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丘陵山地在我国所占的面积不少,特别是南方各省,约占总面积的70%,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说法,以四川为例,据《四川农业地理》划分,在土地资源中,平原只占2.5%,丘陵占18.7%,山地占46.9%,高原占31.9%,说明这里的土地约占总土地面积65.6%都是山地丘陵。全省耕地约1.1亿亩。其中平原耕地占15.4%,丘陵占62.5%,山地占20.7%,高原占1.4%,就是说耕地中有83.2%是分布在山地丘陵之上,所以,从整体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幅员辽阔,地貌特征复杂,尤其以山地居多。如果将山脉、较高的丘陵以及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地"的话,那么它几乎占据了中国2/3的国土面积。由于地势不平,因此在山地开垦农田、开展农业生产较为困难,但山地却拥有着丰富的森林和植被资源,并且,这些丰富的植被还能构成多样的山地植被,让山地展现出各种迷人的特征。尤其在海拔高差较大的地区,随着山势的变化,环境以及植被类型变化明显、交替显著,极具特色。这里,就让我们走进高山,共同领略那多彩而美丽的山地植被生境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平原只佔全国总面积的13.5%,其餘都是丘陵和山地。在丘陵和山地上有关土地利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与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密切有关,而且也是根治各河流中、下游水患的根本办法。同时水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亦须有水土保持工作的密切配合。但是,目前各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如华北、西北、华东以及各省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内都没有水土保持的单位,同时部分领导干部在主观上对此问题亦不甚重视。我曾和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凤桐所长交换过意见,他说:“目前农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处亚热带,山地、丘陵占地面积很大。根据这一自然特点,发展我省农业要十分重视山区和丘陵地区建设。山地,丘陵区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搞好山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地,丘陵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现就我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谈几点意见。一、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危害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危害严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8.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67.3%,其中中度和强度侵蚀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47.12%。从范围来看,北起秦巴  相似文献   

5.
松潘雪宝顶     
松潘高原地处川西北,西面是青藏高原,北面是甘肃省,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当地居民都是藏族同胞。松潘地貌十分独特,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丘陵起伏,谷地宽展,山地相对高度只有一二百米,最高的也不过四五百米,谷坡和缓,河流曲折,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讨论的川东和川中丘陵山地,就其地理范围来说,主要是指包括川东平行岭谷,和西部的龙泉山在内的整个四川盆地内部丘陵低山地区,共有50多个县,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本区气侯暖和,雨量丰富,土地较肥沃,实系“天府之国”的腹地。如何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物生产力,从生态学观点看,它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条河流的河床发育规律,在下游的冲积平原河段同在丘陵山区的河段,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冲积平原上所形成的河床,其一切特征都同上游丘陵山区的地貌,地质和气候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冲积平原上的河床,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对于沿岸居民的关系远比山区丘陵河段影响更大。因此,本文主要是研究平原河段的河流规律。  相似文献   

8.
25万年来黄土蜗牛的生态演替对地球轨道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洛川剖面 250 kaBP来蜗牛化石记录的分析,划分出 11个化石组合带,研究了最近两个冰期旋回以来的生物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生态环境类型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陆生蜗牛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地轴倾角和岁差变化的关系是明确的,喜温湿类蜗牛繁盛期对应着地轴倾角的增大期,喜冷干类蜗牛繁盛期对应了地轴倾角的减小期.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在控制陆地生态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 40 ka变化周期,岁差的 20 ka周期同时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100 ka左右的周期变化在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并不是主要的控制因素,但它可能是陆地生态变化幅度的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全境多山,山地占到总面积的1/2,西北部是丘陵,西南部是高原,南岛的最高山峰海拔3764米,北岛的最高山峰海拔2797米。新西兰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令人惊奇的特殊种类。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新西兰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中部和北部山地植被垂直带表土花粉和植被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革  刘平妹  薛滨  李政益 《科学通报》2002,47(21):1663-1666
调查分析了台湾中部沙里仙山和北部乐培山各类山地植被下的表土花粉,并采用生物群区化方法进行植被转化。各个表土花粉样点上的植被类型根据各类花粉出现的相对数量、植物功能型的分配和植被组合三者关系进行矩阵运算和模糊归类选择。结果表明,表土花粉模拟的植被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拔500m以上山地热带、亚热带的栲-青冈林、山地暖温带栎林、松-栎林、山地温带和寒温带铁杉-云杉林及云杉-冷杉林等植被,其地理位置与实际植被的海拔高度分布基本一致。该研究能够为我国大范围表土花粉调查和垂直植被型变化提供花粉资料,为低纬植物功能型和植被型组合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为利用土层花粉重建第四纪植被的现代类比应用。  相似文献   

11.
程宏  蒋宁  张恺笛  吴波  邹学勇  赵晓萌 《科学通报》2023,(11):1356-1366
土壤风蚀引起的地表沙尘释放及其输移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为重要的地表过程之一.准确估算地表沙尘释放是揭示沙尘暴发生机制、阐明地表沙尘释放与陆地生态系统耦合作用的基础,也是制定防沙治沙和大气环境治理规划和决策的依据.基于野外调查、表层土壤采集及其室内实验、遥感影像以及气象站观测资料,估算了4个不同时期4个粒径组地表沙尘释放,揭示了京津风沙源地表沙尘释放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粒径的响应,明确了京津风沙源不同区域和土地利用地表沙尘释放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从控制地表沙尘释放及其对区域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的角度,提出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区域是农牧交错带、燕山丘陵、荒漠草原、晋北山地丘陵,治理的土地利用核心是耕地,而不是沙地,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家园—一大自然,是由地表岩石、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内能和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形态类型;气候水热条件差异造就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而水体则表现为海洋、河流、湖泊与沼泽。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诸如海陆变迁,气候冷暖干湿波动,物种的产生与灭绝,以及高耸入云的雪峰,深邃狭窄的河谷,波状起伏的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翡翠般的湖泊,开满鲜花的草甸,发育钙华的山谷,生长着国宝大熊猫的川西北山地森林等等,不仅隐藏着无数的奥秘,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刊于今年8月13日至19日举行的“大自然探索之旅”夏令营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参加者的来信,盛赞此次活动的意义并写下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体会和感悟。我们特从中挑选数篇摘编如下,以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大自然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刘延敏 《科学通报》2002,47(10):794-794
1998年11月30日,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将2002年定为“国际山地年”,号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实施“山区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为“国际山地年”做出贡献. 为响应联合国关于2002年为国际山地年的倡议,加强国际间山地科学方面的合作,提高公众的山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意识,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承办,并由第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部更新世以来海侵与深海岩心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纯 《科学通报》1983,28(17):1062-1062
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和丘陵山地在第四系地层及地貌上留有明显的海面变化证据。十多年来研究资料日益增加,逐步深入,并多同第四纪冰期进行了联系。但在对比中往往局限于阿尔卑斯的经典冰期概念,对于全新世的高海面尚有不同意见。本文拟就已发表的成果,对我国第四纪海平面的变化及其同冰期旋迴的关系提出尝试性的对比,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陇东盆地朝那红黏土8.1~2.6 Ma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是当代东亚季风系统和中国西北现代生态环境格局形成演化的关键时期. 文中通过对黄土高原陇东盆地朝那剖面8.1~2.6 Ma期间的孢粉记录研究, 建立了这期间古生态环境序列. 在8.10~6.73 Ma期间, 地带性植被可能是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疏林草原, 在山地有雪松、松等山地针叶林分布, 推测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在6.73~5.67 Ma期间, 植被类型可能是森林草原, 以榆为主, 伴生着栎、柳、胡桃、桦的阔叶杂木林和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禾草草原发育, 反映气候温暖较湿润. 在5.67~3.71 Ma期间, 蒿、禾草草原和松、云杉针叶林发育, 山地气候温凉湿润, 丘陵和低地温暖半干旱. 其中, 在4.61~4.07 Ma期间曾一度温暖较湿润. 在3.71~2.58 Ma期间, 地带性植被可能为柏疏林, 林中混生有榆, 尤其是早先一直存在的反映温暖环境的雪松和铁杉此时消失, 反映环境较前期有较大的改变, 气候季节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学角度对生物入侵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对生物入侵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了介绍,归纳总结了外来种转化为入侵种的过程和主要入侵类型,并从生态学角度对入侵种的入侵机制加以阐述,分析了与入侵物种自身和引入地生态环境相关的假说及入侵种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结合上海城市植被的研究,阐述了上海外来物种现状,在对传统预防、控制措施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物演替理论的生态防治法,并对外来物种的功过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沿袭始建于1961年的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的科研工作,于2005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实验室立足于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减灾需求,坚持过程机理认识、技术方法创新和重大减灾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科积累和平台体系的综合优势;系统深入地开展泥石流、滑坡、崩塌滚石、山洪和堰塞湖等山地灾害形成运动机理与减灾技术研究,在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丘陵山地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有2/3为丘陵山地,复杂的山区地形在垂直方向形成多样的农业气候资源。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在垂直方向的光、热、水资源明显差异特点,采用低海拔地区生产经验指导高海拔地区的生产:一方面因农业布局和作物配置不合理,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山区农田中、低产面积大、产量低,品质差;另一方面,在山区片面提高复  相似文献   

19.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还会进一步导致从"清水态"的草型生态系统,逐步转换为"浑水态"的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机制,推测是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的效率不同所致.而对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最终的演替趋势则是从浮游植物为主的自养型湖泊转化为以微生物、原生动物等为主的异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20.
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青 《自然杂志》2000,22(6):320-322
本文结合近年有关化感作用的大量报道,分析了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化感作用作为信息传递形式和化感物质作为信息载体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食物链类型,并在生态系统演替和系统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