用,市场对门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处理器的快速人脸检测门禁系统设计方案;首先选择实用有效特征,简要介绍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该算法实现原理详细阐述硬件系统设计方案;最后在设计的硬件系统上进行算法移植,并开发门禁系统控制软件,实现了嵌入式快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研制.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系统可靠运行高、速度快,能够实现门禁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组网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辅助方法.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需求,介绍了基于 VC 平台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网络组网虚拟实验系统,进而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软件设计、模块划分以及一些关键技术实现方案等进行了探讨.该系统与现有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相比具有功能更加完善、运行速率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基于脑电的身份识别的具体实现,并满足用户对于普适和上下文状态感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电的身份及上下文状态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案.针对一局域范围内身份识别的普适化需求(如各接口身份验证),提出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去噪、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各模块进行身份及上下文状态识别方法的普适化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具体实验来测试该系统.通过实验采集到5个受试者安静闭眼、听音乐闭眼和玩游戏后闭眼3种上下文状态的脑电信号,分别得到96.43%的身份识别正确率和92.31%的上下文状态识别正确率,证实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