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科学数据资源与共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科学数据资源 1.几个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产物,是人们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而用于记录世界的一种符号。它借助于“数字”或其它符号去勾画和记录现实世界客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运动  相似文献   

2.
100多年前,恩格斯提出“蛋白体”是生命运动的物质承担者,由此就产生了“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一生命定义。经过百年来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出现,核酸的地位及作用受到极大的重视。于是,有人提出:生命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不是“蛋白体”,而是“核酸体”,生命应该是“核酸体”的存在方式。他们说……一种微小的生命体——类病毒是仅仅由数百个核苷酸组成的核酸分子。所以把生命理解为核酸体的存在方式不是没有根据的”;“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能自我复制,这就是DNA,”“作为  相似文献   

3.
“的里雅斯特”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万米深海的鱼类,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但这会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呢?因为在这之前,人们一般认为深海是一个黑暗、高压、寒冷和缺氧的死寂世界,600米深度以下有机生命就无法生存了。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法国人建造的“阿基米德”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在他所著的“矛盾论”中曾经告诉我们:“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个精辟的论断,揭露了整个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医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当然也毫无例外地受着矛盾法则支配。恩格斯老早就曾指出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由此可知,我们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掌握在健康生活和疾病过程中一切矛盾发展的规律,从而解决那些危害生命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即不讨论与此有关的种种动力因素-无论是从科学内部还是从科学外部;相反,它将对国际上有关“李约瑟问题”的近期研究提供一个广角俯瞰,着重分析这一问题的来源和的发展,指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编史学上的作用,进而将“李约瑟问题”置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审视它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苏联的几个学术书刊物发表了一系列讨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状况和任务的文章。苏联科学院学术秘书长托布切夫院士在1957年二月的苏联科学院年会上说过:“我们刻不容缓地需要召开自然科学哲学的科学会议。”看来,这些文章的发表与这样一个科学会议的准备是有关的。“学习译丛”1957年10月号译载了苏联“哲学问题”1957年6月出版的第3期的一篇社论:“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社论除了阐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以  相似文献   

7.
技术发展与伦理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虑到在技术哲学中“技术负荷道德价值”命题较之“科学负荷道德价值”命题更易被人接受,主要集中讨论技术伦理问题。通过对既有文献的考察注意到当前技术哲学研究正在从一般技术批判转向技术伦理探索,认为现代技术发展目前面临着敬畏生命和生命牺牲、控制世界和世界失控、生活改善和环境破坏的伦理困境,最后提出了在公民、企业、政府和全球层次上构建技术伦理秩序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数字生命研究是新兴起的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主要是采取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产生展示生命特征的人工生命实体。本文概述了“磁芯大战”、“L-系统”、“生物形态”、“计算机病毒”、“Tierm世界”、“阿米巴世界”等数字生命模型的内容和特征,说明数字生命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的志趣在于回答关于世界是怎样的这类问题。无论科学从事什么样的思辨、探索、艰辛的推理、观察和实验,共有效性(validity)和价值的最终检验,在于它是否告诉我们世界实际是怎样的,并且最好能用概括和总结世界的重要特征的术语,或者甚至能够用解释这些特征的术语。在科学中,研究课题(problem)是问题(question)而不是话题(topic)。“潮汐”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它是一个话题。“潮汐显示出什么规律性?”和“什么导致潮汐?”则都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尼采的科学哲学既不属于“旧的”实证主义的、逻辑语言学的、分析的形式,也不属于“新的”历史的、解释学的形式。他认为科学的问题不能通过科学本身得到解决,必须从哲学上来澄清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尼采主张从艺术的视角来透视科学,又从生命的视角来透视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的科学哲学是艺术和生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1,(7):74-77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为什么这些年我国不断研发深海深潜器呢?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这样回答: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们首先看看这6个名词:1.科学哲学;2.科学论;3.元科学;4.科学方法论;5.自然科学哲学问题;6.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元科学”在西方比较流行,我国也开始应用。“科学论”(wissenschaftstheorie)仅仅在西德流行。这三个名词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都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同一个哲学学科。“科学方法论”在我国早已流行。英国的波普尔学派往往把“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组织问题和自治问题 用两个题目就可以概括现代对科学所进行的讨论:一是(在特定的期望成就意义上的)科学的组织问题;一是科学的自治问题。尽管在这方面不乏疑义,但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似乎科学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系统立于我们面前,且我们应该更好地组织这个系统或使其自治。人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把“组织”和“自治”这些概念同“方法”和“理论”——科学论的两个古老题目——直接联系起来。当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社会系统时,它究竟是什么含义人们还不清楚,甚至连此系统的界限范围和信息加工的实际过程这些问题也在探索之中。当人们把科学分析为一种社会系统时,更为详细地考虑  相似文献   

14.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的争论渊源流长,在人类思想史上它是一个古老的,然而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这个问题“自第一位旧石器时代的战士偶然地被石块绊倒时起就已经为人所辩论了”;说它是“常新的问题”,是因为它总是随着科学和哲学的世界图景的改变而变换自己的形式。它就象斯芬克司一样,向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说:“请你解开我这个谜,否则我便吃掉你的体系!”今天在复杂性科学的世界图景中该问题又有了哪些特点呢? 一、问题的背景早在古希腊时代,德谟克利特就指出,凡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被决  相似文献   

15.
在清理旧文书的时候,找见了这个没有写完的旧稿。写作这个稿子的时间记不清楚了,“考证”了一下,大概是在一九五二年左右。现在哲学刊物上关于“纯”哲学问题的文章发表得比较少,因此想起把这个稿子拿到《通讯》上发表,希望引起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植物王国     
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另一类是动物,可分别把它们称作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在植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国民”——各种各样的植物,已被人类发现的植物有40多万种,所以我们可以说,植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科学基础转移”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1-23日在浙江丽水市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明国教授、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金吾伦教授以及丽水市政府的领导到会并讲了话。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学者围绕“新科学及其挑战”、“科学基础的表现”以及“科学基础转移与原创性”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张明国教授在讲话中,在充分肯定研究科学基础转移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了以下几个相关问题并希望大家予以关注:①除了研究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以…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奖项 ,都是旨在激励 ,这不会有什么歧义 ,但激励什么 ,似乎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们纪念诺贝尔奖 10 0年 ,除了因为这个奖有数以百计的获得者遍布世界上几十个国家 ,偏偏与中国本土无缘 ,便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情绪和议论外 (这基本上属于“外史”的范畴 ) ,恐怕更值得关注的还应该是“内史”吧 ,即科技奖励 (广义地包括各个层次、各种名堂的奖掖 )究竟意欲何为 ?本人不揣冒昧 ,引申出去“提”三个似是而非的“问”(本来不应该是问题 ,但提出来就成了问题 ) :一问奖“量” ,还是奖“质”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 ,我们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是想对于物质结构和运动性质作出新的辩证的解释。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必须简略地回顾一下作为所谓“机械唯物主义”基础的几个基本假设。在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古典物理学时期,古典力学是以下列五个基本假设为基础的: 第一个假设:世界是不依赖于任何观察者而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1,(6):20-23
茫茫无际的沙漠,是人类面对的最可怕也是最顽固的敌人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 在库布其沙漠,经过几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绿色家园,焕发新的生机. 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之弦”,黄河为弓,大漠为弦.30多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库布其沙漠腹地,更是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风蚀沙埋,被喻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