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基于OpenVera的功能验证平台的搭建方法,重点研究了如何挖掘OpenVera所支持的各种新技术和新功能,并与传统验证方法所搭建的验证平台进行了性能比较;表明该硬件验证语言的优势,对验证IP(VIP:Verification IP)的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付芳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765-5770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大,验证工作越来越重要,如何快速地搭建一个强大、高效的验证平台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业内常用的高级验证方法学RVM(Reference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利用Vera验证语言搭建了一个层次化验证平台,对AVS视频编解码芯片进行验证。本设计中,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视频解码芯片的验证一共开发测试用例2400多条,覆盖率也已达到项目要求,其中行覆盖率为99.2%,条件覆盖率为95%,状态机覆盖率是98.1%,跳转覆盖达95.2%,且平台可重用性较好。 验证结果表明,基于RVM的vera平台可以准确高效地对芯片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IP(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芯核)的仿真和硬件验证是IP开发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文中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了一个IP仿真验证平台,并使用PCI(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来测试IP.用户只要将自已设计的IP插入所开发的仿真验证平台,就可以方便地对IP进行测试.文中还对所设计的平台进行了软件仿真,以验证其功能,并在载有Xilinx Spartan-3 600E FPGA的PCI插卡上进行上板调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FPGA的IP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对IP进行有效的仿真和验证,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以SATA 2.5协议为参考,运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采用模块化的理念,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SATA控制器IP核和文件系统相应的驱动程序,搭建了验证平台,对IP核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经测试该控制器IP核能正确完成所有操作,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统一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技术开发了符合I2S(inter-IC sound)接口协议的验证IP(intellectual property),并构建了自测试验证平台对其功能进行检验。自测试验证平台产生受约束的随机激励信号检查所实现的I2S协议,测试该验证IP的功能,并通过功能覆盖率来完善验证IP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验证IP可正确模拟I2S总线的数据通讯,功能覆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IP设计仿真平台控制软件开发及IP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简要介绍基于PCI总线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设计仿真验证平台的基本框架和硬件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在Windows2000/XP下开发该平台的WDM(WindowsDriver Model)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配置寄存器、内存和I/O读写、应用程序编写等作了分析,并以可编程直接存储器存取(PDMA)和图像二值化为IP验证实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仿真验证平台大大地提高了IP的仿真效率,优于现今测试时难以产生大批测试数据和难以获得数据处理结果的一般仿真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9.
利用SDN网络可编程特性和全局网络资源抽象性,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 Flow协议的软件定义MPLS流量工程TE和虚拟专用网VPN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传统标准MPLS的数据面和基于Open Flow协议的更加简单且可扩展的控制面,且在原型系统中验证了MPLS TE和VPN功能.原型验证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对于简化传统TCP/IP协议体系网络控制面和现有网络设备软件的复杂性均很有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MAC层(media access controc)相关协议内容,重点分析OAI(Open AirInterface)系统平台的缺陷,基于OAI平台搭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通信系统MAC层仿真平台。该平台完全按照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 pproject,3GPP)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与MAC等协议进行搭建,更加符合真实的通信系统,可进行协议内容如随机接入、调度与复用解复用等方面的仿真验证实验,可为性能、算法以及相关流程研究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SoC设计流程中,传统的仿真验证方法存在可观察及可控制性较差、自动化水平低等缺陷.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和断言的SoC接口协议测试平台,该平台是一种自反馈测试平台,它不仅可以自动产生大量符合协议规范的测试激励矢量,而且可以通过对断言统计信息的反馈提供多种偏置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验证的自动化水平.将该平台用于对视频后处理芯片中Wishbone总线接口协议的功能验证当中,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缩短仿真验证时间大约55%~65%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验证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VMM的SOC可重用验证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集成电路设计规模空前增长,对验证提出了巨大挑战,搭建组件化和可重用的验证平台已逐渐被业界采用。以一款接入交换机芯片验证为例,介绍了应用VMM方法学搭建基于subenv的组件化和可重用的验证平台的方法和原则。项目实践表明此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IP软核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SystemC行为模型描述特点代替传统HDL语言,建立行为模型和验证平台.以一个通用异步收发器的IP核设计为例,详细讨论整个IP软核的设计流程,重点分析了行为模块和验证模块的设计.结果表明,SystemC对于提高代码效率和IP开发速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湿疹膏及芦荟胶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重症:外涂湿疹膏3次/d,1~2周后外涂芦荟胶,2次/d,用药1~2周;轻症:外涂湿疹膏1~2次/d,3~5 d后外涂芦荟胶,2次/d,用药1~2周.结果共观察413例,痊愈309例,有效8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6%.结论湿疹膏及芦荟胶外涂治疗婴儿湿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二维DCT并行流水线算法及FPGA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ILINX公司的ISE8.1开发环境下,利用8*8的图像数据来介绍一种使用verilog语言实现的并行流水线的二维DCT变换的方法,并通过ModelSim编写激励对逻辑进行功能仿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机器人模型构建复杂、轨迹规划算法实现困难、功能单一等问题,采用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搭建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对机器人的运动规划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机器人的统一机器人描述格式模型,并对其进行Moveit!功能包的配置;然后进行机器人空间直线和空间圆弧的轨迹规划,依据ROS的开放式运动...  相似文献   

17.
芦荟脱色凝胶总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库拉索芦荟预处理后得其脱色凝胶 ,利用硫酸 -苯酚化学方法 ,对脱色凝胶进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表明 ,在 490nm处 ,测其吸光度为 0 .1 81 ,脱色凝胶的总糖含量为 2 .62 2mg·ml-1.  相似文献   

18.
将PRSV状态方程应用到CO2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计算,并根据离子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数据,得到了PRSV状态方程用于离子液体时的方程参数,分别用与G^E模型NRTL相结合的Wong-Sandler和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来关联计算CO2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并优化得到气体与离子液体的交互作用参数。其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45%和6.60%。  相似文献   

19.
公交车准备进站时将发生强制性换道,容易造成城市道路通行能力降低,诱发交通拥堵;还会对道路安全构成威胁。首先立足于现状调查,分析了进站决策点;并对公交车在车站上游的进换点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其次提出了交通量、公交车数和离站路程为影响公交车换道的最主要因素;并将这3个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以上游各区段进换点数量为输出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利用权积法对所建模型中的各输入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交通量、离站路程与进换点数成负相关;而公交车数与之成正相关;其中,敏感系数最大的为离站路程,达0.220;3个影响因素在增加20%的扰动后,公交车数的敏感系数增速大于另外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