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错误表现形式、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时代性、人文性、教育学和体育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特点等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师的宽容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做了论述,认为宽容精神是时代对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新要求,符合体育精神与教育本质要求,应该成为体育教育的一种内在品格。  相似文献   

2.
宽容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提升人们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一种范式。宽容是教育中的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一种信仰和一种境界。宽容的基础是尊重规范、底线、差异,强调人文关怀、柔性管理和制度权威。教育宽容是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和谐的达成度依赖于教育宽容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实或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交往中起着主导地位,其教育情感也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客观因素,尤其是教师的关怀意识,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关怀精神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发挥关怀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理解、欣赏、宽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尽心尽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德育中的公民道德能力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能力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当具备的践履公共生活规范,维护并促进公共领域秩序的能力,它包括自我建构能力、自我承当能力、正义感、宽容和妥协能力。公民道德能力是民主政治秩序运行的最重要软件。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道德能力方面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正义感、宽容和妥协能力方面的欠缺,是大学德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德育必须深刻认识公民教育的本质,弘扬大学精神,将大学打造成民主社会理智训练的重要场所,通过德育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学生社团公民道德实践,努力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人类社会在当代矛盾与危机的一种组织方式,是一种聚同化异思维方式的转换,内蕴着人类社会共处的宽容哲学.没有宽容就没有共同体.宽容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或心理品质.宽容需要教育;教育担负着培养宽容意识的使命,亦即担负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得不面...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出成绩,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埋怨学生和家长的做法,无助于教学,反而挫伤了学生与教师的信心,无意之中离间了师生间的信任和感情.因此,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师加强自我反省,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学生的过失、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才是教育教学出发点.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发现: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7.
陈超环 《科技信息》2009,(30):269-270
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掌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正确方法,爱为先导,笑作通道 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正确地处理严与宽松的关系 透过现象找本质,对症下药。教师要是用宽容之心,博爱之情,抓住教育的契机,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善根,来教育转化学生,让缺失的心在爱的滋养中完美,用心灵赢得心灵的回应。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屡屡犯错,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否接受教师,以及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博大胸怀——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特征和乐于被表扬的个性心理。因此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姿态,谅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正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9.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境界。懂得宽容学生的教师才懂得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确看待后进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宽容后进生,是老师搞好工作的前提,是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