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为主要原料,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n=4)与P2O5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3h,水解0.5h,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产品耐碱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工艺 ,选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nop- 10 ∶ n P2 O5 为2 .3∶ 1 ,反应温度为 70℃ ,反应时间为 4h,单酯收率可达 93.2 8%。性能测定表明 ,它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的合成工艺,选择了较佳合成条件,并对该产品的表面物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泡体适中、润湿性较好、比电阻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为原料,以P2O5为磷化剂,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配比为3.2/1(mol/mol),酯化温度75℃,酯化时间4.5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产品酯化率为78.9%。同时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五氧化二磷的加料方式、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单双酯含量等因素对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磷酸酯钠盐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n(五氧化二磷)=2.5∶1.0,于60℃下酯化反应3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临界胶束浓度为7.94×10-5,表面张力为32×10-3 N/m,渗透力为25 s,乳化力为440 s,去污力为93.8%,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5.9%.结果表明,该物渗透性、去污性较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织物前处理用理想的精炼助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五氧化二磷的加料方式、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单双酯含量等因素对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磷酸酯钠盐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n(五氧化二磷)=2.5∶1.0,于60℃下酯化反应3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临界胶束浓度为7.94×10-5,表面张力为32×10-3 N/m,渗透力为25 s,乳化力为440 s,去污力为93.8%,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5.9%.结果表明,该物渗透性、去污性较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织物前处理用理想的精炼助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次采油用新型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叙述了其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开采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并分析各合成工艺路线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该新型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松香与甘油的部分酯化反应及松香甘油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松香与甘油反应温度为260~270℃,用量配比为1∶2,催化剂ZnO用量为松香用量的0.05%,反应时间4.5h,产物羟值175.2(滴定1g产物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单酯含量48.2%,双酯含量37%;松香甘油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催化剂为KOH,其用量为酯的0.6%,温度150℃。测定了产物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张力δ为3.29×10-2~3.83×10-2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2×10-4~5.2×10-4mol/L,钙皂分散指数LSDP为4.2%~18.5%,对松节油乳化力EP为74~190s,浊点CP为17~81℃;环氧乙烷聚合度(n)对产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n的增加,δ先下降,然后逐渐上升,CMC、LSDP、CP逐渐升高,EP先升高,当n=10时,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烷基酰胺磷酸酯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磷酸二氢钠,环氧氯丙烷和N,N-二甲基-N‘-脂肪酰基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烷基酰胺磷酸酯甜菜碱,对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两性特征,泡沫性能,分散力,润湿性能,乳化性能,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临界溶解温度等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  相似文献   

10.
以异辛醇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异辛醇磷酸酯.实验结果表明:单酯的助滤性能较好,最佳单酯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6.9×10-5∶1;合成高含量单酯的最佳条件为,异辛醇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11.
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400)为原料,通过三步合成了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首先按照菜籽油酸:乙醇胺(1t001)=1:0.75,催化剂KOH:菜籽油酸(mol):0.076:1,0,温度为170℃,加入乙醇胺反应4h,再加入乙醇胺,使总的菜籽油酸:乙醇胺(mol)=1:1.0,在105℃反应3h得到菜籽油酸乙醇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环醚。最后环醚与聚乙二醇(400)反应生成聚氧乙烯醚。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环醚:聚乙二醇(mol)为1:1.2,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40℃产品收率达92%。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并对产品的表面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增稠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12.
笼状双环磷酸酯甲基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季戊四醇作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笼状双环磷酸酯甲基醚。  相似文献   

13.
以窄分布十二醇聚氧乙烯(2)醚 (AEO2)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法合成了窄分布十二醇醚(2)羧酸钠盐(AE2C),经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温度、投料比及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探讨,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AEO2):n(ClCH2COOH):n(NaOH)=1:1.1:2.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经分离提纯后对产品进行红外结构表征和活性含量测定,并对其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钙皂分散力和去污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AEC阴离子活性含量为 87.38%, CMC为 0.41 m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 25.4 mN/m,泡沫性(0.1% 溶液)83ml、润湿性(0.1% 溶液)5.1s、乳化性(液体石蜡)131.8s、钙皂分散力LSDP 16和去污力(0.25% 溶液)47.2%.  相似文献   

14.
用正交实验法系统考查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钠 (TX10 C Na)的合成工艺条件 ,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 :醚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 1 0 )酸 (一氯乙酸 )投料mol比为 1 :1 .0 5 ,反应温度 85℃ ,反应时间≥ 5h ,催化剂用量 2 .5g/mol,产品收率 >95 % .通过与合成原料TX 1 0比较 ,对TX10 C Na表面活性进行了分析测定 .  相似文献   

15.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反应合成出新型N-(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羟基)丙基-N,N,N-三乙基氯化铵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70℃,Na OH与NP-10的摩尔比1.0,环氧氯丙烷与NP-10的摩尔比1.2,三乙胺与NP-10的摩尔比1.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48.72%.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在线红外光谱(online FTIR)手段对反应进程进行跟踪,检测出生成了中间体.基于相关实验数据,合理地提出了反应机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9×10-3mol/L,该数值较小,在CMC下的表面张力为40.13 m N/m.该乳化剂对沥青的乳化能力良好,得到的乳化沥青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归属于慢裂型产品.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套年产5000吨十二醇聚氧乙烯(9)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的工艺.选择和确定优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环氧乙烷化、酯化、磺化进行了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对主体设备管式反应器、酯化立式反应釜进行了选型和设计计算.确定了一套优化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衡算各工序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主体设备管式反应器、酯化立式反应釜选型正确,设计合理,满足工艺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用没食子酸丙酯作为硅氢加成反应中交联反应的抑制剂,全面考察了聚氧乙烯醚接枝聚硅氧烷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制备高浊点的聚氧乙烯醚改性聚硅氧烷,可应用于头发护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硝基二苯醚的硝基还原反应、硬脂酸酰氯胺基酰化反应、氯磺酸磺化反应,合成了带有极性酰胺基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酰胺基二苯醚双磺酸钠.通过IR,1H-NMR,MS对产品及其中间体结构进行了鉴定.用拉起圆环液膜法测定了水溶液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42 mmol/L,水溶液表面张力可降至34.4 mN/m,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比较,具有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