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7,(1):6-6
美国科学家最近制作了一个新颖的机器人,其外形像海星.但本质上它更像是一个人类新生儿.因为这个身为“可复原机器人”雏形的四脚机器不仅能识别自己所受的损伤.而且能据此调整自己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机器人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所谓"机器人",一般人们把它定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所以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应该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所以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它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认识智能时代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个机器时代与第一个机器时代的区别在于智能。第一个机器时代的机器取代并倍增了人类和动物的体力劳动,第二个机器时代的机器将取代并倍增我们的智慧。未来,每5个人就拥有1台机器人。不仅工业型机器人大量进驻工厂,愈来愈多的服务型机器人也悄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制造业、生活中的重要成员。但这也引发新的争议:这些不用吃饭、全年无休、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到底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对手?它们会不会大举抢走工人"饭碗"?对此,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特殊的商品当今世界,也许没有一种商品会像机器人那样具有多种身份。目前,全世  相似文献   

5.
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世界”展区,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展项:机场服务机器人。一个机器手臂被安装在行李传送带中央,不同颜色的行李散布在传送带上。当游客选择了某一种颜色的行李后,机器手臂抬起前臂,左右摆动进行观察通过安装在前臂上的两个摄像头的帮助,机器人识别并选定目标,同时驱动机器手臂将目标提起。  相似文献   

6.
士兵机器人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了一款名为“PetMan”的军用机器人.能够像十兵一样活动手臂和大腿.还能够做俯卧撑。这款机器人在近期内并不会应用于战区,日前的作用是充当一个行走机器.测试士兵的防化服以确保其不会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7.
曹刚 《科学之友》2002,(11):12-14
许多父母都有过这样愉快而烦恼的经历——教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说话,一遍一遍,不厌其烦。据美国媒体最新报道,目前欧美的一些科学家们正在从事着一项类似的实验,不过教说话的对象不是小孩,而是机器人最新的研究方向并非像以往那样,将设计好的语音输入机器人的电脑芯片,让它们像录音机播磁带一样地“说话”,而是让机器人自己通过思维发言,自己造出新词汇,两个机器人可以相互说话、谈恋爱,甚至结婚.  相似文献   

8.
沈志珍 《科学之友》2005,(12):28-29
尽管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机器人,然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笨拙的机器”,很少像真人;然而,美国得克萨斯州丹顿市一名叫做克里斯·威利斯的机器人发明家正在全力打造一种可以以假乱真的“美女机器人”。她的外型就像真正的酷美人一样,不过,这个“美人”  相似文献   

9.
章琪 《世界科学》2014,(12):33-35
<正>人类与不像机器而更似宠物或者人类本身的机器人在一起是否能感到自在?2009年,在奈良日托中心,一种四四方方的、与儿童一般大小的小型机器人Robovie的发明者产生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创意,他想到,如果能把这种机器人推出去作为老人的对话伴侣,也许会有不错的结果。他们期望这些有甲虫般眼睛和呆板声音的人形机器人能够用愉快的问候语向老人们打招呼,能做他们抱怨健康问题时忠实的倾听者,能在他们锻  相似文献   

10.
沈志珍 《科学之友》2005,(23):28-29
尽管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机器人,然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笨拙的机器",很少像真人;然而,美国得克萨斯州丹顿市一名叫做克里斯·威利斯的机器人发明家正在全力打造一种可以以假乱真的"美女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对于机器人 ,当在室外远离电源插座时 ,至少要带上一个便携式电源。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电池需要再充电 ;太阳能电池在阴暗处不能工作而且它们通常太宽也不实用。只有当它可以给自己提供能源时 ,机器人在野外工作时才像工人在工厂中工作一样高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斯图特·维尔金森 (StuartWilkinson)教授 ,已采用了微生物的燃料电池 (MFC)———它从食糖细菌中获取能量 ,然后转化为电。有了MFC ,机器人可以通过分解植物给自己提供能源。维尔金森博士最近研制出一个 1米长的机器人 ,…  相似文献   

12.
青云 《世界科学》2005,(8):32-3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在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南此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吃素的蒸汽动力机器人或许会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大显身手。一个要人喂食的机器人似乎有点难伺候,然而,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着手开发一种可以自己收集生物材料(木材、树叶和草)、为其蒸汽驱动引  相似文献   

14.
提及机器人,人们就会想到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以及各种服务机器人。很少有人想到作战用的军用机器人——机器士兵,因为它是一种军事机密。最近,《简氏防务周刊》透露,到下世纪初,将研制出能操纵飞机的机器人。它驾驶飞机能自动寻找攻击目标,如目标已遭到破坏,能自主飞向另一目标;在遇到敌人攻击时能采取规避行动。英国机器人专家透露,5年后,机器人将在战争中代替人去冲锋陷阵。这些机器士兵将具有10亿个电子神经元组成的人造脑,配备一系列经过生物技术改造的武器,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拥有群体智能,能协同作战;如果某些部件遭到破坏,其他部件会自动调整,并继续运行。早在70年代末,美国五角大楼就开始通过各种试验来证实军用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有效完成很多工人很难完成的任务;在科研活动中,机器人探测器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最隐秘的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型机器人让生活更加轻松。最近已经出现了可以同步接收人类大脑信号的机器人,机械义肢的普及指日可待。科学家们对机器人的研发从未停止,而机器人爱好者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这个夏天,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17.
动态点击     
显微机器人可注射至人体内一种新的显微机器人可以用注射器注射到体内,以便让医生诊断病情、投递药物或进行创伤最小的手术。由瑞士联邦技术学会开发的此生物医学机器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医用机器,被证实可以在磁力的推动下穿行至人体内,特别适合对心血管或眼耳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特小,因此病人恢复特别快。该机器人由几个部件组成,长约4根头发粗。机械与电子组件由镍币切削和蚀刻而成,然后像设计和制造芯片一样加以组装。大多数移动机器人用电池或接有电线来加以驱动,而这种机器人是由机器产生的外部磁场来驱动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打造一种包含电路、二极管的超级隐形眼镜,人们一旦戴上这种隐形眼镜,就能够拥有<魔鬼终结者>电影中机器战士一样的"超级视力":眼睛不但可以像机器人那样将远处的物体拉近、放大,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隐形眼镜无线上网--眼前将出现一块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虚拟屏幕.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神经芯片和软件能够赋予机器人无与伦比的感知能力。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机器人,像一个拥有眼睛的微型感应车一样。它被放在Brain Corporation的一个房间里,经过几分钟的游荡之后,就学会了如何避免自己撞到墙上。当eye Rover走开之后,机器人软件公司助理科学家彼得·奥康纳(Peter O’Connor)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后面。他使用远程控制系统,轻松地  相似文献   

20.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