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突出表现在不透水地面增加、绿地和水体景观减少、景观破碎和离散化等,由此引起了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导致降雨径流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水体质量下降.通过对城市景观水环境响应及景观调控方法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得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1)城市景观水环境影响研究尚不深入,基于实际的城市水环境过程的景观格局及其表征指标研究较少,缺乏城市非点源输出过程及其影响的尺度效应研究;2)城市景观水环境响应关系研究方法单一,尚少见基于城市景观格局的水环境机制模型;3)现有景观调控方法缺乏系统研究,不同尺度同时开展景观调控的研究较少,缺乏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城市景观动态调控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4.2,采用1993年、1998年、2002年、2005年、2009年、2013年6年的遥感数据从斑块、景观层次和景观空间格局上研究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后20 年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湿地面积快速减少,非湿地面积快速增加.2)湿地景观类型中水体与泥滩地变化最大,水体在湿地公园建设之后破碎度增加,形态变化复杂,而泥滩地与之相反,非湿地各景观类型变化不大,整体发展态势较好.3)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形状变化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4)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水体及草滩地的景观基质地位没有改变,但整体上湿地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呈现降低趋势,而非湿地特别是耕地景观在近几年优势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
对聊城市水城广场现有景观进行调查和照片拍摄,采用SBE法对水城广场景观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3个评判群体在广场地形景观、广场水体景观、广场植物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的审美态度方面具有一致性;广场水体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在运用SBE法评价时应分别根据美学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进行评判,广场植物景观根据生态学原则和美学原则进行评价,效果较好.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评价较高的景观实例进行了分析,为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对疏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指数呈波形变化,1990~1994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加态势,1994~1999年呈减小态势,而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态势与上述两个指数的变化态势相反.各景观要素的转化使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景观格局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在靠近水源和流域的中上游地带,农耕发达,一般形成集约化、灌溉系统完善的农田景观;另一方面,随上游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远离水源或流域下游地带,天然生态体系破坏不断加剧,区域景观向荒漠化方向发展,说明流域中上游人工绿洲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大面积荒漠化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的水质调控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牛植物具有减缓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调控水生植物生物量,研究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中水质恶化风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直接回用再生水的景观湖泊中,随植物覆盖率由0增长到80%,水生植物能够降低94%的水体感官性污染,抑制92%的藻类滋生,实现92%NH_3-N和近70%TP的有效去除,延长2倍水体水质稳定时间.此外,综合比较景观湖泊经济及景观价值,55%植物覆盖率能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是一种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植物调控水质的有效布设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导致水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中,景观用水的影响相对容易被忽视。通过对部分水质指标的采样分析,同时辅以水生植物调研及部分水域微生物显微镜镜检,对一例景观用水的人工水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人工水域考虑了与天然河道的连通,但水质仍出现较明显的恶化。由此表明,对景观用水导致的水环境变化问题应给予更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AQUATOX的景观水体水生态模拟及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华北某生态小城镇(HM镇)内的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利用AQUATOX的水生态模型,对景观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景观湖泊中需要改善和控制的水质指标与富营养化藻类,并对植物和动物修复的生态修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QUATOX可以模拟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变化过程和水质状况,为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和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景观水位与景观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湖泊景观水位的概念、特征,认为湖泊景观水位受防洪排涝、市政排水、灌溉、河湖水资源量、航运、生态需水量及调水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景观湖泊的特征,在分析汛期、枯水期城市湖泊景观水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协调景观湖泊各种功能的方法,分别建立汛期、枯水期城市湖泊景观水位的定量计算模式。以王母湖为例,采用该模式计算湖泊景观水位。结果表明:汛期将王母湖景观水位维持在22.5 m,高于水资源综合利用要求水位21.2 m,既有利于防洪排涝安全,又可发挥湖泊灌溉、航运效益,保证鱼类生存;将枯水期景观水位维持在21.9 m,休闲活动平台距水面的距离小于0.5 m,需补水936.2万m3,这时水景观效果与外流域引调水量及投资最优,可以满足游船航行、最低生态需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干旱内陆河流域景观的空间结构受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制约.通过划分景观分区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研究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地资源开发程度高的区域,景观多样性、均匀性和破碎度值较大,景观优势度和分离度值则较小;2.研究区中部及南部耕地已成为主要景观类型.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但中部绿洲区退化景观已具相当规模,且随沿山洪积扇区土地开发程度的提高,中下游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将加剧.  相似文献   

10.
结合秀峰公园实例,从景观、游憩和生态等方面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注重视觉美化、亲水可游和生态环境提升三者的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景观绩效评价方法,针对已建成的园林景观项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环境、经济和社会3方面定量、定性的效益评价,分析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法】以苏南地区南京市后石塘村水系景观为案例,建立相对应的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现场调研、实验测定、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采集和整理水系景观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度量及评价结果。【结果】①在环境效益中,与地形密切结合的梯级水系长廊布局增加了总蓄水量,滨水植物种植美化环境、净化水质并调节小气候,增加了碳汇量。②在经济效益中,水域的扩展使得村庄内的渔业收入增长显著; 水系景观的改善对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为村民创造了多种就业渠道和岗位,使得村民收入增加,对村庄房地产价值的提升具有正面影响。③在社会效益中,水系景观的改善提升了村庄的景观视觉质量,增加了水系景观的游憩价值,丰富了乡村滨水空间可开展活动类型,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村庄的综合吸引力显著提升。【结论】景观绩效的评价中,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景观设计能够为实际项目所创造的价值,可为评估项目预期设计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数据支持,客观评价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为景观建设项目的未来优化设计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现有研究中评价体系缺乏生态学理论支撑,缺乏针对场地设计尺度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估,在框架或指标的选取上完整性、典型性和可获得性不足等问题,充分梳理景观绩效评价的4种体系,探讨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理论,识别水生态系统服务类别及要素,阐明水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绩效评价的逻辑关系。以水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国际景观绩效相关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5类项目层、10类准则层和28个指标项。研究结果可为水景观设计师优化设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生植物具有减缓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调控水生植物生物量,研究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中水质恶化风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直接回用再生水的景观湖泊中,随植物覆盖率由0增长到80%,水生植物能够降低94%的水体感官性污染,抑制92%的藻类滋生,实现92%NH3-N和近70%TP的有效去除,延长2倍水体水质稳定时间.此外,综合比较景观湖泊经济及景观价值,55%植物覆盖率能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是一种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植物调控水质的有效布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干旱地区的公路由于自身环境恶劣,为使公路植物景观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日实现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已经成为当前干旱地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在干旱地区的公路上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成活率不高,难以得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基于种植植物存活率提出干旱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作为实验地点,以植物种类、种植深度、种植间距及回填深度作为研究指标,探讨该地区公路节水型植物景观的最佳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耐旱型乔木类植物、种植间距为5m、种植深度80cm、回填深度30cm为最佳种植条件,为克拉玛依干旱地区公路的节水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广西隆安县为研究区,以年度内不同季节的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在遥感软件支持下,使用监督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水体进行提取,进而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季节间水体空间分布变化量,再采用Fragstats软件对水资源空间分布和季节间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到8月,再从8月到11月,斑块面积(AREA)、斑块个数(NP)、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景观分裂指数(DIVISION)等5个景观指数先上升后降低,最大斑块面积占比(LPI)、蔓延度指数(CONTAG)、斑块集聚度指数(AI)等3个指数先下降后上升,体现了喀斯特地区水体空间格局一年内呈现聚集度先升后降,蔓延度指数先降后升的趋势,水体空间格局的景观指数受季节影响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斑块个数(NP)和斑块密度(PD)等基本景观指数与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集聚度指数(AI)、景观分裂指数(DIVISION)等存在高度相关,典型变量的极显著相关主要由斑块个数(NP)、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斑块集聚度(AI)引起,但景观形状指(LSI)、蔓延度指数(CONTAG)、斑块集聚度指数(AI)等3个指标在演变过程中也存在一定波动和无序化,反映出喀斯特地区水体空间格局在不同季节间的变化,呈现出不规则和无序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自然河流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河流滨水景观的建设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课题.国外在河流滨水地带的景观建设过程中即有失败亦有成功的范例,而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以吉林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河流——松花江的景观特色和滨水景观建设现状,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出其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在大尺度上景观格局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对3个区域景观类型、地形梯度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分别计算,结果发现,近郊地区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人为干扰最强,工矿企业多,总体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最差;南北沙河地区,山间谷地宽阔,农业活动频繁,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较近郊地区稍好;三川地区地形起伏变化最大,山高坡陡,人为干扰少,生态状况良好,景观格局防蚀效果最好.为维护景观整体生态的良性发展,并将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协调起来,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在极有限地调整或增加自然植被面积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合理调整景观格局和增加自然景观间的生态联通程度,使景观格局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对漳卫南运河流域3个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的流域景观状态进行健康评价;在分析其生态健康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识别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基于土地类型分析区分不同人类活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景观生态健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的贡献大小分别为13.95%和86.05%;不同人类活动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和城镇化对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的贡献大小分为-34.89%、25.72%以及-37.19%。  相似文献   

19.
景观结构调整和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区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论述了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关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其中包括景观连通性、自然干扰、河流廊道和斑块水文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景观结构调整措施:1)调整水源涵养斑块和耗水斑块面积组成比例和空间分布;2)营建防风林带;3)保护和恢复河流廊道;4)保留景观内水体斑块;5)拆除某些水利设施等.这种景观尺度上的结构调整因其更大的宏观性和整体性优势,将起到农业作物结构调整所不能起到的一些作用,这对改善半干旱区水资源状况和实现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域周边景观类型对迁徙水鸟停歇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地区的迁徙水鸟及其停歇地为例,研究了水域周边景观类型对迁徙水鸟停歇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域周边景观的自然程度越高,受人类干扰越少,迁徙水鸟对该种水域的选择性越高,水域中水鸟群落的组成就越复杂.因此,保护停歇地水域周边环境的自然性和对迁徙水鸟的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