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O MBR处理印染废水中进水pH值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系统考察了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变化时,各反应槽的活性污泥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探索出在厌氧与好氧微生物协同作用下,微生物对染料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进水pH值波动范围,为降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当进水pH值为9.0时,厌氧槽对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好氧槽,而当进水pH值在5.0~8.0范围内变化时,好氧槽对系统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厌氧槽.进水pH值对厌氧活性污泥的COD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而中性及偏酸性的进水条件更有利于好氧活性污泥对COD的降解.在偏碱性的进水条件下,膜对可溶性COD的截流作用更明显.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内变化时,由于厌氧槽的pH值都能够稳定在6.0附近,使好氧槽和系统出水的pH值能够分别保持在7.0和7.5附近,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对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匹配厌氧氨氧化的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影响因子,寻求快速稳定的工艺启动条件.方法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对不同因素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累积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检测NH~+_4-N和NO~-_2-N的变化情况.结果曝气30 min/停曝30 min的间歇曝气方式进行曝气,控制温度在32℃左右,调节pH值在7.5~8.0,减少碳源的投加量有利于SBR亚硝化反应器的启动.结论间歇曝气、pH值和碳源投加量的适宜条件有助于匹配厌氧氨氧化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还具有节能功效.  相似文献   

3.
采集了4个不同初始pH值酸性土壤,在60%土壤持水量和25 ℃条件下对土壤矿化、净硝化和酸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Ⅰ号土壤(pH=4.03,茶园土)矿化作用不明显,Ⅱ号(pH=4.81,玉米地)、Ⅳ号(pH=6.02,菜地)土壤矿化模式为Logistic 方程,Ⅲ号土壤(pH=5.41,菜地)为指数方程.不加NH+4条件下Ⅱ、Ⅲ、Ⅳ号土壤净硝化模式为一级反应方程,加NH+4后净硝化速率增加一个数量级.培养结束后不加NH+4条件下Ⅱ、Ⅲ、Ⅳ号土壤pH值没有变化,加NH+4处理后pH值显著降低,同时交换性Al3+显著增加.加NH+4促进酸性土壤(pH=4.81~6.02)硝化和酸化,但pH值过低的土壤(pH=4.03)NO-3-N、pH值和交换性Al3+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FA和pH值对低C/N污水生物亚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研究低C/N含氮污水实现亚硝化要求的适宜pH值和游离氨(FA)浓度.结果表明:低C/N含氮污水可实现稳定的亚硝化,其亚硝化率最高可达90%;pH值为6.5~8.5适宜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当游离氨刚升高时,亚硝化菌对游离氨的抑制反应迅速,而硝化菌对游离氨的抑制反应滞后,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亚硝化菌逐渐赢得了生长或/和活性上的竞争优势,而硝化菌处于劣势,导致亚硝化现象出现,即处于较高FA环境有利于亚硝化菌的优势竞争;试验得出亚硝化系统适宜的FA浓度为7-10mg/L;而长SRT系统长期运行污泥将会逐渐失去活性;亚硝化现象的出现与消失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表现导致污泥本质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杆状絮体可能是良好亚硝化现象的特征污泥相.  相似文献   

5.
采用厌氧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系统考察了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变化时.各反应槽的活性污泥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探索出在厌氧与好氧微生物协同作用下.微生物对染料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进水pH值波动范围.为降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当进水pH值为9.0时.厌氧槽对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好氧槽.而当进水pH值在5.0~8.0范围内变化时.好氧槽对系统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厌氧槽.进水pH值对厌氧活性污泥的COD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而中性及偏酸性的进水条件更有利于好氧活性污泥对COD的降解.在偏碱性的进水条件下.膜对可溶性COD的截流作用更明显.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内变化时,由于厌氧槽的pH值都能够稳定在6.0附近.使好氧槽和系统出水的pH值能够分别保持在7.0和7.5附近.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对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ISS值等的研究概况;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碳源、溶解氧、絮凝体特性等的研究概况.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氨浓度、溶解氧等的研究概况以及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抑制物、pH值、温度等的研究概况.并对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与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相关工艺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pH值、碱度对化工污水脱氮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宁 《甘肃科技》2011,27(1):27-31,142
目前,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A/O"生物脱氮处理工艺进行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并进行了脱氮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pH值,碱度对脱氮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污水脱氮处理方法,以及pH值、碱度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来说明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研究如何控制合适的pH值、碱度的方法,以确保脱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碳源浓度对SBR法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碳源浓度变化对同步反硝化聚磷的影响。方法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结果相对于不同C/P与C/N值,分别得到相关释/聚磷和反硝化速率;在C/P值大于23,C/N值大于5的条件下,SBR系统对磷、氮及碳的去除率在90%以上,其中通过反硝化聚磷去除磷的比重高达60%~70%。结论在进一步提高C/P,C/N值条件下,碳源浓度的变化对释磷、聚磷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9.
序批式生物膜法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对不同溶解氧(DO)、温度和pH值条件下氨氮的硝化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对运行过程中亚硝氮的积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DO(4.0时NH3—N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低pH值和低温对硝化反应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低pH值对硝化反应的抑制是瞬时的,而低温对硝化反应的抑制是持久性的;控制低DO实现短程硝化时,在运行初期较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好氧曝气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时,由于没有厌氧区的形成,也没有外加碱度,这使得在反应过程中pH下降,造成硝化反应的不完全,出水氨氮值变高。通过研究进出水前后pH的变化与氨氮去除效率的相关关系,可以利用pH的变化值预测氨氮的去除效率,及时发现系统中硝化反应的不完全,同时研究反应器内长期呈酸性情况下的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初级污泥、初级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按比例1:1组成的混合污泥进行了好氧消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间歇运行18天,初级污泥和混合污泥TS、TVS的去除率分别为47%、44%和48%、47.8%,可与剩余活性污泥单独消化效果相比,同时研究了SVI.pH、OUR、TTC-DHA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BR反应器模型研究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沉降特性和活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水流剪切力下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态及微生物类型的比较,分析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水流剪切力的变化较敏感;剪切力会影响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改变絮凝体的结构;利用水流剪切力来改变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沉降特性和活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The efforts of heavy metals on activated sludge microorganisms are reviewed. Although some heavy met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of microorganism,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above toxic levels inhibit biological processes. Copper, zinc, nickel, cadmium and chromium were mostly studied because of their toxicity and widely used, regardless of single or combination. The microorganism response to these heavy metals varied with spec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factors such as pH, sludge age, MLSS etc. also affect toxicity on the microorganism. The acclimation could extend the microorganism tolerance of heavy metals.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ludge microorganisms could be described with different models, such as Sigmoidal and Monod equation. The kinetic constants are the useful indexes to estimate the heavy metals inhibition o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Methods to measure the toxicity and effects on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were also reviewed.  相似文献   

15.
卢翠文 《科技信息》2010,(7):369-369
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废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等。适合应用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有机物易于微生物分解、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值、合理的营养盐、有毒和抑制性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定化活性污泥磁性微球及自制的带有磁场污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污水处理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曝气时间、不同温度、不同进水BOD,浓度、不同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固定化活性污泥磁性微球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pH冲击对处理低负荷葡萄糖废水的磁性微氧活性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在pH=6.0和9.0的条件下对添加磁粉和无磁粉反应器微氧活性污泥进行15 d的冲击,而后调整pH=7.5进行5d的恢复实验.对pH冲击下污泥理化指标SVI(污泥指数)、MLSS(污泥浓度)以及絮凝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有磁粉反应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磁粉反应器.经过5d的恢复实验,添加磁粉反应器污泥的理化指标均能恢复到接近初始值,而无磁粉反应器性能难以恢复到接近初始值.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活性污泥脱水性能、减量化、稳定化为目标,通过考察毛细吸水时间、有机元素组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指标,探讨在55°C高温厌氧条件下腐殖土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随腐殖土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且脱水时间减少9.5%~38.4%;在腐殖土的作用下污泥中富里酸(FA)相对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随投加量递减,小分子量有机物数量的比值由50%提升至70%;污泥中腐殖酸(HA)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图中腐殖土投加前后在1 654,1 540,2 925cm-1峰处有明显的降低,表明腐殖土投加增强HA芳构化程度,提高处理后污泥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有机元素、总有机碳分析亦得到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HA、金属Cu2+以及活性污泥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在HA存在下,不同吸附时间、pH值、Cu2+质量浓度以及温度对活性污泥吸附Cu2+的影响,并从热力学、吸附前后活性污泥性状以及红外光谱等角度分析了活性污泥吸附Cu2+机理。结果表明,当活性污泥为2g/L、HA质量浓度为50mg/L、pH=6,Cu2+质量浓度为50mg/L时,经过90min达到吸附平衡,Cu2+吸附量为45.98mg/L,吸附率达到91.96%。研究发现,HA可以削弱Cu2+对活性污泥的毒性,活性污泥吸附Cu2+主要依靠氢键力和偶极间力,而多糖类、脂类C—O及苯环C—H等官能团在吸附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ABC活性污泥法即是将污泥负荷分为高负荷、一般负荷及低负荷三个区间运行,根据污泥负荷与污泥容积指数的关系进行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净化效率,还防止了污泥的膨胀,是目前理想的生物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