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丁奎首 《科学通报》1982,27(3):160-160
一、前言黑铝镁铁矿(Hgbomite)在自然界比较稀少,系一含Ti的(Mg、Fe)-Al氧化物矿物.其结构同尖晶石,尤其是尼日利亚石及塔菲石密切有关,故结晶化学家将后二者与其归于一组,视为等结构类.该矿物自加维林(1917)报道后在南非、坦桑尼亚、北美的纽约及卡罗来那州,以及苏联的乌克兰和喀麦隆等地相继有过发现.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及赞比亚又找到了一些新产地,但在我国还从未见到有关它的报道.作者对我国最近所发现的富含锡、锌的黑铝镁铁矿新变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宁超  刘亚非  魏小燕  王立社 《科学通报》2019,64(26):2717-2727
锆钛石(ZrTi_2O_6)为高级变质岩、交代地幔岩和岩浆岩中的一种罕见副矿物,是研究高场强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的理想对象.中国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发现了含铀-富铀锆钛石,其主要化学组成为TiO_2, ZrO_2和UO_2,但不同颗粒或同一颗粒不同区域成分变化较大, UO_2含量最高可达20.83 wt%,且U与Zr具类质同象替代关系,晶体化学式可简写为(Zr,U)Ti_2O_6.低-中等UO_2含量的含铀锆钛石与不含铀锆钛石相比晶体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高UO_2含量的富铀锆钛石由于放射性损伤已发生蜕晶化.矿物显微结构及成分分析表明南阿尔金含铀-富铀锆钛石及其伴生矿物组合为:金红石-钛铁矿-含铀-富铀锆钛石-白钨矿或钛铁矿-含铀-富铀锆钛石-白钨矿,其中钛铁矿为金红石退变形成,而含铀-富铀锆钛石和白钨矿是金红石退变分解过程中释放的Zr, Ti, W等元素与变质流体中的U, Ca结合直接结晶形成.该研究对矿物尺度高场强元素迁移富集机理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敏之 《科学通报》1980,25(12):558-558
对内蒙白云鄂博西矿进行稀土-铌-铁矿石物质成分研究时,在钠闪石-白云岩内发现一种细小的棕红色矿物.经单矿物提纯、物理性质测定、X光粉晶分析、电子探针等工作,鉴定为铀钍石(Uranothorite).铀钍石属铀石-钍石硅酸盐矿物系列中稀见的矿物之一.到目前为止,在白云鄂博矿床和国内尚未有铀钍石矿物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单斜铜泡石是马哲生等1980年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成分与铜泡石相似,均为含水的砷酸盐,晶体化学式为:Cu_9Ca_2[(As,S)O_4](OH,O)_(10)·IOH_2O.由于发育{001}极完全解理,适合于进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的样品极难获得,以至于该矿物晶体结构和铜泡石一样至今未知.原子力显微镜能在正空间直接观察样品表面原子分布,因此作者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单斜铜泡石的表面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彭志忠 《科学通报》1963,8(6):66-66
钡铁钛石(Bafertisite)是Е.И.谢苗诺夫和张培善于1959年在我国某特种高温热液型铁矿床中发现的,他们确定钡铁钛石的组成为BaFe_2Ti si_2O9(另外还有少量的Cl和结构水未列入分子式)。Н.Г.平湼维奇曾对钡铁钛石进行过X射线分析,认为它属于斜方晶系,斜方晶胞的参数为:  相似文献   

6.
李士 《科学通报》1988,33(4):262-262
一、引言 自从1957年由联邦德国科学家R.L.Mssbauer发现低能γ射线无反冲共振和吸收现象——穆斯堡尔效应以来,Sprenkel-Segtl等人在1964年首次将这种方法用于石陨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偏岭石与天然烧变高岭石之争是粘土矿物学界多年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刘长龄先后多次报道在山西等地发现了一个粘土矿物新种——“偏岭石”(分子式为Al_2O_3·2SiO_2·H_2O),并在其地质产状、光学特性、热学性质及红外光谱特征等方面给出了大量证据.但真允庆认为,这是一种由煤自燃作用形成的天然烧变高岭石.作者从1990年开始,利用~(29)Si,~(27)Al MASNMR等手段对我国晋北等地的天然烧变高岭石和高岭石的热处理产物进行了研究,并与“偏岭石”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苏州花岗岩中铪质锆石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汝成 《科学通报》1995,40(6):536-536
Correia Neves等(1974)在莫桑比克的Zambezia花岗伟晶岩中发现了HfO_2达70%以上的、与锆石同结构的铪石,并根据化学成分提出了错石-铪石系列的分类标准,即锆石:Hf/(Zr+Hf)=0.0~0.1;铪质锆石:Hf/(Zr+Hf)=0.1~0.5;锆质铪石:Hf/(Zr+Hf)=0.5~0.9;铪石:Hf/(Zr+Hf)=0.9~1.0.但迄今为止铪质锆石主要都是在伟晶岩中发现的,我国已在阿尔泰伟晶岩、南平伟晶岩等岩体中发现了富铪的锆石,但这些锆石中的HfO_2含量仍未超出20%.  相似文献   

9.
2021年4月4日,央视《地 理·中国》栏目播出了节目 "'脑石'传说"."脑石"在两 年前被人戏称为"地球大 脑",中央电视台《地理·中 国》栏目将其拍成专题片,使 得发现"脑石"的永嘉县巽宅 镇黄龙坑一度成为热门的网 红打卡地.那么,"地球的大 脑",或者说"脑石",究竟是 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87,32(3):208-208
丹斯石(盐镁芒硝)是盐类矿床中颇为罕见的一种矿物。1909年,R.Grgey在研究奥地利的哈尔盐矿床时曾对该矿物作过简略描述,伹未明确定名,也未曾获得关于该矿物的必要的矿物学数据。1958年,H.Autenrieth和G.Braune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丹斯石的晶体,并测得了其主要的物性数据。他建议如在自然界果真发现他合成的这种矿物时命名为丹  相似文献   

11.
华北太古宙退变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含义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翟明国 《科学通报》1995,40(17):1590-1590
1993年,Smelov等报道在西伯利亚阿尔丹地盾奥列克玛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区内有退变质为麻粒岩和角闪岩的榴辉岩.1994年,Williams等又在加拿大地盾晚太古代斯垂汀-阿斯巴斯卡花岗糜棱岩带发现原称为麻粒岩的岩石是榴辉岩.这是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大进展.1 地质概况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太古宙变质岩石出露区可以划分为3个岩石构造单元,即(1)出露于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0,(3):8-8
基于对美日合作的“朱雀号X-射线天文台”所获探测数据进行的研究,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在超新星残余“W49B”的内部深处,迄今已探察到的两个“化石火球”之一仍在发光。在这张集成图片上,红色和绿色代表由地面望远镜拍摄的W49B残余,蓝色则代表由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获取的X-射线数据。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莱克本(E.H.Blackbur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格雷德(C.W.Greider)以及哈佛医学院的绍斯塔克(J.W.Szostak)三位科学家,肯定他们在发现端粒以及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末端机制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酰胺在胶束和微乳液中聚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干佐 《科学通报》1995,40(9):799-799
1959年Duynstee等人提出胶束催化之后,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活跃领域.近10多年来把胶束作为模拟酶催化模型,对于生物化学的研究更加深化,在光合作用和肽的合成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微乳液是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透明、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体系.微乳液结构有油包水(W/O)、水包油(O/W)和双连续(B.C.)3种类型.微乳液的结构及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杨敏之 《科学通报》1964,9(7):640-640
锌濛脱石(Sauconite)是濛脱石族中稀见的矿物之一,曾陆续在美国科罗拉多、威斯康辛、阿肯色和苏联中哈薩克斯坦等地的铅-锌矿床氧化带和碱性岩体风化壳内发现。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锌濛脱石的报导和研究。我们在进行某铅-锌矿床的野外工作时,在氧化带内采到一种未知的褐色土状矿物,经过室内详细工作后,确定为锌濛脱石。它的发现,不只是有助  相似文献   

16.
鹌鹑同源异性盒基因Quox-1在染色体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W.Gehring和M.P.Scoff分别同时发现同源异性盒基因(Homeobox genes),并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天坛,人们都知道在天坛南部有一处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首的回音壁和三音石。1994年3月26日,作者在天坛回音壁内与三音石正好南北对称的位置上,又发现了一个效果比回音壁、三音石更为显著的声学现象:天坛对话石声学现象。1995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首先以简报形式向世人公布了这一重大声学发现。此后诸多新闻媒介相继报导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8.
李鼎容 《科学通报》1981,26(2):128-128
1979年夏,作者从顺1井岩芯中发现40多个直径在0.17—0.65 mm的玻璃质小球,这些玻璃质小球局限在地表以下182—327米范围之内。根据它们的地层年代、产状、形态、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成分,作者认为这些玻璃质小球是显微熔融石(Microtektite)。这些显微熔融石赋存于中更新统翟里组中下部,岩性为湖相粉砂质粘土.小球表面无任何侵蚀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上,简单而伟大的发现是不常有的。美国物理学家彭齐阿斯(Arno A.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Wilson)在1965年发现的3K宇宙背景辐射,就是其中之一。正由于这一发现,使他们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不少人认为,他们的这一伟大发现,就象伦琴发现  相似文献   

20.
刘長龄 《科学通报》1959,4(4):132-132
矽卡岩在我国有广泛分布,并形成鉄、銅等許多有价值的金屬矿床,但截至目前为止,其中尚未見有合褐帘石的。最近,我们根据河北地质勘探公司順便检查队自翼西南某矽卡岩鉄矿区采来的标本进行研究,发现透辉石矽卡岩中有不少褐帘石(在标本中含量可达30%以上)。因而岩石定名应改为“褐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在野外肉眼鉴定时,誤將褐帘石当作綠帘石或阳起石了。現在將我們初步研究结果报导于下,供有关同志們参考,特别希望在矽卡岩分布地区工作同志注意此种褐帘石的发现。褐帘石的产狀:这种褐帘石透輝石矽卡岩产于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