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思倩  王刚  张军  王浩 《中国科学(E辑)》2014,(12):1238-1246
采用磁控溅射(sputtering)、高温热分解(high-temp)H2Pt Cl6·6H2O溶液和低温化学还原(low-temp)H2Pt Cl6·6H2O溶液等方法在FTO导电基片上制备了三类不同的Pt对电极,通过改变磁控溅射时间或旋涂退火循环次数,对FTO上不同对电极的载Pt量进行了调节.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对电极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以及透光率等特性.基于纳米管阵列和不同条件制备的对电极组装了系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量了正照射和背照射条件下的电池光电性能,并分析了制备方法对对电极微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以及对组装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制备安培型免疫传感器电极系统,并利用A蛋白和硫醇白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设计传感界面,用于抗体的定向固定,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安培型免疫传感器.首先采用MEMS技术,在硅片上制备“Au,Pt,Pt”微型三电极系统和SU-8微型反应池;然后基于自组装技术,先在金电极上制备巯基乙胺自组装单层膜,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巯基乙胺单层膜上组装A蛋白,再利用A蛋白对抗体的定向吸附作用实现抗体在金电极表面的定向固定.该传感器的研制以低成本、微型化、高度集成,以及实现“片上系统”生物传感器为目标.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传感器的响应特性,与采用块体电极的传统传感器以及采用在电极上直接吸附A蛋白的抗体固定方法相比,该传感器体积小,与CMOS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对人免疫球蛋白(HIgG)的测定响应快(20s),线性范围宽(50--400μg/L),检出限低(10μg/L),并且易于实现传感器的阵列化和实时多参数检测.  相似文献   

3.
氢燃烧单步反应模型和输运系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氢气-空气混合物的单步反应模型和输运系数模型建立方法.针对氢-空气单步反应方程式H2+0.5O2→H2O,其反应速率模型为=1.13×1015[H2][O2]exp(46.37T0/T)mol/(cm3s),输运系数模型为=K/CP=D=7.0×105T0.7g/(cms).采用该模型和文献模型对ZND爆轰和自由传播层流火焰进行模拟,二者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另外还采有本文模型模拟了障碍通道内燃烧转爆轰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沉积方法在电沉积的多孔Cu薄膜上修饰一层纳米SnO2,经低温热氧化处理制备出多孔Cu2O/SnO2复合多层薄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FS)技术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测试了薄膜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30℃的0.2mol/LCuSO4+1.5mol/L H2SO4镀液中,以1.5A/cm^2电流沉积20s得蓟的多孔Cu薄膜,在SnO2溶胶中浸渍10s并重复5次,再经空气气氛下100℃焙烧30min,锻得的多孔复夸薄膜显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降解RhB的性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无酶电化学过氧化氢传感的新型银-硫化银/硫化钼复合材料(Ag-Ag_2S/MoS_2).通过将单独合成的MoS_2水分散液和Ag纳米分散液进行混合,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实现了Ag-Ag_2S/MoS_2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发现, Ag-Ag_2S纳米颗粒均匀生长在由多层片状MoS_2堆积形成的花瓣上, Ag_2S主要存在于Ag纳米颗粒和MoS_2片层的接触界面处.将此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时,修饰的电极表现出诱人的无酶电化学H_2O_2传感性能,不但具有极宽的线性区间范围(0.01~160 mmol/L),而且保持很好的灵敏度17.1μA (mmol/L)~(-1)cm~(-2)和较小的最低检测限4.8μmol/L.这种优良的性能归因于Ag, Ag_2S颗粒和MoS_2片层三者间的协同作用:Ag和MoS_2本身都具有良好的过氧化氢催化活性, Ag纳米颗粒和1T相MoS_2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界面形成的少量Ag_2S为Ag和MoS_2间的电子传输提供了通道.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基于Ag-Ag_2S/MoS_2复合材料的传感器还表现出卓越的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
以NH_4VO_3为原料,通过180℃下水热反应和550℃下NH_3处理制备了多孔氮化钒(VN)纳米带气凝胶,并对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SEM和T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多孔VN纳米带的宽度为100~400 nm,孔尺寸为10~20 nm.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对I3.还原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电荷迁跃电阻为1.36Ωcm~2.用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电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7.05%,与传统的Pt电极电池相近.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实验表明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在2 mol/L KOH溶液中的比电容达到292.2 F/g.因此,所制备的多孔VN纳米带气凝胶可以作为高效的电极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和超级电容器电极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钙钛矿材料CH3NH3Pb X3(X=Cl,I,Br)因其在可见光范围的吸光系数大、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采用低温化学水浴沉积制备出有序的Zn O纳米阵列,进一步在Zn O纳米阵列上旋涂不同体系的Ti O2,制备出Zn O/Ti O2复合阵列结构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通过改变Ti O2掺入体系探究电极的微结构变化和电池光电性能.研究表明,Zn O纳米阵列经过Ti O2浆料处理的复合体系组装的电池具有最优的光电性能,进一步考察Ti O2浆料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明,当Ti O2浓度为0.1 mol/L时得到最佳性能,其组装电池的开路电压(Voc)达到0.93 V,短路电流(Jsc)为15.30 m A cm-2,填充因子(FF)为43%,效率(η)为6.07%.效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钙钛矿能深入Zn O阵列的间隙,同时在阵列的上部形成了均匀致密的覆盖层,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光俘获,同时抑制了载流子的复合.在Zn O/Ti O2浆料复合阵列结构优化浆料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纳米阵列采用Ti Cl4溶液进行处理,电池的光电性能得到大幅提升:Voc=0.99 V,Jsc=19.09 m A cm-2,FF=58%,效率η达到11%.性能提升的原因主要是Ti Cl4溶液对复合纳米阵列的处理,引入了小Ti O2纳米颗粒到Zn O/Ti O2浆料复合阵列结构中,有效地填补了阵列中的间隙,后续旋涂钙钛矿材料,阵列上部的钙钛矿覆盖层和间隙中的钙钛矿纳米晶,其光照后产生的载流子都可以与电子传输层有很好的接触,从而快速地经由Zn O阵列传导至导电衬底,此外小纳米颗粒的引入,也增大了电极的表面积,提高了对钙钛矿物质的吸附,增大了光俘获,因而电池的整体性能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溶液填充平均孔径为0.2μm的ZrO2管式非对称支撑体,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了高通量的MCM-48分子筛膜.首先将支撑体浸泡在预先制备的具有一定pH值的水溶液中,负压抽吸以排除支撑体中的气体,然后放入溶胶中水热合成,经乙醇/盐酸溶液(EtOH/HCl)萃取干燥后得到MCM-48分子筛膜.单组分气体(N2,H2)渗透实验表明,利用水溶液填充支撑体与干燥支撑体相比,可以明显改善MCM-48分子筛成膜质量.通过二次合成可以得到高通量、完整的MCM-48分子筛膜,常温、跨膜压差为0.05MPa时N2渗透系数为5.66×10-7mol/(Pa·s·m2),H2/N2分离因子可达到3.47.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三种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所建立的SD雌性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提供不同损伤程度的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选取健康SD雌性大鼠72只,随机挑选18只为一组,各组在第1、3、5天均按0.1 m L/kg剂量左膝关节腔分别注射0.03 mol/L的L-半胱氨酸与2%、5%、10%(w/v)木瓜蛋白酶混合液,以及生理盐水,依次编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和对照组。首次给药后第2、4、6周测量SD大鼠左膝关节宽度,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对其进行解剖,观察膝关节滑膜及上下软骨表面,并进行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SD雌性大鼠注射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2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左膝关节宽度增大,左膝关节解剖后,可见滑膜厚度有所增加,软骨层损伤等病变,对照组与部分造模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D雌性大鼠按0.1m L/kg剂量膝关节腔注射2%、5%、10%木瓜蛋白酶和0.03 mol/L的L-半胱氨酸混合液,两周后可得到不同损伤程度的膝骨关节炎模型,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木瓜蛋白酶注射浓度的升高,所得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损伤程度加重,此造模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周期短。  相似文献   

10.
疏水性固体酸Zr(SO4)2·4H2O/AC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Zr(SO4)2·4H2O(ZS)负栽在活性炭(AC)上制备疏水性固体酸ZS/AC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柠檬酸三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水硫酸锆的负载量为30%、催化剂处理温度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4%、酸醇摩尔比为1:5.5、100℃反应5 h时,产物收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仍保持在93%以上,且易分离,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超临界CO2中以聚合物PEG20000为模板,乙酰丙酮铁为前驱体制备Fe2O3多孔材料.研究了压力和温度对插嵌率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TG、XRD、N2吸脱附及SEM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α-Fe2O3组成.根据产物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产物的比表面积可迭361.01 m2/g,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SEM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由形状不规则的带有疏松结构的碎片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 mg/ml、1.5mg/ml、2mg/ml的姜黄素处理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中bcl-...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素E2受体(EP)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与前列腺素E2(PGE2)结合,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EP在机体几乎所有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病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与肿瘤的发生也有关联.研究并掌握EP相关性质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际上已成为研究和报道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关于EP前沿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借鉴,为进一步阐释EP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研究乃至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2-氯丙酸是合成农药、染料和农林化学品的重要原料。本文缘述了国内外2-氯丙酸的合成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2-氯丙酸合成路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设计公钥体系的混合式P2P网络信任模型。采用层次化管理体系对节点进行认证,公钥体系保障节点间通信的安全性。通过局部信任、推荐信任、全局信任综合考察节点的可信情况。给出了模型的数学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节点的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TCF7L2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抑制TCF7L2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胰岛素降解酶(IDE)基因的影响.方法 以人TCF7L2 mRNA编码序列作为干扰靶点,构建TCF7L2特异性短发卡RNA慢病毒表达载体(LV-TCF7 L2-shRNA)感染HePG2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CF7L2与IDE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TCF7L2 shRNA慢病毒载体LV-TCF7L2-shRNA.qPCR及Westem blot结果显示干扰组HePG2细胞TCF7L2和IDE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LV-TCF7L2-shRNA载体有效地抑制了IDE的表达,结果证明TCF7L2是IDE表达调控中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讨TCF7L2与IDE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Fe^3+、Ag单掺杂以及Fe^3+Ag共掺杂的TiO2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研究分析了样品晶体的结构变化和形貌。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掺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无论是单掺杂还是共掺杂,掺杂后效果明显提高,性能均优于纯TiO2,特别是共掺杂效果更为明显。根据最后试验共掺杂的最佳比例Fe^3+0.1%、Ag0.7%,确定了共掺杂降解环境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E-钙粘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2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cadherin和MMP-2的表达,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E-cadherin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 (17/20),高于大肠癌组织中52.2% (48/92)的表达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 (70/92),显著高于正常肠组织中35% (7/20)的表达率(p<0.01).E-cadherin 和MMP-2的表达都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两者的表达具有负相关(r=-0.316,P <0.05).结论 E-cadherin和MMP-2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cadhein的正常表达将显著降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能力.而MMP-2蛋白阳性表达则促进大肠癌浸润和转移.E-cadherin和MMP-2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