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休闲”二字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意指精神上的安宁与自由。宋代休闲词创作达到繁荣,是与宋代商业文化高度发展、休沐制度日趋完善及词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按创作内容,宋代休闲词可分为享乐词、闲情词与隐逸词。宋代休闲词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娱乐、社交和审美三方面,其根本是实现了文人精神层面的宣泄与放松,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2.
畲族现存节俗舞蹈可分为祭祀性节舞、农事庆典节舞及社交娱乐节舞。畲族舞蹈保持了较多的传统形态,舞蹈的各种社会功能仍然在起着相应的作用。这些社会功能与畲族的民间信仰、农事生活、社交娱乐等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并很直观地凸显了畲族节俗舞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们之所以会对手机产生依赖,主要是由于手机软件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手机网络社交软件在当前社会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性。本文首先从移动通讯、网络社交、娱乐、社会信息传播以及生活业务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当前手机软件的主要功能。然后结合实际,探讨了网络社交软件的应用心理,希望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词与诗的分离与合流的过程,是艳俗与雅正相互交融的过程。词独立成熟之后向主流文化悄然回归,在北宋初表现为词与诗开始由分离而初步融合,词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转移。张先较全面地将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如把“言志”等传统题材及诗文的写法纳入词中,成为北宋初词转型期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也体现出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明了休闲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休闲体育的娱乐功能、健身功能和社交功能的基础上,从个体的视角和社会的视角论证了休闲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社交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扩充了用户的“获利性”动机和“社交获利”行为,通过调研问卷,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社交网络用户动机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动机对不同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动机对行为的整体贡献度呈现出有用性 > 自我呈现 > 娱乐性 > 易用性 > 获利性 > 从众性 > 社交性的趋势。建议管理人员持续完善网站的社交和娱乐功能,从用户心理出发构建品牌辨识度高、有特色的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7.
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词与诗的分离与合流的过程,是艳俗与雅正相互交融的过程。词独立成熟之后向主流文化悄然回归,在北宋初表现为词与诗开始由分离而初步融合,词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转移。张先较全面地将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如把“言志”等传统题材及诗文的写法纳入词中,成为北宋初词转型期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也体现出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包客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苏轼的婉约词──兼论苏词与北宋词风的关系[日]正木佐枝子从唐代到苏拭出现为止,词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只要看一看这一时期的代表词人以及词集就可以明白,例如晚唐的温庭筠、北宋的二晏、欧阳修、柳永词,以及把温词放在卷首的《花间集》等作品,大致都是婉约...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以短视频、音频、直播为基础的社交模式被全球疫情进一步催熟,居民社交方式转至线上,"宅"效应显著,中国娱乐社交类互联网企业在国外迎来发展机遇,用户、企业营收、净利润都呈现上涨趋势,"中国制造"进一步弥补了全球线上娱乐社交市场的空缺。  相似文献   

10.
唐五代文中词中,虽有如传为李白所作的格调高古的《菩萨蛮》、《忆秦娥》,也有象白居易、张志和那样感情真实、清新可诵的《忆江南》、《渔歌子》等;但就词坛总的倾向而论,写离愁别绪,女人的娇娆,柔情如水的相思和充满脂香粉气的生活是其主要内容。及至北宋初期,基本上仍是沿袭唐末五代的遗风;柳永虽扩大了词的题材与境界,使词从贵族官僚的华筵绮席走向城市旅邸歌馆,但内容依然以艳情羁愁为主。至于咏物词,唐五代至北宋中叶的文人词家是很少写的,只有苏轼以他的生花妙笔和写咏物诗的丰富经验,写了较多的咏物词。东坡于咏物词实有开拓之功,对南宋和后代词人写作咏物词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1.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歌妓用词抒写她们灵魂深处哀怨凄绝的呼声:沦落风尘的屈辱、脱籍从良的愿望、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情人的相思缅怀;那些酒席间的溢美之词,则是由于她们地位的卑微与被动而唱的言不由衷之曲。歌妓的词作,与淑女词闺妇词一起汇聚成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之一流,别具风姿。  相似文献   

13.
宋都汴京发展百余年,富遮繁华。其间各种盛大的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对宋词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刺激了宋词创作的繁荣兴盛,而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汴京的都市文化,使我们今天能更多地了解到提供给词人肥沃艺术土壤的汴京的社会情景。  相似文献   

14.
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为矜庄,时戏谑。在宋代“以俗为雅”、“以词为戏”的文学思想及燕安纵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文人墨客常常“以词为戏”,词的题序中出现了诸如“戏呈”、“戏赠”、“戏答”等字眼。向子诬的《酒边词》题序中“戏”字的分布很广,“戏”的含义很丰富,“戏”与时代文学思想、社会背景、个人阅历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5.
辛派南传是与"苏学北行"同样值得关注的词史现象,广东是辛派南传指向中需要给予特别注意的一个点。南宋是广东词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期,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受稼轩风影响的岭南雅健词风在此期间正式形成,并完全定型,成为广东词坛基本上一以贯之的主导风格。明末清初,广东词人对稼轩风的接受受国是剧变的外在推动而达到高潮,多种因素交融之下形成的雄直文风开始上升为广东一地特有的文学风尚。中清以降,浙、常二派先后入主广东词坛,辛派南传汇入其中,兼以不间断地受到主要来自于本土词论方面的强化,成为粤东词统稳定的受容成分。以理清辛派南传的大致脉络及其相关问题为线索,有助于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扫描全粤词史,尤其是明了广东词坛主导风格之确立及其源远与流长。就此意义而言,当宋词研究总体上渐趋进退维谷之际,基于全史域的区域词学研究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学术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词论中对于苏东坡词的评价,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审美观照发展历程的一束折影。两宋时期,由持论各异到褒扬之声占主流地位;南宋末暨金源,显露出词派论评端倪,有“豪放”并驾“婉约”曲体,拓宽词作发展创造空间的理论见解,昭示苏词“以诗为词”的创造意义:发展到明清,在偏重词派论评的基础上,步入“正”、“变”论辩,与诗骚传统的内在沟通,揭示出东坡词儒化的现实意义。东坡论绵延数百年,日趋切要,既是苏词本身的意义决定,更反映出文学审美观念历史形成的漫长曲折,以及我们民族富有理论思维的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在词史上的重要创获。姜夔词题序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格和文学史意义都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北宋是词学的成熟、发展期,各种风格词作的涌现推动了词学观念的产生、发展,北宋初期关于词学观念的表述并不多见,但普遍上还是比较认同以《花间集》为传统的词风,词体的独立意识尚未形成。而到了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词学思想出现了新变,“词别是一家”,独立的词体意识开始形成,为后来政和、宣和年间词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诗词生成方法忽略了风格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宋词大部分词牌词句较多,逐句生成宋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上下文缺乏连贯性的现象,在上下文连贯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针对这两个问题,在编码解码的文本生成框架基础上,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计算多注意力权重矩阵,用于提取词句的多种重要语义特征,让模型更多地关注上文的显著信息来提高上下文连贯性。引入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将每条宋词数据转化为隐空间中不同风格特征的高维高斯分布,从各自的分布中采样隐变量来控制宋词的风格。由于自构建的宋词语料库缺少完整风格分类标签,使用具有风格标签的宋词微调BERT模型,将其作为风格分类器标注全部的宋词数据。在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宋词生成模型,生成上下文连贯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通过与其他4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在上下文连贯性和风格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