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氯胺酮肌肉注射加静脉点滴法及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对小型猪全身麻醉的效果。结果表明,氯胺酮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效快。而戊巴比妥钠起效慢,镇痛效果略差,且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术后苏醒较慢。二者术中均可起到安全、有效的麻醉作用,对小型猪心率、血压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给小鼠注射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的方法,探讨复合麻醉对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和试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地西泮(1mg/kg)后,分别放入小鼠自主活动箱内,记录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然后,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结果注射地西泮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小鼠比戊巴比妥钠单独麻醉小鼠的入睡时间显著缩短P<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明显提高小鼠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对实验用白香猪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对实验用白香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头成年实验用白香猪随机分为三个组,A组为速眠新Ⅱ组,B组和C组为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不同比例复合麻醉组。观察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监测动物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A、B、C三个组的诱导期分别为(11.4±7.85)min(、122.7±42.82)min和(47.8±46.04)min;维持期(5.7±2.51)min(、104.4±27.68)min和(85.9±92.64)min;苏醒期分别为(4.7±2.83)min(、122.8±19.5)min和(102.1±59.62)min。三组动物体温从给药开始至苏醒在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三组动物的呼吸频率均表现为给药后10 min至90 min缓慢升高、在苏醒期略下降的规律性变化;三组动物心率从给药开始至苏醒均在持续下降。结论实验用白香猪对速眠新Ⅱ的耐受高,单纯使用速眠新Ⅱ和与戊巴比妥钠复合使用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静脉、肌肉、腹腔和皮下四种方式注射3%戊巴比妥钠,分别以30mg/kg、30mg/kg、30mg/kg、40mg/kg的剂量对兔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所得数据。结果用确定剂量,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时间为0~17min,睡眠时间范围为46~89min,恢复时间范围为26~41min。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用所确定剂量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兔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4例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观察麻醉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处理。结果64例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7.
戊巴比妥钠对兔和大鼠麻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戊巴比妥钠配制成3%的浓度,并分别以静脉(30mg/kg)、肌肉(30mg/kg)、腹腔(30mg/kg)、皮下(40rg/kg)的剂量对兔和大鼠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平均数据.结果兔进入麻醉状态时间(min)为静脉(0)、肌肉(16)、腹腔(6)、皮下(17),睡眠维持时间(min)为静脉(72)、肌肉(46)、腹腔(58)、皮下(89),恢复时间(min)为静脉(41)、肌肉(26)、腹腔(28)、皮下(41).大鼠进入麻醉状态时间(min)为静脉(3)、肌肉(13)、腹腔(5)、皮下(12),睡眠时间(min)为静脉(44)、肌肉(39)、腹腔(72)、皮下(82),恢复时间(min)为静脉(16)、肌肉(18)、腹腔(25)、皮下(28).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通过本文所给数据,根据手术过程的长短的需要和理想的恢复期选择上述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8.
戊巴比妥钠对兔和大鼠麻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戊巴比妥钠配制成3%的浓度,并分别以静脉(30mg/kg)、肌肉(30mg/kg)、腹腔(30mg/kg)、皮下(40rg/kg)的剂量对兔和大鼠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平均数据.结果兔进入麻醉状态时间(min)为静脉(0)、肌肉(16)、腹腔(6)、皮下(17),睡眠维持时间(min)为静脉(72)、肌肉(46)、腹腔(58)、皮下(89),恢复时间(min)为静脉(41)、肌肉(26)、腹腔(28)、皮下(41).大鼠进入麻醉状态时间(min)为静脉(3)、肌肉(13)、腹腔(5)、皮下(12),睡眠时间(min)为静脉(44)、肌肉(39)、腹腔(72)、皮下(82),恢复时间(min)为静脉(16)、肌肉(18)、腹腔(25)、皮下(28).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通过本文所给数据,根据手术过程的长短的需要和理想的恢复期选择上述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9.
王凯  黄丽洁  苟鹏  贾琳  陈华 《实验动物科学》2010,27(5):37-39,4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幼龄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将l2头中国农大幼龄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6头。A组:戊巴比妥钠(15 mg/kg)与速眠新Ⅱ(0.1 mL/kg)联合应用,采用不同部位肌肉注射给药;B组:氯胺酮(10 mg/kg)与速眠新Ⅱ(0.1mL/kg)按比例混合后,采用肌肉注射给药。麻醉后对动物实施腹腔探查术,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BR)、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种方法麻醉后,动物分别在(10±2)min、(5±1)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46±14)min、(43±9)min(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4±11)min、(34±12)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33±7)次/min、(36±9)次/min(P0.05),心率分别为(113±14)次/min、(92±11)次/min(P0.05),血压分别为(118±17)mmHg、(109±14)mmHg(P0.05),SpO2分别为(99±0.5)%、(95±1.5)%(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联合速眠新Ⅱ麻醉安全性高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通过对现有戊巴比妥钠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获得复合型戊巴比妥钠,比较并分析其与普通戊巴比妥 钠、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12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应用普通戊巴比妥钠、复合型戊巴 比妥钠及水合氯醛3 种麻醉剂分别对相应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大鼠状态,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 并进行分析。结果3 种麻醉剂对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内的 大鼠之间的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小于其他两组的大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中的大鼠 首次麻醉成功的例数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研究表明复合型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麻醉作用稳定,麻醉效果优于普 通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  相似文献   

11.
对田间试验数据进行饱和D-最优设计统计得出,在当季气候条件下,施肥量(X1)和灌水量(X2)对小麦亩产(Y)的回归方程Y=6264.0 384.8X1 414.8X2-616.5X1^2 729.8X2^2 242.2X1X2,最高产量点对应的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为825kg/hm^2和6000mm;施肥量(X1)和灌水量(X2)对玉米亩产(Y)的回归方程Y=577.8 533.7X1 228.0X2 100.8X1^2-3381X2^2 5.64X1X2,最高产量点对应的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050kg/hm^2和4254.0mm。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制剂抗鸡新城疫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从传统中药筛选有效抗病毒药物是抗病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试验以鸡新城疫病毒(NDV)为模式病毒,评价了一种水萃取浓缩制备成的中药复方颗粒剂的抗病毒活性.通过鸡胚保护试验、人工攻毒保护试验、对自然病例的治疗试验等证实,该制剂具明显地抗鸡新城疫病毒的活性.该制剂0.13mg/胚即可保护50%鸡胚抵抗NDV强毒的致死作用;按0.5g/kg体重口服,人工感染病例的对照组存活率提高54%;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确诊的ND病鸡4500只进行治疗,0.5g/kg体重饮水,连续使用5天,用药后第2天症状明显减轻,3天后可基本控制死亡,治愈率为95%.  相似文献   

13.
棉花施用粉煤灰磁化肥效应方程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 ,为探讨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我们在延津县潮土上进行了试验 ,粉煤灰磁化肥在棉花上一般用量为 92 1.38kg/hm2 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 15 .8%~ 18.4% ,增产134~ 16 7kg/hm2 ,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 12 35 .85kg/hm2 。棉花产量为 1117.2 7kg/hm2 ;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 92 1.38kg/hm2 ,棉花产量为 10 96 .3kg/hm2 。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传统中药防治人和动物病毒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评价了中药复方制剂双黄杀毒退烧颗粒剂(SHTK)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自然病例的治疗效果.选择经PCR确诊的ILT自然病例,病鸡分别按每日1.00g/kg体重、0.50g/kg体重及0.25 g/kg体重饮水,连续5天给药.结果表明,该制剂可迅速缓解症状,有效降低死亡率,死亡率从56%分别下降到26%、20%和30%;疗效显著优于禽泰克,与病毒克相当.  相似文献   

15.
选用11种不同果品作为果料,进行了果料原始糖、酸、硬度的测定,研制了单一果酱4组、两料复合果酱4组、3料复合果酱4组,认为利用果料的原始甜、酸、香确定果酱口味,更适合现代人精食的口感和需求,是今后果酱发展的方向,为果品保鲜、加工、贮藏带来显赫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多元配合物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应用概况,重点介绍了AAS法在间接测定元素成分方面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纤维素(M C)作为基本的成膜物质制备M C膜,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其它物质制备出M C复合膜.用抗张强度(TS)、伸长率(E)和水蒸气透过系数(fW)等性能指标评价膜的性能,并确定各种添加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得到性能较好的M C复合膜.  相似文献   

18.
以醋强的酸松龙加普鲁卡因,作痛点封闭,然后施行局部按摩,扳正等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6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达100%,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刀额新对虾复眼的形态结构以及光、暗适应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刀额新对虾复眼外形呈圆球形,约由93116个小眼组成,组成复眼的小眼面均为正方形.每个小眼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组成.光、暗适应时折光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感光系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暗适应时,组成感杆束的微纤毛排列整齐,膜下储泡囊数量多,体积大,色素颗粒仅分布在细胞体远端;而光适应时,组成感杆束的微纤毛排列凌乱,并有部分溶解,多囊体多,各个层面上有板膜体的出现,色素颗粒分布于整个细胞.  相似文献   

20.
淀粉-脂肪复合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淀粉-脂肪-水混合体系液态糊化研究,发现淀粉液态糊化遵循Y=1/ae^bx规律.含脂肪淀粉的液态糊化黏度随脂肪含量增加而减小,且遵循Y=1/e^(-9.94 m)规律.研究显示。75~85℃是淀粉-脂肪复合物形成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