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合成SrTiO_3纳米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脂酸、醋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法(SAG)合成凝胶,经过热处理获得SrTiO3纳米晶.IR、TG-DTA分析了凝胶的热处理过程;SEM、XRD分析了纳米SrTiO3的形貌及晶相.在650℃保温3h合成四方相SrTiO3纳米晶,颗粒均匀呈球形,平均粒径60nm.  相似文献   

2.
以醋酸铅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冰醋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PbT iO3干凝胶粉体,在高于450℃的不同温度下空气气氛中焙烧,得到PbT iO3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粉体的晶态进行了表征,计算了不同焙烧温度下PbT iO3纳米晶的晶格常数和平均晶粒大小.分析表明:焙烧温度高于600℃时可形成单一四方相钙钛矿结构的PbT iO3纳米粉体,并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度增加.在450℃~800℃区间时,平均晶粒大小在35 nm~50 nm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钛过量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钕钛酸钡粉体及其陶瓷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Nd0.01Ti1.02O3纳米晶粉体及其陶瓷,通过TEM,SEM,XRD等对钛酸钡基纳米晶粉体及其陶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溶胶-凝胶法合成出BaNd0.01Ti1.02O3纳米晶粉体(35—50nm),主晶相为立方相,在1350℃/2h烧结后为四方相细晶陶瓷,其居里温度为100℃,最大介电常数为8596,介电损耗为0.014。结论溶胶-凝胶法可制得BaNd0.01Ti1.02O3纳米晶粉体及其细晶陶瓷,钛过量可改善陶瓷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掺8mol%Y2O3的纳米ZrO2粉体中加入0-5wt%纳米Al2O3,在1100℃、1200℃、1300℃不同温度下烧结2h,烧结样品在烧结温度达1200℃以上,掺1wt%以上的纳米Al2O3的四方相完全转变为立方相。初步探讨掺纳米Al2O3的8YSZ陶瓷烧结体相变机理及纳米Al2O3对8YSZ烧结体的晶参数和电导率影响。  相似文献   

5.
BaTiO3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硬脂酸、氢氧化钡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用Sol-Gel法合成了纳米级BaTiO3。在空气中以高于600℃的几个不同温度下焙烧凝得到不同粒径的纳米晶,用IR、DTA表征了从前体到凝胶、凝胶到结晶的转变过程。BaTiO3纳米晶样品通过TEM考察其粒度和形貌,用粒度分布测定仪测试其粒径分布并与TEM的结果比较,由XRD表征其晶相。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驱体法合成了钙钛矿型B位离子氧化物固溶体,以此作为B位先驱体与碳酸铅通过固相反应在740℃合成A位缺铅的亚稳态钙钛矿型锆钛酸铅(PZT)固溶体.烧结过程中纳米级四方和单斜ZrO2纳米粒子从固溶体中析出.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随ZrO2的加入量增加,断口从沿晶穿晶混合断裂变为穿晶断裂.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物B位前驱体法成功制备出内晶型锆钛酸铅纳米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7.
以氯氧化锆和氨水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纳米级四方相二氧化锆。由TG-DTA综合热分析,推断了氯氧化锆的热分解机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锆晶体的晶相组成、形貌及大小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借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模控作用,经过250℃下18 h的水热处理即可制得结晶度较好,平均粒径20 nm,无明显团聚且以四方相为主的二氧化锆粉体。  相似文献   

8.
以分析纯ZrOCl·28H2O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温下合成了氧化锆纳米晶体,经400℃热处理2h,粉体晶化为四方相氧化锆,晶化比较完全。经800℃温度处理2h,出现了单斜相氧化锆晶体,粉体初始粒径为7.6nm。与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预烧温度低、操作简便、污染小、能耗低、原材料利用率高、不会引入杂质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富Nd的NdxFe93-xB7(x=16~28)烧结磁体的热处理。磁体经低于650℃的热处理后,矫顽力显著提高,同时主相晶间出现NdFe2Ox相,热处理后矫顽力的增加由反向畴形核场的提高和NdFe2Ox相对反向畴壁钉扎场的增大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形态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合成水合 Ti O2 ,经煅烧获得纳米 Ti O2 粒子.采用 T E M 、 X R D、 B E T 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650 ℃煅烧后粒子为锐钛矿型,平均晶粒尺寸为24.6 nm ,比表面积为53.8 m 2 /g,经1000 ℃煅烧后粒子为金红石型,平均晶粒尺寸为53.5 nm ,比表面积为20.3 m 2 /g.考察 Ti O2 粒子晶型对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 Ti O2 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