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门水利水电类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之一。水利水电类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探讨了水利水电类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特点,然后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授课对象,提出了"因材施教,重在实验,结合项目,培养素质",的指导思想,并从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信息素养、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临的如何定位问题,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内容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功能和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吴艳玲  董伟  郭河林 《科技信息》2009,(19):220-220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技工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今后的其它计算机课程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通过积极的改进措施切实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卞华珍 《科技资讯》2010,(26):201-20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根据目前计算机学科发展现状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现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性改革,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学生在大学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入门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多年来,我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勇辉  赵敏 《科技信息》2006,(12):404-40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文就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艳  马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56-256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高校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市场的需求,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式,力争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晓  刘兴华  钱贵平 《科技信息》2010,(18):I0342-I0342
目前,大多数高校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入门,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是许多教学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目前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每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及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明确了高等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新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即“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指导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探索,提出了比较新颖、可行的教学思路,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牛万程 《科技信息》2013,(21):170-170,207
2004年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对在校大中专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为落实该意见书指导思想,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冲 《科技资讯》2011,(18):202-202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差异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提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些措施,在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需向复合型转变,计算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方式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网络教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并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教学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基础文化》教学要面向应用、注意实用,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简单地剪裁,而要注重实用性、操作性,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分析了中央民族大学民考民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民族院校民考民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机绘图》双语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获取范围,并对学生的思维习惯、文化修养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计算机绘图》双语教学的具体教学要求和内容,进行了教材建设、授课方式与考察方式方面的探讨,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绘图》双语教学的课件制作中,在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具体措施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华 《甘肃科技》2009,25(24):180-181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导线,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在“任务”完成中发挥引导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飞 《科技信息》2012,(6):120-120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电视大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方法,调查本溪广播电视大学2011届在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现状、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璞  杨勇辉 《科技信息》2006,(12):390-390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对高校学生开设的第一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本文就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实践教学法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玺 《科技信息》2008,(29):171-17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的搭建和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仍遵循"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是21世纪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计算机技术是典型的应用技术,应包括在素质教育当中.但当前多数院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足,鉴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