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紫云英是稻区的主要绿肥作物。我区种植紫云英面积有200多万亩,占稻田面积的40%以上,对解决水稻底肥不足,提高粮食产量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尽快选出紫云英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促进水稻生产发展,我们近几年来进行了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现将1979—1980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几年来我县在引黄老稻区试行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实现了稻麦双高产。据1983—1988年试验示范改制田2746.7亩统计,平均亩产稻谷421.4公斤,后作小麦318.5公斤,比传统种稻技术亩产稻谷404.8公斤增产16.6公斤,比后作小麦亩产265.3公斤增产53.2公斤。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就是不育苗、不插秧、麦茬免耕直播或撤套播、施肥上“三降两增”、实行不保水层的充分灌溉、化学除草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1983年我市示范种植1706.3亩,其中郑州早粳稻1233.2亩,一般亩产500~600斤,有9.6亩丰产田亩产在710~734.7斤之间。我局在荥阳县广武乡蹲点,种植示范1.03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34.7斤。为了积累高产栽培经验,对该田的全生育过程和栽培  相似文献   

4.
<正> 1.选好藕种。选用抗腐品种或无病种藕,发病田的藕不能作种,否则引起新田发病。 2.科学施肥。栽植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施硅质肥,促进植株生长良好,提高抗病力。 3.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实行农果轮作。对重病田要进行水旱轮作3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据90年统计,全省水稻面积为650-700万亩,年产稻谷为28亿公斤,平均单产为400公斤。按省“八五”规划,到1995年末水稻面积发展到800万亩,单产提高到800公斤。但是,我省水稻种植方式落后,因此,稻区农民要求实现以插秧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机械化。据90年统计,全省插秧机保有量为31部,机械插秧面积几乎为零。与兄弟省相比,差距太大。本文根据河南省近十多年来对机插为主的引进试验,机械化现状,提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红毛丛”、“稻锈头”、“化棵”,是水稻生产上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裁秧后15天左右发病。如栽秧后遇寒潮,冬水田、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磷、缺钾、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地易出现水稻坐蔸。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移栽后,气温下降,水温和泥温低,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根系生长停滞,使稻根变黑腐烂,影响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影响了秧苗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生长停滞,从而出现坐蔸。 防治水稻坐蔸,应采取防与治相结合。 一是防。在培育壮秧基础上,应  相似文献   

7.
<正> “新香糯一号”属于中晚熟、粳亚种、糯变种香稻。该品种是新乡农科所于一九七三年用“新稻2号”和“辉县香稻”杂交经过七代选育而成。它比原来的老香稻产量可高出一倍左右,株高降低三分之一,米质优良,浓香味佳,是难得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该品种秆矮抗倒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经过两年省、地区和多处示范,一般亩产  相似文献   

8.
<正>蔬菜品种多,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科学地安排菜园茬口,可恢复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实行蔬菜合理轮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需求肥料种类不同。如青菜、菠菜等叶菜类需要氮肥较多,瓜类、番茄、辣椒等果菜类需要磷肥较多,马铃薯、山药等根茎菜类需要钾肥较多,把它们轮流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士壤中的各种养分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属黄河灌区,种植水稻6万余亩,近几年来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使我县6.34万亩麦茬水稻由1985年的亩产346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538公斤,并且有4000多亩单产平均607.9公斤。我区水稻生长季节常年日照1193.2小时,光合有效辐射30.41千卡/厘米~2,>10℃积温2229度,虽然年降水390.0mm,但黄河水资源充足,水质又好,加之土层深厚,因此很适合水稻生长。可是,据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缺乏,仅平均1.05%。全氮0.064%,水解氮73.0ppm,含量也低。速效磷4.95ppm,明显不足。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麦茬水稻欲获得亩产600公斤,必须抓住以下三条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新技术。郑州市1985年麦茬旱稻面积已达34000多亩,平均亩产263公斤。由于麦茬水稻旱种播种后处于高温高湿生态环境,又适逢三夏大忙季节,极易形成草荒。因此,通过化学除草有效地控制草害,是水稻旱种获得成功与夺取高产的关键一环。麦茬水稻旱种田间杂草的发生及杂草危害据调查,郑州市的麦茬水稻旱种田杂草  相似文献   

11.
<正> 麦茬花生包括麦垅套种和麦茬播种。将“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的种植改革,能够缓和粮油争地矛盾,指高复种指数;种麦茬花生可以“用地养地”,提高土壤肥力;麦茬花生种在好地上,还能使花生的增产潜力得到发挥,提高产量。根据麦茬花生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的特点,现提供以下栽培技术要点。一、花时早播。麦茬花生播种越早越好,因为收麦后气温高,生长快,早播一天能够早利用一天的热能,对于加速其生长,促进花芽早分化,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大豆轮作较为普遍,我县常年种植三十万亩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占耕地面积的20%。这类轮作田磷肥施用时期,一是在小麦播前掩底,称为小麦直接施磷;二是施于大豆作物,称为小麦间接施磷。前者广为生产应用,后者还未被人们所认识。为了探讨小麦直接施磷和间接施磷的效果,试图将小麦—大豆轮作田的小麦直接施磷改为间接施磷,并对全县耕地实行一、  相似文献   

13.
<正> 玉米是高光效的C4作物,它的净光合效率为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的2-3倍,是高产作物之一。前几年,美国有60.7亩玉米,创单产1480公斤的高产纪录,据科学家预测,本世纪末最高亩产将达到2000公斤。玉米不仅可食用和饲用,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它的加工产品已达2000种以上。我省是国内种植玉米大户,播种3千万亩,总产量约85亿公斤。为使我省玉米变资源优势力加工优势,进而成为经济效益优势,现介绍几种玉米的加工产品如下: 1.玉米制酒精自国际石油危机以来,巴西、美国以玉米为原料  相似文献   

14.
田专家信箱     
<正> 田专家: 啥叫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请解答。 卢氏县徐家湾乡 李军辉李军辉朋友: 现代农业支撑着现代人的生活,然而它在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阴影,这就是化学肥料和一些农药残毒的副作用,潜藏着威胁人们安全的生态灾难。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化学除草剂的现代农业生产。它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来增加土壤肥力、防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越来越少。在有限的耕地上通过不同作物的多种配置方法与组合形式,充分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低能耗、高效益,已成为发展农业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我们设计的棉花——甘兰——甜瓜——芹菜一年四熟间套复种技术,经过5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一般亩产甘兰2500公斤、甜瓜1500-2000公斤、棉花75-100以斤、芹菜3500公斤,年亩总收入2000元以上,深得群众的喜爱。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莆田地区从1965年开始创出亩产万斤红薯后,经科技人员和贫下中农的共同努力,单产指标年年上升,高产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1978年莆田县东峤,江口两个公社亩产超万斤薯的有463亩,最高亩产达到1.5万斤.把他们的经验和我们学习的体会作一简要报告。莆田地区位于北纬25°28′,海拔10.2米,为亚热带滨海平原气候,霜期2.2日,年降雨量平均1326.3毫米,春夏多雨,秋冬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土壤种类有:海滨盐碱土,丘陵红壤等。  相似文献   

17.
<正> 商杂一号,是我所于1984年以不育系ATx623作母本,自选不育系商梁4号为文本杂交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并适合酿造的夏播高粱新品种。在1985—1987年河南省夏播高粱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中,22个点次汇总,平均单产382.71公斤,比对照种原杂10号平均亩产321.59公斤,增产19.01%,居第二位。几年来,在扩大推广、多点示范、异地鉴定中,平均亩产459.10公斤,比  相似文献   

18.
<正> 碳铵专用混合肥,是罗山县化肥厂针对本县严重缺硼、钼微量元素,利用当地矿产沸石作为添加剂吸附易挥发的氨,于一九八四年研制成功的化肥新品种,含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大量及微量12种营养元素。经过两年多在不同土壤、不同茬口作物上试验、示范,取得了可喜结果。用同氮量碳铵作对照,水稻增产10%以上,每亩增产稻谷45—50公斤。第二茬紫云英,试验及大田10个对比材料,平均单株增加,株高24.3厘米,分枝增加1.1个,花朵数增加1.1,根长增加3厘米,粗  相似文献   

19.
<正>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的细菌性病害。一般酸性土壤危害较重。严重时番茄会枯萎而死。防治措施如下。 1.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两年以上,可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 稻曲病又叫伪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1980年以来,稻曲病常发生于丰收年份和高产田块,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丰产病”或“丰产果”。稻曲病广泛分布于世界水稻主产区的30多个国家,以印度、日本及中国发病最重。国内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辽宁、河北发病较重。近年来,在我省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症状该病一般在水稻齐穗后才表现症状,症状只出现在稻粒上。水稻齐穗后3天始见病穗,这时可见稻谷颖壳基部有白色菌丝块生成,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迅速膨大。在齐穗后5天,可见到淡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