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变色材料迅速崛起,并很快成为新材料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科学家预言,变色材料将以其独特的变色性能实现预期的产品功能。 透明度可变的聚合物薄膜是当今材料市场上的新秀。日本住友化工和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合作,最近研制成功一种透明度可变化的薄膜,即当阳光的入射角小于20度时,薄膜的不透明度可达80%,随着阳光入射角逐渐大于20度,薄膜的透明度也逐渐增加,直至几乎完全透明。据介绍,这种薄膜将同玻璃组合成一体,成为可取代普通窗玻璃的商品,今年可供首批产品。据悉,住友化工选择生产上述薄膜的原料有聚氯烯、聚乙烯对苯酸盐、聚甲烯丙烯酸酯以及其它塑料等。  相似文献   

2.
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是一类新型的无机材料,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制备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的物质无机低温执为色材料的制备、变色机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热致变色材料系指受热后颜色可变化的新型功能材料,其根据工艺配方的不同,可得到各种变色温度和各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可逆变色或不可逆变色。这种高技术材料可调配成变色油墨、油漆、涂料,也可以成为纤维染料,进而延伸出许多用途,  相似文献   

4.
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现代国防科技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电致变色材料在红外发射器件、智能电致变色涂层、电色储存器件、智能电致变色织物的应用。从而使人们更多的对电致变色材料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常用的有机酸冷却液会造成铸铝材料变色发黑,该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XPS、能谱、扫描电镜检测手段对铸铝变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铸铝变色发黑与腐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铸铝材料变色发黑,表明材料发生了腐蚀.这一结论在有机酸冷却液研发和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变色机理、变色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钨(WO3)是经典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光调制幅度(变色范围)大、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优点.WO3薄膜自被发现具有电致变色性质以来,在智能窗、汽车后视镜、显示器等应用的研究十分广泛,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本文介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变色原理,以及从溶胶-凝胶(sol-gel)制备方法和原材料改进(...  相似文献   

8.
变色服装     
变色服是一种能随着着衣者周围温度变化而自动变色的服装。目前美国引进日本染色技术,制造出系列变色服装,如T恤衫、运动衫、短裤等等。它们可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变成粉红色、绿色、黄色、紫色。变色服装的出现,与“变色龙”这种动物给人们的启示有关。服装变色的奥妙在于织染颜料。变色颜料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使颜料分子结构及排列因温度不同而变化,致使衣料表面反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造成色彩的变换。根据这一原理生产的军服可随着战地形势需要而改变颜色。如在沙漠,军服会变成黄沙的颜色;在热带丛林,则变绿色;在夜间,又变成黑色。这种军服隐蔽性好,据悉美军已部分装备使用。日本还生产了一种会变色的滑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科技消息》最近透露,日本旭硝子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电控变色玻璃。这种变色玻璃是由两层透明的可导电玻璃板(玻璃上均涂有透明导电膜)重叠制成。在这两层玻璃之间涂夹着氧化钨膜和薄胶片状电  相似文献   

10.
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出了可逆变色水泥基材料.掺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可在低温时的蓝色和高温时的白色之间可逆变化,变色温度在42℃左右;掺10%红色、绿色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也可随温度产生相应的可逆变化,变色温度约在58℃左右.其中,红色水泥试件由低温时的红色变为高温时的近似白色,符合建筑装饰对材料低温暖色调、高温冷色调,应能随温度可逆变化的要求.掺加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后,水泥细度有所下降,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增加,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均合格.在同流动度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抗折强度3 d,7 d,28 d均下降20%左右,抗压强度3 d,7 d,28 d下降在35%-43%之间.表明该材料可在建筑物非承重部位起功能材料作用,符合冬暖夏凉材料的制备方向.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分析表明,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变色微胶囊不会明显影响水泥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设计、结构、性能评价,总结了智能窗中所使用的各层材料,展望了智能窗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指出具有双电致变色膜层的互补型结构智能窗不仅大大简化了制作工序,而且性能也优于传统五层型智能窗和无离子储存对电极层的四层型智能窗.智能窗中的2种关键组分是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色彩丰富易于成型加工的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以及离子导电率较高、温度变化范围较宽的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是未来电致变色智能窗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的氧化镍基薄膜电致变色特性。讨论了电致变色材料显色退色特性同薄膜的厚度和密度对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WO3薄膜是一种重要功能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气致变色、光致变色、电化学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从各种变色性能来介绍其发展现状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4.
纳米三氧化钨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因其表现出优良的电致变色、气致变色等性能而得到深入研究及应用,但有些指标还有待改善。本文综述了掺杂对WO3薄膜在电致变色和气致变色两方面的影响,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智能窗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手段受到广泛的关注。热致变色水凝胶材料是指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其在水中的聚集形态可逆改变,从而导致光学透过率显著变化的材料。热致变色水凝胶材料在能源化工领域应用的典型实例就是智能窗。本文综述了热致变色水凝胶作为能源化工领域的新材料在智能窗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柔性光子晶体结构变色范围小、柔性不足的问题,对柔性光子晶体结构色调控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结构变色的作用机理、载体材料和主要调控方法,对电场型、离子型、电热型电活性材料的变形速度、响应时间、驱动电压、能耗量级和最大应变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对电致结构色调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各种代表性电致变色技术的变色范围、杨氏模量、驱动电压等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发现传统电致变色技术难以兼顾柔性好、低驱动电压和大变色范围。在全面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活性材料驱动的柔性光子晶体结构色调控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这种结构色调控方式具有柔性好、易封装、响应模式丰富等独特优势,总结出电活性材料驱动的柔性光子晶体结构色调控是电致结构变色领域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同时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变色科技是当前令人瞩目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一门利用诸如光、电、温度等物理及化学现象的作用,使颜料的分子结构、排列发生变化,反射的光发生变化而导致色彩改变的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引起重视,发展很快,有的已逐步形成产业。变色纺织品无疑是最受人们感兴趣的。日本纺织巨人有限公司已发明一种改变纺织品颜色的新工艺。其产品以直径为一微米的液晶聚合材料作基础,采用特殊胶粘物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具有固-固相变蓄热特性的多元醇为蓄热体,以甲基纤维素为填料和连接体、混合温致变色材料得到具有蓄热和感温变色特性的涂料。  相似文献   

19.
 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是一种具有电场响应变形的软体智能材料,其质地柔韧,变形过程与生物肌肉类似,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肌肉材料。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变色技术具有贴近生物本体特征和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应用优势,为新一代变色伪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介绍了自然界生物的变色机理,比较了避役科生物的结构变色和头足纲生物的化学变色的区别;分析了现有仿生变色技术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变色调控方式复杂、缺少变形适应性的特征;介绍了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变形的基本驱动机理,指出了这种类肌肉驱动变色方式存在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比较了几种典型的电活性聚合物的变色技术及其特点,并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挑战。该技术的实施有望推动新一代军事伪装装备发展,为具有环境共融特征的机器人提供应用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赵博选 《甘肃科技》2013,(20):14-17
通过对国内外EC电致变色材料及相关应用器件的行业研究及相关制作工艺技术研究;确定了研发互补型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的阴极、阳极互补变色材料及溶剂,并对其进行了复合纯化处理;自行研发、设计了阴/阳极可同时互补作用的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的结构,研究、探索了相关的制备工艺,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互补变色作用、自动防眩、高效的有机EC电致变色后视镜。使用PerkinElmer公司的Lambda900型分光光度计及SEIKO—SVAE105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研制的互补型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达到了快速、自动、防强光、防眩目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