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A:婴幼儿大都长着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特别惹人喜爱,但长大后,眼睛却好像变小了。对这个现象,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眼睛的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头和身体却会长大很多。因此,相比之下,小宝宝的眼睛就显得特别大。这种说法粗略地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还不太确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眼睛的大小并非固定不变,也还是要长大的,只不过长大的幅度比较小。平均来说,新生儿眼球的直径(前后方向)大约为16毫米,而成年人眼球的直径约为24毫米。  相似文献   

2.
见过我的人都对我的印象很深,因为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眼睛大,牙齿大。眼睛大起来还比较好看一些,因为有时也会让人想起那歌词里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是我那两颗门牙就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我的两颗门牙大得出奇,所以得到了许多的绰号,什么米老鼠呀,兔子呀,小辣椒之类的。我不喜欢他们给我起的绰号,这些绰号表面上都可爱,其实这些都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我爱笑,但笑起来时却总会露出两个超大门牙,所以有的同学说我笑的时候特别不好看。知道自己笑起来难看,可我还是笑个不停,因为我不是这么认为。我爱笑,但是,妈妈却叫我不要笑…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05,(9):56
眼睛的颜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貌特征,但科学家日前表示,眼睛的颜色是可以改变。通常情况下,人眼在外伤作用下可能会改变颜色,但若没有外伤的作用,眼睛颜色还会自动改变吗?对大部分人而言,答案是否定的。眼睛颜色在人幼年时期已经形成,且基本上终生不变。但是,一小部分成年人眼睛的颜色却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地变深或者变浅。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12,(8)
在这个全新的电子时代,电子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更新换代,于是,年轻的爸爸妈妈遇到了一个难题:一方面,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不可能把孩子和电子产品完全隔离开来。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的眼睛会因为电子产品而变坏。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电子产品与视力关系的大样本研究来解答这些疑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眼睛发育特点来做些必要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05,(9):57
看东西要用眼睛,听声音要用耳朵,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常识,但是,现代科技却可以改变这一法则,一些神奇的新发明甚至改变了我们五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纳米HA与大颗粒或大晶粒HA作为骨填充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实验效果,通过改变烧结工艺来获得大颗粒或大晶粒HA.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敏感:低于800℃烧结时,粒子长大缓慢甚至没有长大现象;超过900℃后,粒子迅速长大;1200℃烧结时,随烧结时间延长,晶粒呈现不规则长大,并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7.
《科技知识动漫》2009,(5):43-44
这只来自菲律宾的眼镜猴.身长只有10-12厘米,还没有成人的巴掌大。淑临灭绝的眼镜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眼镜猴最奇特之处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和它的小身体银不相称.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内部讲,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相比,个头都很小,必须长大。这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你如果不长大,就没有生存的地位。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要迅速成长起来,否则无法与外国企业抗衡;但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素质支持不了这个成长。打一比方,一个小孩子必须要长大,现在长大了,长成一米八的个头,但由于小时营养没供上,虽然长到一定的个头,但身体非常虚弱,无法与别人抗衡和竞争。从企业外部讲,现在国际化的大公司特别是家电行业的大公司,到中国不是来做销售,而是来安营扎寨,包括有些企业的设计甚至总部都迁到中…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许多鸟儿以歌唱来迎接黎明,但你知道吗?鸟叫的时间却是不一样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要间隔100分钟。前不久,英国鸟类学家对欧洲的7个森林进行了观察,记录了57种鸟的始鸣时间,然后根据资料,从眼睛与体长之比来判断这些鸟的眼睛大小。结果发现:早叫的都是那些眼睛较大的。专家们用眼大视力就强来解释这一现象。在黎明和白天,鸟儿以鸣叫来吸引异性和声明自己的权力,而在昏暗中鸣叫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容易惊觉猛禽和野兽,而鸣叫者却难以发现敌人。众所周知,许多鸟儿以歌唱来迎接黎明,但你知道吗?鸟叫的时间却是不一…  相似文献   

10.
丁士风 《小学科技》2012,(10):14-14
南美洲的丛林里,生活着一种名叫“枭猴”的怪猴。枭猴睡觉时总爱睁着大眼睛,目光炯炯,仿佛忠于职守的哨兵。枭猴的个儿只有松鼠那么大,有许多天敌,自己却没有抵御的能力。为了生存,它只得连睡觉时也睁着眼睛。想要侵害它的动物,或被它警觉的样子所迷惑,或被它那双眼睛所吓退。枭猴用眼睛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纳米复合Ti(C,N)基陶瓷烧结晶粒长大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材料热力学原理,推导出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速度与大、小颗粒半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金属陶瓷在烧结的开始阶段,大晶粒的长大速度呈加速趋势,当大晶粒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其长大速度达到最大值,随后,速度逐渐减慢.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脉冲烧结等方法有可能进一步减小小颗粒的半径.Mo、WC、TiN的加入,抑制了沉淀—析出过程的进行,对晶粒的长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1,(5):62-64
印度综合国力不如中国,人均GDP也比中国低,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较差,但是印度软件业却比中国发展得更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印度之所以能在软件业上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与该国重视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以班加罗尔科技园为首的印度“IT金三角”。  相似文献   

13.
位梦华 《大自然》2010,(4):15-18
2009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往年的4月中旬,已是花红柳绿,而2010年的春天,已近"五一",却仍然冷飕飕的。于是由此引出了一场大辩论:气候到底是在变暖还是在转冷呢?有人甚至断言:所谓的“温室效应”,实际上是一个大骗局。科学总是在困惑和好奇中萌芽诞生,在怀疑和批判中发展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一件再漂亮的服装带给我们的也只是眼睛的愉悦,服装背后的故事却使我们震撼。比基尼、热裤、内衣外穿、野性、恐怖、虐恋……全部加起来在今天的“图像时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了解他们产生的意义却使我们明白:无论服装的外观形式“刺痛”谁的眼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安理得。本文结合当代视觉美学,试图从广义的服装领域阐释现代服装艺术与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姜华 《科技园地》2006,(1):36-36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有闲情逸致去修身养性:养花、养龟、养鸟这三大爱好成为人们特别是老年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治性情所必不可少的事。但是真要能把什么都养好,且养出个道道来,却非易事,就拿养花来说吧,它其中的学问可大着呢。  相似文献   

16.
看东西要用眼睛,听声音要用耳朵,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常识,但是,现代科技却可以改变这一法则,一些神奇的新发明甚至改变了我们五官的功能。看东西要用眼睛,听声音要用耳朵,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常识,但是,现代科技却可以改变这一法则,一些神奇的新发明甚至改变了我们五官的功能。太阳穴:在水下听音乐MP3播放器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英国布鲁奈尔大学设计系的一名学生山姆·詹姆斯,发明了一种  相似文献   

17.
廖志 《咸宁学院学报》2000,20(6):100-1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但是,目前中等专业的各科教材,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及质量却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中专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相应教材质量的提高等问题日显迫切.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眼睛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1.6公里的远处。鹰的视力却超出人视力的八九倍。它的视力在高处飞时是远视眼,在低空飞时是近视眼。猫头鹰的眼睛比其它动物有众多特殊感光细胞——圆柱细胞,其夜间应视能力特别强。有趣的是,它的两只眼睛能轮流休息,真是名副其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蛙、海龟、四眼鱼、海豹和鳄鱼等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沙漠甲虫利用由亲水突起和疏水凹槽组成的背部凝聚空气中水分的现象,分析凝水过程物理机理,给出数学描述.将凝水过程分作三个阶段,吸聚:小雾滴在背部亲水突起上吸附,长大成小水珠;聚合长大:单突起上直径为1—2mm的小水珠因不能脱落而与邻近水珠聚合,之后长大为大水珠;脱落:大水珠从背部脱落,流入甲虫口中.导出了水珠脱落半径与甲虫背部表面及外界环境参数的数学关系,得出风速为5m/s时,直径至4.1--5.6mm的水珠以滑动方式脱落,这与文献中实际观察到的水珠脱落直径为4—5m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毕春良 《科技资讯》2005,(23):31-31
6KV城网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个线电压保持对称且大小不变,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2h.这对减少用户停电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随着城网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缆的大量采用,电客电流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