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某一开采阶段之后油层中末被采出的原油可分为剩余油和残余油两部分。驱油剂未波及区域内的原油为剩余油,其分布是连续的;驱油剂波及区域内残留在孔隙中的原油为残余油,其分布一般是离散的。这两类原油是提高采收率技术实施的对象与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油藏条件下溶解CO2的稀油相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 12 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 ,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 ,通过CO2 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 ,研究了用不同量CO2 饱和的稀油相特性 ,给出了大量CO2 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解释了CO2 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CO2 可有效地使地层原油膨胀 ,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同时还可大量萃取地层油中的轻烃 ,使气相不断富化 ,从而达到动态混相 ,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油藏条件下溶解CO2的稀油相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12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通过CO2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研究了用不同量CO2饱和的稀油相特性,给出了大量CO2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解释了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2可有效地使地层原油膨胀,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同时还可大量萃取地层油中的轻烃,使气相不断富化,从而达到动态混相,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正> 据1987年有关资料报道,美国地层原油共78.4×10~9m~3,可采量占34%。到1985年底,累积产油已达22.1×10~9m~3,占28%;探明油量4.4×10~9m~3,占6%,其余66%中可采而未驱采的油占总储量19%;47%是不可采的圆闭油。已发现的油当中有2/3即51.7×10~9m~3,由于缺乏经济的产油技术而仍埋在地层内。未采出的油中70%用常规技术是无法采出的,这些资源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目标。目前在油价较低的情况下,许多未经试验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不能刺激油田经营者进行开采。 1984年,美国石油委员会组织各工业部门、大学、政府私非营利机构的专家,花了两年功夫分析美国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潜力,研制出一个三次采油信息系统(TORIS)。该  相似文献   

5.
重芳烃石油磺酸盐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产出液高含水期油田的、具有提高残余原油采收率作用的廉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芳烃石油磺酸盐 ( HAPS)及其特殊的驱油方式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HAPS与现场地层水配伍性良好 ,w( HAPS)为 0 .2 %~ 0 .3%的水溶液在产出液高含水情况下 ,可使残余原油采收率的累计增加值保持在 7%~ 8%的范围内 .胜利油田孤南 N- 2 80 1井区现场试验表明 ,低质量分数的 HAPS驱具有明显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 ,采出原油的物性较一般的水驱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非均质性不太突出的油藏 ,HAPS驱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6.
红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依靠常规方法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可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又具有较高粘度,既提高驱油效率又能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根据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特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了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与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原油形成的界面张力可达到10-3 mN/m,该体系为1.5%A+0.06%S+0.2%P+0.2%N;其主要指标为界面张力(3~7)×10-3 mN/m,粘度μ>20 mPa·s。另外,通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证实:室内天然岩芯驱油效率比水驱采收率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强底水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受强非均质性和底水锥进影响,大部分水平井出现了点状水淹,导致低产低效井增多,油藏含水率不断上升,井间剩余油动用难,且该油藏具有高温、高盐特点,常规提高采收率技术难以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通过高温高压三维物理模型进行油藏的模拟,采用注CO2/N2(体积比为7:3)混合气提高强底水砂岩油藏采收率。一方面,CO2与原油易混相,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驱油效率;另一方面,N2具有较好的压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强底水快速锥进,提高油藏的波及系数。这样使“驱油”与“压锥”进行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同时,对比不同注气方式、不同注气速度和不同注采部位等驱油条件,优选注气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注入CO2/N2后地层原油体积膨胀了21%,粘度降低了24.9%;CO2/N2混合气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39.62 MPa;优选出了最佳的注入参数:注气速度为1 mL/min(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4.25%)、注气方式为水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5.8%)、注采部位为高注低采(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4.5%)。研究结果为塔河油田强底水砂岩油藏CO2/N2混合气驱先导试验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油田产高含蜡原油,在采出及集输过程中造成严重蜡沉积,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利用该油田原油样品,进行新型原油流动改进剂AT-2 的防蜡黏壁及协同破乳剂分水实验.结果表明,AT-2 在采出液样品含水10%~50%时,具有较好的防蜡黏壁效果,在含水40%时黏壁量减少率达到最大值75.36%;当采出液中AT-2 浓度≤100 mg/L 时,原油后续脱水不受影响.实验表明AT-2 可用来解决该油田的蜡沉积问题.  相似文献   

9.
CO2驱过程中相态、流态的变化均会对最终采收率有所影响.为研究不同相态及流态条件下采收率的变化情况,以压力判断相态的标准、雷诺数为判断流态的方法进行人造低渗岩心CO2驱替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为:不同混相条件原油采收率不同,混相压力条件下采出效果最佳;以雷诺数作为划分流态的标准,实验条件下,采收率随驱替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存在提高采收率的最佳流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产出液高含水期油田的、具有提高残余原油采收率作用的廉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芳烃石油磺酸盐(HAPS)及其特殊的驱油方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HAPS与现场地层水配伍性良好ω(HAPS)为0.2%-0.3%的水溶液在产出液高含水情况下,可使残余原油采收率的累计增加保持在7%-8%的范围内,胜利油田弧南N-2801井区现场试验表明,低质量分数的HAPS驱具有明显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采出原 物性较一般的水驱有显著的变化,对于非均质性不太突出的油藏,HAPS驱具有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低流度常规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具有启动压力梯度,要提高油藏采收率,就必须通过早期注水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使地层始终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原油脱气,增加原油流动阻力,控制油井的含水上升速度,使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递减。大港南部油区大多为复杂断块、低流度稠油油藏,要提高油藏采收率,就应立足于早期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2.
注CO_2进行混相/非混相驱是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在储层形成比较有利的原油流动,尤其当注入CO2与地层原油形成混相驱替,则更能大大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在高压低渗油藏注入CO_2施工,提出了现场如何正确操作屏蔽泵、柱塞泵、电加热等设备,旨在规范操作,控制风险,搞好全过程安全施工,避免发生事故,为油田开发,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3):124-124
本期学术论文审稿意见三则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从室内研究向现场实施的过渡阶段,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期第28-31页刊登的"烃降解型微生物强化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以微观透明模型模拟油藏孔隙介质。通过驱替实验定性研究了烃降解型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观机理,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粘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水气比例和分散方式,体系的流动性能可随油藏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控,并可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可有效调控特低渗、低渗、中渗岩心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水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乳化作用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影响很大,但因实验手段限制,对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等组构特征如何影响采收率的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逐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乳状液组构,在对乳状液无损的条件下,分析化学驱矿场试验采出液中所产生的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和黏度等特性,定性分析乳状液界面膜物质组成。依据采出乳状液的跟踪检测结果,以乳状液中原油物性和油水比为条件,以平均粒径和黏度为指标,使用反演法在实验室内模拟矿场试验采出乳状液。激光共聚焦扫描分析表明,与现场采出乳状液微观组构特征类似的乳状液能够通过反演法由室内实验准确制备;W/O乳状液的液膜主要由饱和烃和沥青质构成,非烃和芳烃以不连续的形式填充于乳状液液滴中。  相似文献   

16.
稠油由于粘度高,流动时摩擦阻力大,给油井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东辛采油厂稠油采收率仅为13%,针对稠油生产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措施:对浅层原油进泵困难的油井,优化电加热工艺,提高稠油单井产量;对原油能够进泵的油井,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东辛稠油特点的降粘剂DXGJ-2,该降粘剂具有抗盐、降粘效果好、对地层无污染的特点;通过综合配套工艺的实施,解决了稠油井原油进泵、井筒举升以及地面输送的难题,累计增油近7万吨,主要稠油区块采收率提高了1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利用本源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新技术,详细研究采用微生物富集分离方法从辽河海河油田稠油区块原油、地层水中分离筛选出了三株对稠油有降解作用的本源细菌,并将其应用于该区块原油模拟驱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的油藏中存在能降解稠油并产生羧酸,酯,醇和二氧化碳等产物的微生物;室内可通过调整培养物配方激活微生物,使三次采收率提高23.7%;各单一菌种对原油的作用机制不同,它们能协同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8.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地下蕴藏量十分有限。在目前的水驱条件下,石油采收率仅为35%——45%,也就是说,水驱结束后尚有大部分原油残留在地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采出地下剩余的原油。已成为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本文就一些采油工程新技术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砂砾岩致密油藏超临界CO_2吞吐效果,基于M油田砂砾岩致密油藏岩储层条件室内模拟超临界CO_2吞吐饱和油岩心、含束缚水饱和油岩心。通过吞吐前后岩心中采出油量、采出油组分变化、吞吐前后油相渗透率变化得出:束缚水存在增加了超临界CO_2吞吐采出流体量但降低了原油的采收率,同时减弱了CO_2对原油的萃取能力,使得采出油组分变轻,CO_2萃取原油组分区间为C_(12)~C_(21);CO_2与地层水作用产生沉淀现象是导致吞吐后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CO_2与水作用强度大于与原油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20.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CO2已使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日趋恶化.世界大部分油田采用水驱开发,将CO2注入水驱开发油田不仅能减轻CO2的排放量,而且可以提高水驱后油藏的原油采收率.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水驱后油藏在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CO2的驱油特征,并对不同地层压力下CO2的埋存量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CO2驱可以很好地提高原油采收率,约15%,地层压力越高,采出率越高,同时证明了水驱后油藏是CO2埋存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