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4个水平(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综述了我国沙生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并讨论了沙生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百合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百合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动态.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理生化水平直至目前的分子水平.对形态、染色体、同工酶、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等4种分析方法在百合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研究百合遗传多样性时,可将几种检测方法综合使用,扬长避短,建立快速有效的综合方法,从而加速百合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形态学、细胞学、酶水平及DNA分子水平,以三七、人参和西洋参为代表,论述了人参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标记也从早期的表型遗传标记发展到分子遗传标记.在水产业中,目前常用的遗传标记主要是生化遗传标记和DNA标记.本文对这两种标记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RFLP、RAPD、AFLP、SSR、ISSR等遗传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林木遗传资源研究、DNA指纹图谱研究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娟  马瑞君 《甘肃科技》2007,23(8):99-102
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是以1-6个碱基为基本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和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的分子标记方法之一,已被用于多种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原理及特点,探讨了其在农作物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它们相应的技术渗透于植物学中,促使植物学在植物遗传标记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之间差异,可知分子标记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技术在猕猴桃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猕猴桃属植物在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概括了同工酶标记和DNA标记技术在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倍性及来源、性别鉴定、胞质遗传、品种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牦牛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西藏的牦牛在染色体和血液蛋白2种遗传标记上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在所研究的DNA分子标记中多样性相对较贫之.这些遗传标记的这些差异是耗牛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环境条件的物质基础,也为研究牦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以及开展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说明牦牛虽然是家养动物中地理分布范围极其有限的家畜,但由于其产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遗传结构巳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或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猫自19世纪末用于科学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医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并作为人类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越来越受重视。猫的质量(尤其是遗传质量)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科学性有重要的影响。定期开展遗传质量检测,可有效避免实验用猫的种质退化、遗传漂移,减少实验结果误差等。随着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为了解猫的遗传结构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方法。本文主要就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在研究猫的遗传结构和多态性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和评述了我国少数民族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讨论了民族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综述了该技术在生药鉴定、亲缘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药材道地性和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攀枝花苏铁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对采集的48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3个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104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0.3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为8条.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在居群内水平上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其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可为攀枝花苏铁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标记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速.为了把握这个研究方向和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作者从微卫星的种类、微卫星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及其功能、微卫星标记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介绍了基于杂交的SSR指纹、微卫星引动的PCR、锚定SSR、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RAMPs标记、SAMPL标记等几种主要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并从简单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及其功能、遗传标记、遗传作图、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揭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大小,确定优先保护种群,对石山苏铁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引物,并利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实验共获得6对SSR引物,6对引物共检测出37个观测等位基因(Na),其中最小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3,最大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12,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6.167。位点GZST002、GZST055、GZST065、GZST088是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石山苏铁各种群期望杂合度(He)为0.330-0.533,平均值为0.444,表明石山苏铁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7个种群的He值大小顺序为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广河(GH)>崇左排汝(PR)>隆安陇怀(LH)>崇左中干(ZG)>百色作登(ZD)>隆安新会(XH)。固定系数(F)为-0.161-0.480,平均值为0.074,其中LH、PR、XH 3个野生种群为负值,GH、ZD、ZG 3个野生种群的固定系数则大于0;7个种群的F值大小顺序为百色作登(ZD)>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中干(ZG)>崇左广河(GH)>隆安陇怀(LH)>隆安新会(XH)>崇左排汝(PR)。因此,综合各个遗传指标,石山苏铁需要重点保护和引种的野生种群是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的崇左广河(GH)种群。同时建议开发更多的SSR引物和采集更广范围的石山苏铁野生种群,精准筛选遗传多样性高的优良种群,以利于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石山苏铁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濒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植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群落内不同物种是否具有一致的响应,对于这些问题仍缺乏更系统和完整的答案.中国东北针阔混交林位于凉温带,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研究物种对第四纪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利用文献检索调查东北针阔混交林物种谱系地理研究现状,并基于文献数据分析东北针阔混交林群落及其周边群落的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2020年前,仅有23篇文章对27个东北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进行谱系地理研究.无论是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均未发现遗传多样性的纬度梯度格局.现有的数据表明,长白山西部和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群落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表明冰期“原位避难”可能是东北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的普遍模式,但是具体的冰期避难所位置可能存在物种差异.由于文献数据是独立而分散的谱系地理研究,存在取样种群和分子标记以及覆盖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基于文献分析的群落水平遗传多样性格局结论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应开展以群落遗传多样性和群落形成历史问题为导向的系统设计,以期系统性地回答群落如何响应第四纪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分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生态型分析等分子系统学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较大进展.总结了AFLP的改进技术,并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介绍了中国蝗总科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比较深入,资源状况比较清楚;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深度和广度均还不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则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为江苏省重要的乡土树种,野外资源稀缺。南京椴野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探索,可为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椴5个天然群体[江苏宝华山(P1)、牛首山(P2)、安徽皇藏峪(P3)、安徽蜀山(P4)和浙江天台山(P5)]93个体为实验材料,选用15对多态性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①用15对引物共检测等位基因数(A)总和为96,平均值为6.4,四倍体基因型(G)和四倍体特异基因型(Gi)总和分别为441和251,特异基因型比率(R1)和种质鉴别率(R2)均值分别为45.73%和17.99%。②在5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loc)和四倍体基因型丰富度均值(Gloc)分别为5.50±2.43和9.41±4.29;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1±1.43和0.62±0.14。参考各群体GlocHe值,确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群体为P1和P3。③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030;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群体多样性水平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④聚类和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显示,5个群体可划分为2组(组1包括P1、P2和P5;组2包括P3和P4)。Menta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南京椴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宝华山群体和皇藏峪群体多样性较高,群体扩张可能是以这两个种群为中心,经人类活动迁移至其他区域。但南京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分化,主要是由于植株寿命长,群体缺乏自然更新,加之群体间存在人为种子传播。因此,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隔离区,明确优先保护群体、加大植株异交,并采用人工繁育及种质回迁的方式保护南京椴野外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