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Mie光散射原理设计了一套以光纤传感器为前端,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和以光窗低温模拟靶为冷凝制样核心的光电检测装置,成功地对液体一氧化碳-液氮-石墨混合体系的冷凝-拌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制备出均质的低温流体混合样品.根据实验曲线能较准确地预测该混合样品的暂稳态时间在5~6 min,基本上满足了冲击压缩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二元氨-烃类混合工质的气液固相平衡的基础上,揭示了二元氨-烃类混合工质“冰堵”的机理,并且分析了二组元高沸点工质的共晶点及多元混合工质的气液液固相平衡,证明了多元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防止固相的析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元混合工质的节流特性以及成分配比的影响,最后计算了四元氮-烃类混合工质的理论制冷量及理论制冷温度,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吸附剂的导热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吸附剂,并通过平行热线法对7种不同的吸附剂样品,包括颗粒状氯化钙、粉末状氯化钙、散状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以及固化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等,进行了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由氯化钙/膨胀石墨组成的散状混合吸附剂,其导热系数比纯粉末状氯化钙提高了22.5%;固化氯化钙与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比纯粉末状氯化钙吸附剂导热系数提高了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并应用于雷达电刷传输电讯号。结果表明,应用镀银碳纤维部分代替原银-石黑系电刷中的石墨,能有效提高电刷使用寿命。降低电刷与汇流环之间的动态接触电阻。经过对589GA雷达实机进行实验,各项性能均优于原银-石墨系电刷。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铜、锌、铅、锰混合标准贮备液配制方法,并通过与单一离子标准液的实验比较,证明混合标准贮备液可以代替单一离子标准液,使水质分析更加方便快捷,节省试剂.  相似文献   

6.
铜基合金是普遍应用的滑动轴承材料。石墨是较好的固体润滑剂。把石墨粒子均匀分散到铜合金中,用这种铜-石墨复合材料制成的磨损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润滑剂薄膜,降低了磨损件的温升,改善了磨损状况并提高了寿命。这种材料用做轴瓦和机械中的磨损件是一种较理想的耐磨材料。 用一般的熔铸方法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是困难的。原因是:石墨在铜中的溶解度极小,石墨和铜不能形成合金;石墨在铜液中不浸润,石墨的比重远远小于铜,进入铜液中的石墨迅速飘浮。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熔铸方法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之前,人们用粉…  相似文献   

7.
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采用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和气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糠醛-提余油,糠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烷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四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Winpak是一种新型的规整填料.为了探讨其在液液单相混合过程中的应用前景,采用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Winpak填料混合性能及其混合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了包含压降测量以及取样分析的液液单相混合实验装置对Winpak填料混合性能进行测试.通过Standard k-ω 湍流模型,建立了液液单相混合过...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石墨-铝硅复合材料。金相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将裸体石墨均匀地分布到铝-硅合金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的常温抗拉强度略低于铝硅合金基材,但高温抗拉强度高于基材;热膨胀系数、磨损量都小于基体材料。通过研究还发现,GMC-3复合材料在300℃时的强度高于在200℃时的强度,并具有较高的延伸率,是制造内燃机活塞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石墨颗粒对混合炸药爆轰性能及爆轰传播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混合炸药二维平面细观结构模型,对不同石墨含量、粒度混合炸药的爆轰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速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一致,沿着爆轰传播的方向,石墨颗粒内部压力逐渐提高,周围炸药的压力也逐渐升高,形成了特殊的爆轰流场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11.
企业碳减排及减排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分析在企业中可行的以政府及企业为主体的碳减排途径和方法,其中政策支持可实行碳税和排放交易等,企业有更新设备技术、增加产品寿命、开发新能源替代煤炭方式;提出能够统一评价企业减排绩效的指标,评估时参考国际标准的评估规范过程.根据形势发展,提出我国可实行的企业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国内外的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优势与缺陷,明确了发展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意义,进而得出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东北农田农民习惯施肥田条件下化肥的利用效率,并为东北农田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采集东北三省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春玉米种植区0—30 cm、30—60 cm、60—90 cm剖面土壤,分别测定了土壤全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IC)、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0—30 cm、30—60 cm土壤剖面各活性碳库变化较为明显,且黑龙江、吉林、辽宁TC、SOC、SMB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30 cm土壤剖面各省TC、SOC、SMBC含量均值达显著性差异(P<0.05),吉林、辽宁SIC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黑龙江。而POC、DOC以及60—90 cm土壤剖面各活性碳库之间的增减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可见,东北三省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浅层土壤剖面碳库的变化较为明显,而深层土壤剖面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碳基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堦  李涛 《武夷科学》2006,22(1):255-260
氢能以其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载体,储氢技术是氢能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超级活性炭、石墨纳米纤维、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等碳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粉状活性炭再生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转炉加热再生法 ,对粉状炭进行了再生实验 ,确定了再生工艺条件 :再生温度 85 0°C ,再生时间6 0min ,水蒸汽用量占原料量 30 % ,使废炭吸附能力恢复 10 0 % ,得率 7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的快速发展期。本文梳理了这一时期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的发展史;综述了美、日、英3国的3个企业、2个研究机构与5位科学家的关键技术贡献;运用态势分析方法,从科学研究、工业基础和发展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美、日、英3国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阐述了其产业结局不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安徽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怀远-灵璧地区)数据,计算怀远-灵璧地区土壤全碳、有机碳、无机碳储量,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分析研究区表层土壤全碳、无机碳、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平均全碳储量为3 866.13t·km-2,有机碳平均碳储量为2 528.22t·km-2,无机碳平均碳储量为1 337.91t·km-2.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对比发现,区内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0.77 Mt,累计速率2.9%.从平均碳储量分布特征看,全碳、无机碳在河流冲积物母质、潮土中储量最高,有机碳在酸性盐类风化物母质、水稻土、林地中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人均排放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但中西部地区碳强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种特征与中西部地区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较高有密切关系。1995—2007年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变化不大;从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差异的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的分解表明,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导致的,而区域之间差异贡献较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省区碳强度的决定因素,说明我国未来碳强度控制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改革能源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手,以确保我国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广州大学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广州大学公务车、教工私家车、用电、用水、燃气、制冷、热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州大学两个学年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广州大学的碳排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2006学年广州大学碳排放量为6 757.09t,需要1773.51 hm2森林才能吸收;2006~2007学年为6 314.2...  相似文献   

20.
从碳生产和碳消费视角出发,研究了2004~2011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问题。研究后发现,在世界16个CO2主要排放国中,我国碳消费排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考虑商品净出口因素后,我国每年至少有超过11%的CO2排放产生自净出口商品的生产;最后,通过折算出我国分行业CO2实际排放量,经分析后还发现,碳生产排放而非碳消费排放,才是左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问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