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精神物质富足,医疗手段发达,人均寿命更长的世界里,然而焦虑、压力、抑郁等负性情绪却前所未有的普遍。几年前还鲜有人提及的抑郁症,如今却仿佛无处不在。曾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第二大健康负担——甚至比心脏病和多种癌症更令人忧心。抑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隐藏在这世界性流行病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有哪些?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因抑郁症而死的人不计其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情绪感冒",我们该如何应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每年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世卫组织预测,作为目前世界第三大负担疾病,抑郁症将在2020年取代冠心病,上升至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研究的发展和趋势——从菌-肠-脑轴看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不仅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由于经济文化和医疗资源等因素限制,目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已有疗法效果的有限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内分泌、免疫和肠脑功能都出现异常,脑-肠轴功能失常可能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以往的抑郁症治疗主要针对大脑,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忽视了患者的其他症状.近年来,全世界范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抑郁症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的现象提示,食品添加剂、药物、环境压力及不良饮食等均可为肠道菌群异常的直接诱因,而肠道菌群改变导致菌-肠-脑轴功能异常更可能促进抑郁症发生;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以及粪便菌群移植等方式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菌-肠-脑轴功能则能减轻甚至治疗抑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改变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已成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热点,维护良好的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和普通单纯的心情低落抑郁不同,它是一种综合症,是许多同时发生的症状的组合,并且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及其家人亲友的生活。抑郁症发病高度普遍,且病人需要长达数年的治疗,因此它成为慢性负担的概率非常大。在德国,抑郁症病人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他们甚至不得不放弃工作,成为社会福利系统的资助对象。而在中国,抑郁症病患的处境显然更加堪忧,许  相似文献   

5.
正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7年2月官方发文称,全球抑郁症患者数已达3.22亿,全球范围内约有4.3%的人患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在全球疾病致残率和疾病负担的排名中位居第二~([1]).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身心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甚至家人平日的工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前所长、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务长史蒂芬·海曼(Stever Hyman)说,为了揭示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迄今他已收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基因组数据。长达50年的药物研究,还没有使人们轻易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虽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帮助一些抑郁症患者成功缓解症状,但同时也有很多治疗是无效的。在临床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7.
好端端的一个人,会因为各种人们难以理解的原因产生各式各样但大同小异的精神症状,轻则萎靡不振,重则自寻短见。引起抑郁和自杀的外因对,这就是抑郁。抑郁是谁也逃不过的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每个人在一生的某一时候都可能出现抑郁,而患抑郁症的人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比例,但大致在6%~15%之间。比如,有3亿人的美国就有1800万人患抑郁症。在我国即使以6%计,也有近1亿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发展严重者会寻死觅活,跳楼自杀。表面上看,引起抑郁有各种原因。例如,工作业绩不佳会引起抑郁,个人生活不美满,如失恋、离婚、丧偶也会引起抑郁,…  相似文献   

8.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三年级学生会情绪低迷,更难想象学龄前儿童会患上抑郁症。虽然儿童抑郁症已是一种公认的需要治疗的疾病,但心理学家最近才开始着手研究低于6岁幼儿的抑郁症。在心理学期刊协会新一期的《心理科学最新动向》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专家乔安·卢比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学龄前儿童抑郁症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孕不育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孕妇女的沮丧情绪一般会在不孕的第二到第三年之间达到顶点。但是,由于她本身和家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解决不孕这个问题上,从而忽视了精神层面。而且,大夫也反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因为这一类药物会导致不孕,所以精神安慰治疗以心理开导干预的手段介入不孕妇女的精神问题。当然,女性在不孕的第一年就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该减压了,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正>身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致幻剂和意识研究中心的创始主任,罗兰·格里菲斯(Roland Griffiths)博士在探索致幻剂如何帮助治疗抑郁症、成瘾以及致命癌症患者的心理困扰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也研究了致幻剂如何能够产生转折性的、持久的联结感和团结感。人们当然可以用各种医学和科学术语来对他的成就进行归类,但我只想这样说: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这件事上,格里菲斯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边界。  相似文献   

11.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感觉自己吃不好喝不好睡不着得了抑郁症,或者你曾亲眼看到周围有这样的朋友,说自己心情不好,而你感觉他不爱说也不爱笑了,郁郁寡欢,你会怀疑他得了抑郁症?或者你自己,心情糟透了,也在思量是否抑郁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与癌症研究一路高歌相比,抑郁症研究目前举步维艰。随着欧美大脑研究计划的推进,借助神经元分离技术和激活特定大脑回路技术等新工具,抑郁症诊治亦或可以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平衡终将会被打破。如果人类所患疾病哪些应该获得更多的医疗关注,抑郁症肯定名列前茅。世界上目前有超过3.5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其己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抑郁症同时也是致残的最大诱因,多达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尽管抑郁症如此普遍,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逐步深入到基因层面,个性化医疗随之兴起。个性化医疗是未来医疗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那么,它将对未来的医疗造成什么样的改变呢?现代医疗技术虽然发达,却始终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关于各种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报道,但医生们心知肚明,没有什么药物对绝大部分患者都有效。例如,用于治疗抑郁症、哮喘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常规药物对30%~40%的患者是无效的,而对于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在针对抑郁症的众多疗法中,认知行为治疗(CBT,一种心理疗法)是一种被业内看好的具有前景的疗法,也是迄今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CBT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人员依然在探索中。2005年,一位生活在费城的退休女律师安娜得知结婚30年的丈夫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时,她的生活开始崩溃。安娜回忆道:"我从来没想过我的婚姻也会有终止的那一刻,这真的让我很震惊。"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可以治疗胃溃疡。但如果有人说,医学可以将所有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这听起来会不会很荒谬?要知道,疾病原本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本文要讨论的正是这样一个假想的世界。那么,所有疾病都能得到治愈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假定医生们发现了一种能比现行其他任何治疗疗法都更好的抵挡某些癌症的药物;其次假定提取治疗仅仅一位癌症患者所需足量的该种药物需要砍伐好几株成龄树木;最后假定世界上没有此种树木可供开采。问题是您是否情愿采伐此树来提取该药? 实难应答的棘手问题,对不对?但这又的的确确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令医生、癌症患者和环境保护积极分子牵肠挂肚的问题。下面是关于这个引起群情激奋之拮难问题的科学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8月11日上午,美国加州警方正式宣布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逝世。这位以喜剧角色而蜚声全球的伟大演员,竟然被抑郁症偷走了快乐,甚至带走了生命。也许几年前,抑郁症对你我来说还像是春天的柳絮,虚无缥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人物坦诚遭受到抑郁症的侵袭,它已经变得广为人知。其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你觉得抑郁,那你并不孤独,全世界大概有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抑郁的问题。当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相同,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从专业角度上看,抑郁心境或者情绪障碍非常普遍,但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展为抑郁症。如果要给抑郁症冠以一个形容词,那么它一定是"多"。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文献证据显示,神经心理学损害已被确立为抑郁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关于抑郁症患者具体的神经心理学损害尚未总结出公认的模型.本研究采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face recognition,SFR)这一经典的神经心理学范式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我是否受损.本实验招募了18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健康被试进行SFR测试.实验中采用面孔合成技术测量了与控制组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在不同面孔识别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面孔识别加工偏向性大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被试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36)=7.388,P=0.01).随后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在自我-名人和自我-陌生人任务上分别表现出来的自我偏向(t=2.636,P=0.012)和自我识别偏向(t=2.190,P=0.03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加工和自我识别加工的损害,表明抑郁症个体确实存在自我异常水平.以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今社会,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尤其是白领上班族。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抑郁症,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抑郁症,又怎样才能预防抑郁症的发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抑郁症的日常表现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抑郁症。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一般可以定义为抑郁症的日常表现。抑郁发作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认知损伤不仅是抑郁症患者的重要症状,也阻碍着抑郁症状的消除和疾病的整体康复,因此,探讨抑郁症认知缺陷及异常脑机制对了解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从执行功能、注意、记忆、反应速度等维度讨论抑郁症认知功能缺陷,并阐述其背后的异常宏观脑活动和微观分子标记.未来研究我们建议借助心理认知任务定量评估抑郁症认知功能,同时采集患者多模态脑影像和神经生理数据,通过多维数据计算建模分析,探寻抑郁症潜在生物标记,进而对抑郁症进行生物亚型分类,为深入理解抑郁症发病机理和个体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