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信息化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即将推行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指出高校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对高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进行了论述,并对高校如何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概念、要素和基本评估方法,分析了典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计算步骤。针对传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方法,构建了改进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模型和计算的缺点,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和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结合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D-S证据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建立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并量化专家的语言评价;然后采用D-S证据理论对评估结果进行合成来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利用各安全威胁概率的置信区间进行重要性排序,并提出了相关信息安全防护对策。对火电厂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量化各安全威胁的影响,能有效处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海军  景红壮 《科技信息》2013,(26):284-284
本文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云计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安全风险评估实施与建议,希望能对云计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主观性大、建模时间长、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因素进行层次分解,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实例分析表明: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相比,在处理央企、银行、政府等单位风险评估过程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产生信息安全风险的原因,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并尝试性地对广西自治区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广西自治区级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处于黄色预警等级,与网络信息系统的现状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在GB/T 20984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风险熵",以定量描述各风险域及系统整体风险状态的不确定性程度,揭示信息安全风险随系统复杂程度而递增的规律;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系统风险的整体评价进行了理论归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没有考虑针对私密信息的防控措施,得到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密码学理论研究了私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将资产-威胁-脆弱性作为核心对风险值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入安全防控措施功能进行分析。按照相关原则,建立阶梯层次式私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熵系数对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在不考虑防控措施的情况下计算风险值,通过密码学理论对私密信息安全性进行保护后风险值进行计算,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获取考虑密码学理论下防控措施后,私密信息风险值,实现私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私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所提方法风险评估结果准确合理。可见所提方法评估性能准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内等级保护如火如荼地开展,加之国内信息安全咨询机构和服务厂商不遗余力的推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如今,各安全公司完成的风险评估项目已不在少数,甚至在绝大多数信息安全服务厂商那里,风险评估也都成为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10.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性强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相关标准、方法和技术体系以及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出发点、威胁和脆弱性的识别依据、影响威胁可能性的判断因素以及风险评估中的影响分析等四个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同时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定量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人们采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基本局限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采用概率风险分析的方法,通过故障树分析网络系统被攻击的根本原因,并对网络构成的实质进行了剖析,同时分析了系统漏洞的类型及对攻击结果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风险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就是根据有关的信息安全测评标准,对信息资产存在的脆弱性、面临的威胁以及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运用灰色评估方法,建立信息系统风险多层灰色评估模型,描述了信息系统的风险灰色综合评估过程,并且通过某学院校园网络系统加以实施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现有风险评估标准和相关研究提供的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的评估结果不能有效体现信息系统资产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上的不同安全需求和面临的不同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模型,在借鉴通用脆弱性评分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改进脆弱性要素量化方法,利用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偏量判断矩阵计算"安全事件损失""安全事件可能性"和"风险值"。通过实验验证,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评估结果能够直观体现资产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面临的不同风险,能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更加准确、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各种评估方法层出不穷,大大缩短了评估所花费的时间、资源,提高了评估的效率,改善了评估的效果。然而无论何种方法,基本上都遵循了风险评估流程,只是在具体实施手段和风险计算方面有所不同,其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并确定主要安全风险,从而分析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本文重点剖析了九种常见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计算机网络信息各种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是,‘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是IT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综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网络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和评价现状,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网络信息安全固有或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因素,论述了网络综合安全风险的评价步骤与过程,建立基于硬件、软件及外部环境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网络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方法。并结合网络实例给出了使用评价模型进行网络安全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6.
The configu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oli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asset risk, and the configuration required by the classified security protection is able to ensure the optimal and minimum policy in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level. Through the random survey on the information assets of multiple depart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lative deviation distance of security policy configuration as risk measure parameter based on the distance of information-state transition (DIT) theory. By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asset weight, deviation degree and DIT, we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example analysis,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is method conducts effective risk evalu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tuitively and reliably, avoids the threat caused by subjective measurement, and shows performance benefit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solutions. It is not only theoretically but also practically feasible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security risk for the inform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