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引言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Looss,1902)吸虫,据 Yamashita(1937)氏记载计分三亚科,33属,230种。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Fr(?)hlich)Looss,1899)是本科最普通的种类,寄生在鸡、鸭、鹅、鸽及水鸟等的阳中,分布遍及全球各地,诸如 Looss(1899)在埃及,Dietz(1910)在欧洲,Johnson(1920)在北美,Lutz(1924)在南美,Zunker(1925)和 Krause(1925a)在德国(同物异名 Echinostoma columbae),Tubangui(1932)在菲律滨,Anazawa(1929)在台湾,Beaver(1937)在美洲伊里诺斯(Illinois),  相似文献   

2.
<正> 李绍陵先生,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学术精湛,经验丰富,是一位享有盛名,深孚众望的老中医。早年(1924年)毕业于冉雪峰先生举办的湖北中医专门学校,随后又负笈从游于冉雪峰先生门下,深得冉师真传。1925年至1937年先后悬壶于武昌新河街、得胜桥等处,热心服务,济急扶危,对赤贫患者尤乐于解囊相助,送诊施药,活人无算,从此名噪一时。旋于日寇侵华期间(1937年)避居乡里,适时乱民集聚,疾病流行,求诊者甚众,先生不惮劳  相似文献   

3.
刘谊人 《奇闻怪事》2012,(11):54-55
军方检查人员上船后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一些船员体内喷出灼热的火苗,人体跟着燃烧起来;也有的船员仿佛进入极低温世界,全身僵硬;更有甲板或船舱墙上到处是探出的鲜活人体的上半身,脸色惊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哈奇森效应费城实验室中那包围埃德里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东海人(后随父居扬州,也自称扬州人),他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教书多年.1925年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抗战期间为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直至因病逝世.  相似文献   

5.
1925–1937年,萧绍公路经历了省营(浙江省公路局经营)和商办(萧绍公司经营)两个时期。省营时期的1925–1927年间,由于军阀混战和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萧绍公路营运业绩处于亏损状态;而在1928–1932年间,借助于社会大环境的相对稳定和营运管理制度的相对完善,萧绍公路的营运逐渐走上正轨。在1933–1937年的商办时期,由于公司总经理金汤侯实施富有创见的营运管理制度,萧绍公路的营运业绩更趋上升,萧绍公司成为全省商办公司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刘谊人 《奇闻怪事》2012,(10):54-55
军方检查人员上船后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一些船员体内喷出灼热的火苗,人体跟着燃烧起来;也有的船员仿佛进入极低温世界,全身僵硬;更有甲板或船舱墙上到处是探出的鲜活人体的上半身,脸色惊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费城实验的幕后费城实验说的是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海军工厂进  相似文献   

7.
赵忠尧(1902~1998),核物理学家.1902年6月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毕业后曾去浙江吴兴师范学校任教,半年后返回东南大学(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东南大学),任物理助教并补修物理系课程.1925年东南大学毕业后,去清华大学任助教.  相似文献   

8.
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已知9种,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东南地区的山地,如台湾、广东、福建、江西、江苏及浙江等省,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作者于1962年及1965年在秦岭山地楼观台和南五台地区进行调查时,采到该属的一种蝗虫,经鉴定后,认为是蹦蝗属的一新种,定名为秦岭蹦蝗Sinopodisma tsinli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9.
中华化学工业会是我国最早的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其会刊(后更名为《化学工业》)是我国第一份化学工业专业期刊。采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以及数量统计等方法,对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建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23—1925年),以化学工业调查报告为主;第二个阶段(1929—1936年),以化学工业的综合述评为主;第三阶段(1937—1949年),以化学工业的应用研究为主。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刊中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最终实现了从化工调查到化工研究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目前被公认的人体寄生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間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 ovale),此外经报告尚未肯定者尚有P. falciparum quotidianum Claig, 1909; P. vivax var. minuta Emin, 1914; P. ienue Stephens, 1914; P. perniciosum Ziemann 1915; P. falciparum var. aethiopicum Raffaelo and Lega, 1937; P. wilsoni Roberts 1940; P. sp. James and Kauntze, 1930等。1961年我校生物系和卫生保健室共同检查疟疾患病者的血片,发现一部分的教工和同学的血液中有一种疟原虫,其形态颇特异,虽与间日疟原虫比較接近,但是有好些重要的特点和Roberts氏1940年所记载的威氏疟原虫(Plasmodium wilsoni)相同。威氏疟原  相似文献   

11.
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赞陈氏级”——杨振宁谁是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对读数理的同学,我不用解释。对一般读者,我想打一个比喻,在几何学上的欧高黎嘉陈,相当于中国诗界的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苏(轼)。陈教授于1936年在德国汉堡获数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巴黎随嘉当工作,1937年至1943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应邀在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工作,1946年又一度回国。1949年再来美国后,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十一年,后在1960年被伯克利加州大学聘为  相似文献   

12.
双管藻属有两个种,海生的微小双管藻及淡水产的双管藻。双管藻是一种罕见的绿藻。在中国已有广东省(1944)、广西省(1947)及云南省(1937)的记录。Skuja于1937年在《中国植物志要》中记录了双管藻,标本采集于昆明地区石龙坝,海拔1900M。我们的标本采自禄劝县普渡河边的小水塘内,海拔1290M。丝状体的直径60—130微米;卵囊的直径300—375微米;卵孢子的直径约300微米;精子囊的直径35—60微米,长约105—150微米。  相似文献   

13.
福建肺吸虫病最早在厦门一位病人痰检中见到虫卵而被发现(Manson,1880)。福州郊区和屏南棠口地区亦有病例报告(Maxwell,1931)。动物宿主曾发现福州、福清、莆田和长汀等地的虎、豹、狐、野猫、家猫、犬和猪等动物有成虫感染(吴光,1937;金德祥,1939;陈国忠,1941)。唐仲璋(1940)对福清的林氏型和?齿型肺吸虫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关培凤 《世界知识》2011,(23):62-63
郑延禧(1878-?),字子俊,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肄业于福州中西书院。1912年后历任驻俄使馆二等参赞代办使事,驻列宁格勒、黑河代总领事,驻苏使馆领事代办等。在1925年至1928年担任驻苏代办期间,郑延禧奉命与苏联政府就许多尴尬问题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夏,我们在武夷山地区检查脊椎动物,检得一批寄生蠕虫标本,经鉴定有100余种,其中有5种线虫是新种,分隶于4科4属,兹记述如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丽尾科Cosmoceridae Travassos,1925 1.小头蛇似丽尾线虫 Cosmocercoides oligodontis Wang,新种(图一) 宿主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Guenther)肠。虫体细小,体表具侧翼,头端具三唇,口腔短,食道有后食道球,神经环位于食道中部,排泄孔开口于食道球前  相似文献   

16.
Glyptothorax fukiensis是瑞典学者Rendahl于1925年根据福建西部连城的标本提出的,是继1908年英人Regan发表的G.sinense后,在我国描述的纹胸(鱼兆)的第二个新种。以往,中文名称均冠有“福建”二字。其实,这个种的分布区远远超出福建省的范围:东起福建、浙江,西至云南红河、四川,南起海南、北止秦岭的广大地域都有它的踪迹。因此,虽然拉丁学名是“福建”之意,不应改动,但中文学名似以不称“福建纹胸(鱼兆)”为宜,以免发生了误解。另一方面,该种与同域分布的G.sinense主要区别是它的臀鳍起点处体较高,故称之为高臀纹胸(鱼兆)。  相似文献   

17.
阅读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发表于1925年)和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发表于1934年)两部小说时,会发现她们都运用了意识流的小说创作手法,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试从伍尔夫和林徽因其人入手,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来比较<达洛卫夫人>和<九十九度中>相似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1979年9月,我站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约700米的三港,用灯光诱捕法,捕到蠓科(Ceratopogonidae)库蠓属(Culicoides)多种,已鉴定学名的有12种,其中包括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1.奄美库蠓 C.amamiensis Tokunaga,1937 国外分布:日本。国内分布;广东、广西、台湾、西藏、福建(龙海县)。 2.黑脉库蠓C.aterivervis Tokunaga,1937 国外分布:日本。国内分布:西藏、台湾、广东;福建首次发现。 3.长斑库蠓C.elongate Chu et Liu,1978  相似文献   

19.
更名启事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17年第4期起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2096-4730,CN 33-1404/P。《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浙江海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海洋水产事业  相似文献   

20.
更名启事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17年第4期起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2096-4730,CN 33-1404/P。《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浙江海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