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吡啶偶氮苯二胺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出现的高灵敏测钴试剂,计有5—Cl—PADAB、3,5—di—Cl—PADAT、5—Br—PADAT 和3,5—di—Br—PADAT 等.除测钴外,还有用于测定钯和铜.本文研究5—Br—PADAT 与镍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铜的高灵敏度新显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剂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简称3,5—Br—DMPAP)与铜有显色反应,灵敏度ε=5×10~4.本文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四烷基吡啶(TPC)存在下,用3,5—Br_2—DMPAP与铜显色,该显色体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_(613)=1.3×10~5,在掩蔽剂存在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络合物在弱碱性介质中显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锌离子与5—Br—DMPAP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在pH 8.0~10.30范围内,锌与5—Br—DMPAP形成配合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_(max)=552nm,ε_(552)=1.2×10~5,是一个高灵敏显色反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采用合适的掩蔽剂,应用于纯铝、铁矿及水样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它因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呈灵敏的显色反应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在 pH 为3.8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在溴代十六烷基(CPB)存在  相似文献   

5.
2—(5—Br—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与PAR和PAN具有相同的螯合结构,但在偶氮对位的苯环上引入有强斥电子力的二乙氨基,使之与过渡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大为提高。据文献报道,该试剂已用于铀、镓、钴、锑、铜等多种金属的光度测定。但迄今为止,尚未见用于铌的测定。本文研究了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热压烧结合成的Ti_4AlN_3块体材料在浓和稀HCl,HNO_3以及NaOH中浸泡100 d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_4AlN_3在HCl中主要表现为孔蚀和晶间腐蚀,且在浓HCl中的失重要大于稀HCl;由失重曲线可见Ti_4AlN_2在浓HNO_3中失重最大,为11.73 mg/cm~2,由腐蚀面SEM照片可见较严重的全面腐蚀和剥蚀,XRD图谱显示一部分Ti_4AlN_3由于失去Al层从而转变为在酸碱中更为稳定的TiN。在酸溶液中,Ti_4AlN_3晶体的Ti-Al,Ti-Ti和Al-Al键发生断裂,Ti,Al原子溶解在溶液中。Ti_4AlN_3在NaOH中几乎没有失重,表现出良好的耐碱性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185,253.7,337.1nm的条件下,卤代烷类化合物CH3Br,CH2Br2,CF2ClBr,CF3Br,CF2HCl,CF3Cl的光解离机理,对CH3Br O2/O3,CH2Br2 O2/O3,CF2ClBr O2/O3,CF3Br O2/O3,CF2HCl O2/O3,CF3Cl O2/O3等体系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及其产物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含F卤代烷光氧化的共同产物CF2O的产生机理和它的稳定性,并探讨了控制卤代烷类化合物损耗臭氧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 Cd(Ⅱ)—5—Br—PADAP—OP 体系折相光度法测定痕量镉的条件。实验麦明这一析相显色体系在 pH8.5—10.0时呈粉红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ε560=1.0×10~5,镉含量在2.0—4.5μg/5.0mL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9.
实验部分一、试剂和仪器 1.正丁醇(A.R.),TBP(A.R.),MIBK(A.R.),盐酸(A.R.)。 2.贵金属贮备液 RuCl_3、RhCl_3-3H_2O用浓HCl溶解,Pd、Pt、Au用王水溶解且除去HNO_3,Ir用碱熔法溶解,最后均配成3.5 N HCl介质的溶液,各金属元素浓度分别为5mg/ml。  相似文献   

10.
实验部分一、试剂和仪器1.正丁醇(A.R.),TBP(A.R.),MIBK(A.R.),盐酸(A.R.)。2.贵金属贮备液RuCl_3、RhCl_3·3H_2O 用浓 HCl 溶解,Pd、Pt、Au 用王水溶解且除去 HNO_3,Ir 用碱熔法溶解,最后均配成3.5 N HCl 介质的溶液,各金属元素浓度分别为5mg/ml。3.工作液将上述贮备液用3.5NHCl 稀至含离子1mg/ml 作为工作液。  相似文献   

11.
采用FeCl_35g+HCl 50mL+H_2O 100mL、HCl 50mL+HNO_3350mL+H_2O 100mL作为两种侵蚀剂,研究了这两种侵蚀剂在不同时间段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的侵蚀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Cl 50mL+HNO_3350mL+H_2O 100mL可以侵蚀出不锈钢显微组织,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奥氏体组织晶界显示不明显,且侵蚀时间较长;FeCl_35g+HCl 50mL+H_2O 100mL可以很好地显示出奥氏体组织晶界,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奥氏体组织晶界愈来愈明显,在光学显微镜500倍下易清晰地观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镱(Ⅲ)与5-Br-PADAP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9.66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镱(Ⅲ)与5-Br-PADAP进行最佳络合.最大吸收波长λmax=580nm.表观摩尔系数为1.5×105L·mol-1·cm-1,镱(Ⅲ)星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号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存在下,Br—BTAM和Br—BTAE与Co~(3+)的三元配合物.研究表明,在pH8.5~9.7时,Co~(3+)与Br—BTAM和Br—BTAE的配合物分别于波长595nm和575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度分剐为9.5×10~4和1.07×10~5L.Mol~(-1).Cm~(-1).应用连续变化法,等摩尔系列法以及平衡移动法、斜率比法测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o:Br—BTAM和Co:Br—BTAE均为1:2,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10)和8.65×10~(10).首次用光度法测定了Br—BTAM和Br—BTAE的离解常数为pK_(Br-BTAE)=13.0(pK_1=2.9,pK_2=10.1),pK_(Br-BTAM)=13.10(pK_1=3.9,pK_2=9.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N_(235)和N_(263)为固定相,对铂系元素和金、铜、钴、镍的纸色层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混合物分离的二段色层法.该法以N_(263)为固定相,用4N HCl作展开剂分离钴、铜、镍、铑,用4N HNO_3—2N HCl作展开剂分离金和其余的铂系元素.用此种方法可以满意的分离与鉴定金、铱、铂、钯、铑、锇、钌、钴、铜、镍等十种元素.  相似文献   

15.
在盐酸介质中,用巯基棉富集地下水中的硒,然后,用HCl:HNO_3为100:4的混合酸作为洗脱液,使硒从巯基棉中完全解脱,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含量。检出限、RSD、回收率各指标均满足地下水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法采用了氢醌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测定HNO_3含量,采用了氢醌电极和氟离子选择电极组成的电池测定HF含量。在加入KCNS后可消除Fe(Ⅲ)的干扰。本法测定HNO_3的变动系数为1.6%~3.0%,测定HF的变动系数为1.4%—2.8%,HNO_3的回收率为92.5%—106%。由本法测定的HNO_3和HF的总和与容量法测得的总酸度相比,平均相对偏差在0.5%~4%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锌与高灵敏显色剂5—Br—PADAP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并研究了该体系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测定法。单波长法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7)=1.25×10~5。而用双波长法的灵敏度为单波长法的1.5倍。建议的方法应用于天然水及废水中锌的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HNO_(3 ):HF:H_2O=5:1:3.4和HNO_(3 ):HF:H_2O=8:1:3.4两种腐蚀液体系,研究了HNO_3浓度、腐蚀液温度、腐蚀时间对金刚石切割多晶硅片表面腐蚀的影响,分析了制绒后的多晶硅表面形貌与表面反射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HNO_(3 ):HF:H_2O=5:1:3.4腐蚀液体系优于HNO_(3 ):HF:H_2O=8:1:3.4腐蚀液体系;在HNO_(3 ):HF:H_2O=5:1:3.4腐蚀液体系,腐蚀液温度为9℃,腐蚀时间为100 s的条件下,获得均匀的表面刻蚀纹,具有较低的表面反射率,其平均反射率低于19%.  相似文献   

19.
用比色法测定铌铁合金中的硅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用酸溶解样品时必需使用氢氟酸,另方面在硅的显色条件下铌要形成沉淀。为此我们研究了用氢氟酸与硝酸(加少量H_2O_2)混合酸溶解样品,用草酸掩蔽铌,然后用硅钼黄或硅钼蓝比色法测定硅的条件。确定了用硅钼蓝法测定铌铁合金中硅的分析步骤。现将有关试验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一、仪器:72型分光光度计。二、硅钼酸形成的酸度试验结果与文献大致相符。H_2SO_4: pH 1.0-1.3 HNO_3: pH 0.6-1.0,HCl:  相似文献   

20.
采用B3LYP方法6-311++G(d,p)基组,研究了CH_2XO(X=Cl、Br)自由基自消去反应的机理,找出了8条反应通道,其中生成HC(O)+HCl的通道和HCHO+Br的通道为主反应通道。通过波函数分析方法,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规律,为大气化学中CH_2XO(X=Cl、Br)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