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在甲磺酸镀液中电沉积Pb-Zn镀层,采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腐蚀镀层使锌溶出,得到Pb-Zn多孔电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和恒电位阶跃实验分析多孔Pb-Zn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表明电极对顺丁烯二酸电还原合成丁二酸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研究无膜电合成丁二酸,探讨硫酸浓度、电流密度、初始顺丁烯二酸浓度、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得到合适的阴极电解条件,即在硫酸浓度为1.0mol·L-1,初始顺丁烯二酸浓度为1.0~1.5mol·L-1,电流密度为100mA·cm-2,反应温度为50~60℃时,电流效率超过88%.  相似文献   

2.
纳米TiO2膜阴极电催化合成丁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电化学合成前驱体直接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使用纳米TiO2膜电极作为阴极在三室离子膜电解槽中电解还原顺丁烯二酸 (cis-butenedioic acid)合成丁二酸(butanedioic acid), 探索了影响电合成丁二酸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纳米TiO2膜电极具有异相电催化行为,纳米膜中的TiⅣ/TiⅢ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原顺丁烯二酸为丁二酸, 电合成丁二酸的一次结晶产品纯度高、电解副反应少、收率和电流效率高,控制阴极电位-0.6 V (vs. SCE), 电流密度6 A/dm2,电解液为1.0 mol/L顺丁烯二酸 1.0 mol/L硫酸溶液, 电流效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V2O5和草酸作为初始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VO2(A)纳米杆.通过改变初始的V2O5与草酸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制备纯相VO2 (A).样品的元素组成、微结构及光学性能分别被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VO2 (A)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30℃、保温24 h以及V2O5对草酸摩尔比为1∶1.5.结合XRD数据与SEM图像,提出一个转变、自组装和重结晶过程解释了VO2 (A)纳米棒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电解合成工业中 ,硫酸介质中的 Mn2 /Mn3 是最常用的氧化媒质 .采用无隔膜电解槽 ,设备简单容易操作 ,有利于有机电解合成的工业化进程 .研究电解电流密度、电极间距、温度以及超声波等各种因素对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如果控制在 80 0 A/m2 左右 ,温度选取 3 5~ 4 5℃之间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5.
邻硝基苯甲醛的"槽内式"电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5+/V4+作氧化媒质,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苯做溶剂,在浓硫酸存在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相转移催化剂,用"槽内式"[1]电合成邻硝基苯甲醛.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对硫酸浓度,反应温度进行单因素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硫酸浓度8mol·L-1,反应温度60℃,在电流密度为3.5mA/cm3条件下反应6h,最大电流效率达145.12%.  相似文献   

6.
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邻羟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L=C9H11N3OS)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2,在醋酸钠存在下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超分子配合物[ vO(acac)2(H2O)]·(C9H11 N3OS).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0.78...  相似文献   

7.
无膜法电化学合成丁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春丽 《青海大学学报》2000,18(6):17-22,50
研究了无膜法电化学合成丁二酸的电解过程,探讨了硫酸浓度、电流密度、初始马来酸浓度、温度对转化率、电流效率、电能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阴极电解条件。虽然无膜法合成丁二酸纯度不太高,但具有设备结构简单,能耗低,阳极消耗小的特点,适用于产品要求不很高的场合,所以仍是一种有价值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有膜法电化学合成丁二酸的电解过程,探讨了硫酸浓度、电流密度、初始马来酸浓度、温度对转化率、电流效率、电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阴极电解条件为硫酸浓度0.6—0.9kmol/m^3,电流密度0.15A/cm^2,马来酸浓度1.0-1.5kmol/m^3,温度50-55℃。  相似文献   

9.
Ti/α-PbO2/β-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自制Ti/α-PbO2/β-PbO2电极为阳极,在室温条件下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降解研究,探讨电流密度、电极间距、pH值及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0 A·m-2,电极间距为1.0 cm,pH值为3,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条件下,苯酚降解效率达92%以上.紫外光谱等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在氧化降解过程中会产生苯醌等中间产物,苯酚及其中间产物最终被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条件对Ti/Sb-SnO_2/β-PbO_2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镀制Ti/Sb-SnO2/β-PbO2电极,研究电沉积时间、镀液温度、pH值、NaF浓度,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电沉积时间为1 h,镀液温度为60℃,镀液pH值为1,NaF浓度为0.04 mol.L-1,组合电流密度为600/400 A.m-2(梯度电流密度)时,电极性能最佳,对苯酚降解率达91.4%,强化寿命为23 h.  相似文献   

11.
12.
Cu(acac)2/Ni共同催化卤代芳烃与硫酚的偶联反应,该反应以DMSO为溶剂,80℃条件下反应6 h,高产率地得到了一系列硫醚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三维锰钒配位聚合物Mn2(phen)2(VO3)4(H2O)2在水热的条件下被合成出来,并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面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分析表明,此化合物是三维结构.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显示出了有意义的信号,g值为1.997说明分子中V原子呈现 4价氧化态.  相似文献   

14.
三氯化铁、乙酰丙酮(acacH)和吡啶(Py)在乙腈中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的研究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_1/c,晶胞参数α=13.196(6)A,b=9.146(4)A,c=15.305(8)A,β=110.10(4)°,晶胞体积V=1734.6A~3,经验式量FW=384.1,分子数Z=4,吸收系数μ=15.85cm~(-1),计算的密度D_c=1.47gcm~(-3),最终偏差因子R=0.044,R_w=0.056。络合物的分子构型为变形八面体,两个氯原子处于顺式位置而两个吡啶分子处于反式位置。  相似文献   

15.
16.
高原青少年最大耗氧量的测定及低氧负荷运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原青春期青少年最大耗氧量(VO2max)及相关指标的测定,旨在指导青少年在高原低氧及低氧负荷运动时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宁地区(2260m)88例健康青少年,采用自行车负荷递增法直接测定VO2max等相关氧动力学指标。结果:高原青春期青少年的最大耗氧量较低。并且VO2max及相关指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高原低氧是限制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青少年在低氧负荷运动时应掌握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以MgCl2—SiO2为载体,以α—二亚胺配体L修饰的Ni(acac)2/TiCl4复合催化剂,以R2A1C1和R3A1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配比以及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并用IR、^13C 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化度的测定。结果表明,Ni(acac)2/TiCl4/L配体复合催化剂有良好的齐聚和原位共聚性能,催化单-乙烯聚合获得了化聚乙烯,其中配体L2制得支化度为4—12支链数/1000C的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18.
参照文献制备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hmt)2(SCN)2(H2O)2][Co(SCN)2(H2O)4](H2O)2, 测试了该化合物在5~300 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其磁行为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遵守Curie-Weiss定律, 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以MgCl2 -SiO2 为载体 ,以α_二亚胺配体L修饰的Ni (acac) 2 TiCl4复合催化剂 ,以R2 AlCl和R3Al为助催化剂 ,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配比以及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 ,并用IR、1 3 C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支化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Ni (acac) 2 TiCl4 L配体复合催化剂有良好的齐聚和原位共聚性能 ,催化单一乙烯聚合获得了支化聚乙烯 ,其中配体L2 制得支化度为 4~ 12支链数 10 0 0C的支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20.
特型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电阻温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真空蒸发真空退火的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特定的VO2(B)型薄膜并给出了最佳制备条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电学参数测试,其电阻温度系数(TCR)值达到-3.4×10-2K-1,无相变和热滞现象.作者还讨论了薄膜电阻温度关系,及其电阻温度系数与晶粒大小、激活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