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2,2'-联吡啶镉配合物Cd(bpy)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功能性新型二氰基二硫纶·联吡啶合镉(Ⅱ)配合物Cd(mnt)(bpy)(mnt=1,2-dicyano-ethylenedithiolate,bpy=2,2'-bipyridine)。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谱、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同景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甲氧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MOBA)6(bpy)2C2H5OH(P-MOBA:对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bpy;2,2′联吡啶),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482(3)nm,b=1.3901(2)nm,c=1.0948(2)nm;α=103.63(1)^0,β=92.67(2)60,γ=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多核Cu(Ⅱ)配合物(Cu(phen)(μ-4,4′-bpy)(ClO4)2)n.H2O(phen=1,10菲咯啉,4,4′bpy=4,4′联吡啶),于定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Cu(Ⅱ)的配位环境是一个畸变八面体,Cu(Ⅱ)通过4,4′联吡啶连接成锯齿状的链。  相似文献   

4.
以(bpy)2Ru(AFO)2+,(phen)2Ru(AFO)2+(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口罗啉;AFO=4,5-二氮杂芴酮)为先驱体,与苯肼,2,4-二硝基苯肼反应分别制得4种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等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H、温度对钌( Ⅱ) 的配合物Ru (bpy)3 Cl2 及Ru (phen)3 Cl2(bpy = 2 ,2′- 联吡啶,phen = 1 , 10 - 邻菲罗啉) 荧光性质的影响, 并试验了O2 对Ru (phen)3Cl2 在水溶液、醋酸纤维素膜及多孔塑料光纤中的荧光猝灭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N,N′─二(二茂铁甲基)─1.2─乙二胺与二价铁、钴、镍、铜、锌、镉和汞的氯化物或醋酸盐反应,合成了十一种新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_2MX_2·nH_2O(L=Fc─CH_2NHCH_2CH_2NHCH_2Fc;M=Fe(Ⅱ)、Co(Ⅱ)、Ni(Ⅱ)、Cu(Ⅱ)、Zn(Ⅱ)、Cd(Ⅱ)、Hg(Ⅱ);X=Cl ̄-、Ac ̄-;n=0~4)。并且,用晶体场理论,结合所有的分析结果,对这些新配合物可能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过渡金属配合物M(mnt)(phen)的DMF溶液摩尔电导率(M=Fd(2+)、Co(2+)、Ni(2+)、Cu(2+)、Zn(2+);mnt(2-)=马来二腈基二硫代酸根;phen=1,10-菲啉),五种配合物均属非电解质。配合物的TG和DTA数据表明,温度在200℃以下,配合物对热稳定。讨论了五种配合物在二十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的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的双核锰(Ⅱ)配合物:[Mn_2(IPHTA)(bpy)_4](ClO_4)_2(1),[Mn_2(IPHTA)(phen)](ClO_4)_2(2),(IPHTA代表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phen和bpy分别为1,10-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的缩写).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磁性测量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Mn(Ⅱ)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2)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_1·S_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10.54cm ̄(-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Cr(Ⅵ)-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痕量铬的新荧光分析方法,PH在4.5-5.5范围内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在CPC存在下,Cr(Ⅵ)与5′-N-SAF形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分别为:λec1-475nm,λex2=505nm,λcm=525nm,Cr(Ⅵ)浓度在0.8-50μg/Lail  相似文献   

10.
用1,6-二(二茂铁基)-2,5-二氮杂己-1,5-二烯与二阶钴、镍、铜、锌、镉和汞的氯化物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配合物,探索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经元素分析,确定了新配合物的组成为:LMCl2(L=C5H5FcC5H4CH=NCH2CH2N=CHC5H4FcC5H5,M=Co,Ni,Cu,Zn,Cd,H),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测定,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多聚配合物[Cd(β-ala)Cl2]用CdCl2与β-丙氨酸(β-ala,H3N+CH2CH2CO2-)在水溶液反应制得,并用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其结构.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H7CdCl2NO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No.62),a=694.4(1),b=796.3(2),c=1293.1(3)pm,V=0.7150(6)nm3,Z=4,Mr=272.40,Dc=2.530Mg/m3,用834独立衍射数据对结构进行精化,最后残差因子R1=0.0421.结果表明,每个镉离子与4个Cl和2个β-ala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呈变形八面体结构.每对镉离子由2个Cl和1个双齿羧基桥连,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锰(Ⅱ)与间苯二甲酸根离子(IPHTA)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5-硝基-1,10-邻菲罗啉(NO2-phen)的双核配合物:[Mn2(IPHTA)(Me2bpy)4](ClO4)2(1)和[Mn2(IPHTA)(NO2-phen)4](ClO4)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磁性测量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Mn(Ⅱ)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8.62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2(IPHTA)(bpy)4](ClO4)2(1)和Co2(IPHTA)(tmd)4](ClO4)2(2)(IPHT代表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bpy和tmd分别为2,2'-联吡啶和1,3-丙二胺的缩写。)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每个钴(Ⅱ)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相似文献   

14.
本报道标题化合物[(bpy)2Mn(μ-0)2Mn(bpy)2](CIO4)3·3H2O(bpy=2,2'-bipyridine)的晶体结构重新测定的精确结果,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No.14),α=1.3893(5),b=1.3987(4),c=2.4317(9)nm,β=103.61(3)°,U=4.598(2)nm^3,Mr=9.1,Z=4,Dc=1.618g.cm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离子(La3+,Nd3+,Eu3+,Gd3+,Tb3+,Er3+)与吡啶乙酸内盐(C5H5N+CH2CO2-,pyb)及2,2′-联吡啶(bpy)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2(bpy)5(pyb)4(ClO4)6·5H2O.测定了Eu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通过f-f超灵敏跃迁光谱及荧光光谱讨论了配合物化学键的离子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灾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17.
已合成四种新的草酰二胺桥联的双核钴(Ⅱ)、镍(Ⅱ)和铜(Ⅱ)配合物:Co_2(bpy)_2(oxd)(ClO_4)_2(1),CO_2(Me_2-bpy)_2(oxd)(ClO_4)_2·H_2O(2),Ni_2(bpy)_2(oxd)(ClO_4)_2·H_2O(3),Cu_2(Me)_2-bPy)_2(oxd)(NO_3)_2(4),bPy表示2,2'-联吡啶,Me_2-bpy表示4,4'-二甲基联吡啶,oxd表示草酰二胺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对上述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3)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定,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1.48cm ̄(-1)和-1.82cm ̄(-1),表明配合物中钴(Ⅱ)-钴(Ⅱ)离子及镍(Ⅱ)-镍(Ⅱ)离子之间仅有极弱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聚配合物「Cd(β-ala)Cl2」用CdCkl2与β-丙氨酸(β-ala,H3N^_CH2CH2CO^-2)在水溶液反应制得,并用单昌结构分析法测定其结构。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H7CdCl2NO2,属正交晶纱,空间群为Pnma(No.62),a=694.4(1),b=796.3(2),c=1293.1(3)pm,V=0.7150(60nm^3,Z=4,mR=272.40,dC=2.530mG  相似文献   

19.
以(bpy)2Ru(AFO)^t2+,(phen)2Ru(AFO)^2+(AFO)^2+(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罗啉;AFO=4,5-二氮杂萄酮)为先驱体,与苯肼,2,4-二硝基苯肼反应分别制得4种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法等对配合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溶剂中,测得配合物M(mnt)(phen)电子吸收光谱(M=Cu2+、Ni2+;mnt2-=马来二腈基二硫代酸根;Phen=1,10菲啉).两种配合物都存在LL’CT谱带,将配合物的LL’CT带的umax与Z和ET以及EMLCT直线拟合,发现umax与Z和ET有线性关系,而与EMLCT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