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名变异昆虫专业画家的自述CorneliaHesseHonegger著王建华译科学家能从图画作品中获得有价值的科学信息吗?专业画家科妮莉亚·赫西·霍尼格(CorneliaHes。eNonegger)对此问的答复是肯定的。她声称经她手绘制出的大量有关放...  相似文献   

2.
文森特·梵高(1853-1890),伟大的荷兰画家,后印象派大师,一代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他一生坎坷,穷困潦倒,饱尝寂寞和孤独,但他死后却被人顶礼膜拜:自杀前的绝笔画《阿德琳娜·雷沃克斯肖像》在2000年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1375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据说,  相似文献   

3.
祝凤武 《科学之友》2008,(12):120-122
文章通过对凡·高生活经历与作品艺术风格的解析,透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美学观念的革新探索,力图展现出凡·高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地位及作品对20世纪多样艺术思潮和表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学·数学·计算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锋、陈光磊两位所撰《文学·数学·计算机》一文对国外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情况作了介绍,想会引起各方面读者的兴趣。但是电子计算机也不是万能的,它是人类设计和制造的,它的超特的功能离不了人类的设计,因此也没有什么神秘。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卡尔·萨根不幸去世了。对于他的死,凡知道他的丰功伟绩的人都会发出同一个叹息:可惜!卡尔·萨根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著的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勇敢的反对伪科学的斗士、关于他的业绩,本刊在第7期上已有文章发表,这里不再用篇幅重复那些论述了。我要说的是,科学需要有像卡尔·萨根这样的斗士。人们常把科学称之为神圣的殿堂,这就需要有人爱护它、尊重它,并为这座殿堂增加光彩,增塑科学之种。然而,在这座殿堂内常有伪科学的假菩萨出现,它们披着科学之神的外衣,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挤…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成材之路 阿尔弗莱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位发明家,才华横溢,刻苦顽强,虽屡遭挫折也毫不气馁。他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诺贝尔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那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的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 鲁德贝克的后裔,是一位颇有教养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要求诺贝尔从小就做一些浇花、锄草、清扫垃圾类家务活,使他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动手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从零开始制备大的、精巧的分子结构是令人畏惧的工作。但正如化学家所知,有时候可以操纵分子使它自身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自然界提供了许多自组装结构的例子:膜、核糖体和病毒荚膜。事实上,复杂分子的自组装导致了35亿年前生命的开始。化学家正在学习操纵和控制自组装过程为己所用。具有互补几何形状和电荷的分子适于聚集成拼块,或如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朱利叶斯·瑞贝克·Jr.所预见的网球形状。多年来,瑞贝克一直在研究分子的自组装,制造能螫合较小分子的大分子球。受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充足资源的吸引,瑞贝克7月份将加入该所员工…  相似文献   

8.
性生活是人类正常的需要,就是极力宣扬封建道德的儒学人物对此也直言不讳。如《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亦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有人把性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列入人类的三大生活。由此可见,它不是一件可以置之不理、弃而不顾的问题。大量事实表明,人们十分需要性医学。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和田中耕一是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奖的。库尔特·维特里希是因为“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奖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混凝土     
在地震中,用这种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只会发生挠曲而不会倒塌。数千年来,混凝土一直是一种简易可靠的建筑材料·埃及人用它建造金字塔,罗马人用它筑早构坝·就是在今夭,它仍然是建筑业的主要材料。近些年来,混凝土里由于放进了人造纤维和化学制品通过旋转,搅拌、挤压等过程,它的性能和耐久性有了一些改进.现在,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1.
1991年,科学家乔·迪克宣布说,他研制出了一种方便的薄膜,这种薄膜的材料是一种聚合电解质的聚合体,人们可随意地将它们叠加组合,静电会将它们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乔·迪克现供职于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他解释说,这种薄膜极薄,质量好,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先将一种带负电的材料浸入到一种高分子量的溶液里,这种溶液是带正电的,然后将其取出,漂洗,晾干,接着重复这一过程,每一次重复便产生一层薄膜,它的厚度只有几个纳米。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可塔夫梦想得到一种名为珠母层的材料,它是一种类似珍珠的表层…  相似文献   

12.
招名期页篇期页期页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管理科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科技立IJ‘呀确O八勺.0曰八匕,了 弓.8 8 8 88,s凡‘J马,J‘甘CU9 9 1010”法及综合类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关系 “.“·…“‘“·······”·“·“·”·”一1 46全球转映,穷圈遭殃“·“·”·“…149技术系统的社会构建····”“一1 51美国20种断职业“·“···”·“一160DNA指纹:科学院报告··”一2 42俘论的消失和悖论的建立·””·252科掌家与社会“·“·····“··,.”,4 10是混沌,还是嗓声“·,.·”·“·”·…4 47W.…  相似文献   

13.
象病人接受全身检查一样,阿尔伯特·赖德十九世纪晚期的绘画作品“路德·伍林的女儿”静静地接受探测粒了束的检查,隶属于美国国家标准局盖尔斯堡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反应堆的中子流对博物馆中这件作品的树脂层和油膜层进行了20分钟的活化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中子处理,赖德油画中二十多种元素显示出了特征的γ射线和电子辐射反应。来自史密森研究所的核物理学家陈玉堂(译名)与NIST的科学家们合作,使用NIST的反应堆进行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他在油画上定期地放置记录胶片,这样这些特征辐射就在胶片上显现出图像来。除了用胶片记录来自“活化”了的油画的辐射的空间分布外,还将一固态检测器放在油画前几英尺处记录γ射线信号,这可以帮助研究者们计算出某一特定元素(如赖德所用的原始棕土中锰元素)的含量. 这种技术叫中子活化射线显迹术,它可以获得油画中元素的空间分布及浓度分布的信息确定不同材料之间的界线和画家原先所画后来又被覆盖的部分,甚至能告诉参观者他们所看不到的油画里层的画笔风格。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2,(6):11-11
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在荷兰画家梵高(1853-1890)最著名的作品——《向日葵》系列画中,有一种有着黄色“双重花瓣”的变异花,它与常见的单一、扁平的轮生小花明显有别,前者的内部盘花部分较小。  相似文献   

15.
乔治·乌仑贝克(Georege Uhlenbeck),逝世于1988年10月31日;他主要是以电子自旋概念的创始人之一而闻名于世的.这一概念是他与古兹米特(S.A.Goud-smit)密切合作的成果;这一合作曾得到他们在莱顿大学(荷兰)的老师保罗·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的鼓励和促进。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的这一概念是  相似文献   

16.
探测最为深邃的太空的一种方法,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J·安东尼·泰森和国家光学天文观测台的帕特·里克·塞泽尔发展起来的.利用带有电荷耦合装置(CCD)的照相机(照相机安装在智利美洲塞诺·托洛洛天文台的一架4米焦距望远镜上,而CCD则安装在其焦点上),他们就能够观测到27等星系,这种星等的亮度,比用肉眼可见的任何星体还要暗淡大约10亿倍.(CCD是一种半导体装置,当景物的光线在它的表面聚焦  相似文献   

17.
食人猫     
在动物世界中,人类算不上剽悍、伟岸,人类没有猎豹风一般迅猛的速度,也没有猫头鹰雷达般敏锐的视觉,但是他们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很少成为被掠食对象。人类仰仗着自己高度发达的智力,稳稳地占据着生物链的顶端。但是,最近以考古学家朱利娅·李·斯诺普为首的三位南非科学家宣称:在数百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古人类却是为数不算太少的食肉动物的盘中餐。这些凶狠的食肉动物包括美洲豹、斑点土狼和一种早已灭绝的猫。这种猫因它那特大的马刀状犬齿而非同凡晌。这些食肉动物曾游荡于南非炎热的稀树草原上,以远古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为生,时间是25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8.
从一点向另一点传送信息而不消耗能量的想法似乎使人想起永动机和其他技术上的空想。自从1948年工程师克劳德·香农确定传递一个单位信息所需的最小能量以来,工程师们已接受它为事实。IBM的物理学家罗尔夫·兰道厄(R。IfLandauer)并不这么认为。传统上把通讯线路看作管道,M进制数码——计算机数据中的1或0在它的一端输入,在另一端输出,他认为这是浪费。如果使那些数码循环,效率是否会更高?假如我用一些古怪的方法,我可以不需能量而输送数码,”兰道厄说。兰道厄去年提出,研究者们应该开始考虑设计一种通讯“滑雪索道”,而不是…  相似文献   

19.
当西尔维亚·A·厄尔(Sylvia·A·Earle)注视大海的时候,她并不是把大海看成一片浩瀚无垠的冰冷的深兰色的水,而是把它看成地球上的一个最大的水族馆,是一片海洋森林,闪射着缤纷的兰色、绿色和金黄的色彩,有着各种各样性情温顺而又奇妙的“家畜”。作为一名第一流的深海探险家,从海洋深处她的居留地重新露出水面之后,她曾在那里度过了将近6000个小时,即七个多月的水下生活——她对于在水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准备和邻省一起,向美国市场输出总额为12亿美元的能源。在这项贸易中,新斯科舍省试图应用一项不同凡响的技术,拟从该省西海岸高达40英尺的汹涌潮水中获得水力电能。“潮汐能有限公司”副经理乔治·贝克说:“潮汐是月亮能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