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地貌系统演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河流地貌系统的信息反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冲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现象的分析,对系统自行镇定,自行适应环境的功能特性加深了认识,提出了自然信息是系统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制约的一种耦合基因或制约基因的新观点.系统之所以能够自动地吸收和消除干扰所造成的失谐或突变所引起的偏差,在于系统本身能“理解”如何有目的地行动.这种‘理解”和行动是通过信息反馈完成的.对这种信息及其反馈机制进行深人研究,对于揭示河流系统自组织机理、不同河型的成因,以及对其进行优化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城市地貌系统的定义和空间范围.认为,该系统具有开放性、有序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详细论述了城市地貌系统各子系统及诸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网络结构关系.认为,环境功能,经济功能和景观美学功能是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分析了城市地貌系统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峡谷地貌上的大跨度桥梁而言,其桥址周围风场特性的确定可能非常困难.本文首先从Google Earth得到桥址附近大范围区域的地形图,然后借助Autocad获得区域内离散点的高程数据,再通过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拟合出桥址周围地形曲面.通过形成以该曲面为底面的计算域并实施网格划分,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形态成因”原则,结合宏观标志,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分类系统,并对其特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地貌以及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地貌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海深海底部浊流地貌十分发育。陆坡区有大量的海底峡谷,部分峡谷的谷底、越岸区或出口部位分布有超临界流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和周期阶坎底形。多数峡谷在陆坡脚的出口处并未形成像样的海底扇,而深海平原中却保有高丰度的浊流沉积。这可能暗示,南海峡谷浊流的能量较高,即使在经历陆坡脚的减速之后仍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其沿平缓的深海平原作较长距离的搬运。浊流地貌的出现大多始于晚中新世,其成因与南海及周缘强烈的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天津滨海地区地貌特征与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形态成因”原则,结合宏观标志,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分类系统,并对其特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宏观地貌的形成、演变、展布、区域组合及地貌分类,试作概略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太行山区地貌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地形上由西向东,山地海拔高度不同,依次分为海拔高度〉1000m的深(中)山区,500~1000m的低山区及〈500m的丘陵台地区等特点.通过将地貌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叠加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在地貌影响下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分布在深山区,人工景观多分布于浅山区;旅游风景区呈东西两线南北向带状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浅山区和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等3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特征, 将太行山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共5个大类, 其中以地貌景观中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石地貌以及水体景观中的瀑布地貌最为突出。结合太行山新生代后的演化发展, 系统地研究该地区夷平面、峡谷地貌、瀑布地貌、岩溶地貌等主要地质遗迹的成因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太行山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封山育林是加快太行山绿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和封山育林的优势,阐述了封山育林的对象、条件、类型、方式和封山育林的年限,提出了加快太行山封山育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提高太行山土石山区造林成效的关键环节与要素,包括林种与树种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栽植及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旅游界的共识。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协作的基础和必要性之后,提出了太行山区旅游协作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区域旅游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中段植被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行山中段王屋山南坡的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段山体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是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樱桃忍冬(Sambucus willamsii)、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3种灌木在海拔1500~1600m处分布较多,分布最广的草本植物是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和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就物种多样性而言,海拔1600m左右的植物总物种数最多,为(18.67±1.53)种;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大致呈“M”型变化,海拔1550m处乔灌木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仅为1.42±0.19,而草本多样性指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海拔1500m左右达到最大值2.16±0.1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作了初步探讨,论述了6个植被型、27个群系,并对植被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翼手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对河南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翼手类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分类,结合历史资料.初步查明该地区现有翼手类8种,隶属2科5属,其中6种为河南省新纪录.另外,还对栖息环境和冬眠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 32只太行猕猴的掌面花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有 6种花纹分布在掌面的不同区域 ;纹路的开口方向和旋转方向 ,箕形纹以桡侧、斗形纹以尺侧居多 ;指间Ⅰ区花纹在花纹类型、分布频率和性别差异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和复杂性 ;通过对 5种非人灵长类定型花纹分布频率聚类 ,结果提示 ,肤纹类型和分布频率在灵长类不同分类阶元中有一定差异 ,是判别种间形态特征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来较为时尚新颖的旅游活动和产品。左权县麻田镇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极具文化内涵的民俗艺术文化,文章主要就“太行神女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度假农庄”的规划建设及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试图构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旅游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