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的多重PCR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探究男性尖锐湿疣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建立一种检测HPV的多重PCR方法,然后运用该方法对156例男性尖锐湿疣标本的HPV3种低危(HPV6,11,42)和6种高危(HPV16,18,33,52,56,58)亚型进行检测,并与反向膜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6例标本中阳性标本数69例,占总标本数的44.23%,其中单一感染标本数48例,占69.57%,混合感染标本数  相似文献   

2.
应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对1668例标本进行型别鉴定和统计分析.在1668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673例,感染率为40.3%;其中单重感染512例,占阳性标本的76.1%,双重感染96例,占阳性标本的14.3%;单重感染中的高危型感染318例,占阳性标本的47.3%,低危型感染194例,占阳性标本的28.8%.结果表明成都地区HPV感染率较高,且以单一基因型感染为主,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其次是HPV-18,低危型HPV感染以HPV-6和HPV-11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通辽地区妇科门诊患者为对象,检测其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HPV21型凯普导流杂交法,对179例妇科就诊患者宫颈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PV基因检测总阳性率为17.31%,其中以单一感染率为主,比例为74.19%,多重感染率为25.81%;共检出16种HPV亚型,包括高危型12型,低危型4型,其中以HPV16、31、18三种亚型最多见.结论:通辽地区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又包含一定比例的多重感染,常见感染亚型分布总体符合亚洲人群规律,但又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年龄及地区分布等.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7318名兰州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甘肃地区女性HPV感染率为19.9%(1 452/7 31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14.78%(1 082/7 318),低危型HPV感染率3.38%(247/7 318),高危型中HPV16为主要致病亚型,占28.59%(415/1 452),低危型中HPV6占6.30%(98/1 452).1452例感染HPV的标本中,单一感染1 188例,占81.82%(1 188/1 452),多重感染264例,占18.18%(264/1 452).按年龄分组中≥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占24.24%.按地区分析,陇南地区HPV感染率最高,达到30.97%(83/268).结论:甘肃地区为宫颈癌高发区,其中HPV16是感染最多的型别,对该地区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对2013年-2014年度江苏省血液中心157,119名健康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CV ELISA双试剂检测和HIV、HBV和HCV6-混样核酸检测,对HCV RNA阳性标本用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滴度情况;对HCV RNA阳性标本进行巢式PCR扩增核心区片段,根据测序结果分析基因型,分析HC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共检出347例抗-HCV反应性标本,阳性率为0.22%.经核酸检测,在抗-HCV阴性和单试剂阳性标本中均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125例抗-HCV双试剂阳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标本46例,病毒血症阳性率为36.8%.巢式PCR扩增HCV RNA阳性标本并成功测序和分型36例.基因型分型为1a(2.6%)、1b(74.4%)、2a(10.2%)、3b(5.1%)、6a(5.1%)和6n(2.8%)4种基因型和6种基因亚型,未发现4型和5型.1型和2型在男性组中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与2型患者平均年龄小于3型和6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HCV的感染与性别和职业受教育程度没有相关性,但与年龄和职业具有相关性,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为主,不同基因型在不同年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EBV感染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发展阶段的乳腺病变组织100例,分别PCR法,LCMPCR法、ISH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从DNA、RNA、蛋白质三个层面检测标本中EBV的表达情况,分析EBV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DNA层面:PCR法仅在22例乳腺癌标本中为阳性。采用ISH法在100标本中复检EBV DNA时,表达均为阴性。采用LCM PCR检测22例PCR扩增阳性标本的上皮细胞和间质淋巴细胞,仅在间质细胞中扩增出EBV DNA,癌组织无EBV DNA表达。RNA及蛋白质层面:EBVRNA探针的ISH法检测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标本,结果为阴性。结论在该次试验中选取的衡阳地区的标本中,乳腺癌发生、发展与E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泳检测和PCR扩增28SrDNA核基因序列的结果,比较了无水乙醇、75%乙醇、针插干制3种金龟甲虫标本的保存方式和SDS-蛋白酶K法、CTAB法、饱和NaCl法3种提取DNA方法.结果显示,SDS-蛋白酶K法、CTAB法提取3种保存方式的标本时,可成功提取DNA并有效扩增目的基因;饱和NaCl法仅能提取无水乙醇保存标本的DNA并扩增目的基因,而75%乙醇保存标本和干制标本的DNA提取和基因扩增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一项或多项阳性的产妇检测其脐血及乳汁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31名产妇共采集脐血标本20份,乳汁标本31份,有脐血标本者同时有乳汁标本,另11人仅有乳汁标本。检测结果:脐血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40%;乳汁标本中HBV—DNA阳性11例,阳性率35.5%;脐血、乳汁双阳性4例,占20%。其中抗原阳性组检出率脐血46.5%,乳汁26.66%。结论:乙肝病毒可以垂直传播,也可通过乳汁传播;抗原阳性者传染性强于抗体阳性者;任何一项HBV血清学指标阳性均可能在脐血及乳汁中检出HBV—DNA。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析。方法:利用HBV检测引物及分型引物对肝癌患者血清进行PCR,通过电泳检测PCR特异性产物。结果:50例患者血清中44例HBV DNA呈阳性,占总数的88%;其中30例为C型占68%,14例为B型占32%。结论: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为HBV感染患者,而且以HBV C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快速全面检测感染细胞、疫苗等多种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方法从多种支原体的16SrRNA核酸序列中选择了两段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作为支原体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用这对种属特异性引物对已知阳性的50份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全部为阳性.应用于实践,检测了89份疫苗标本,阳性率为31.4%,而用常规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为12.3%.结论用该种属特异性引物检测支原体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扩增和Southen杂交技术,对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抽取的1045份样本中,有436份检出HPV-DNA,总阳性率为41.72%(436/1045),其中有337份只检出1种型别感染(单侵染),65份检出2种型别感染(二重侵染),34份检出3种或3种以上型别感染(三重或三重以上侵染),分别占感染样本的77.29%,14.91%和7.80%;在单侵染中,高危型所占比例为74.78%(252/337),不同型别的检出率从高到低分别是HPV16(22.25%),HPV58(17.89%),HPV43(16.74%),HPV52(16.06)和HPV6(8.94%).其中HPV16,HPV58和HPV43为高危型,其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结合组织病理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检测80例子宫颈癌、42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的HPVs基因组相关序列。结果表明:(1)42例正常宫颈组织DNA无一例检出HPV,而在宫颈癌组织、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检出率分别达43.75%、45.45%和80%;(2)宫颈癌组织中阳性35例,阳性率为43.75%;HPV型别分布主要为HPV16型(18例,51.43%)和HPVR型(8例,22.86%);(3)18例HPV16型和3例HPV11/6型均为鳞癌,8例HPVR型中有6例也为鳞癌。HPV16型的18例中有12例为低分化癌,HPVR型的8例中有5例也为低分化癌;(4)不同型别HPV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其病理形态学特征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广西地区相当部分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其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具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特异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方法 根据RS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实时荧光反转录PCR反应体系,对686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结果测序验证.结果 本实验所建立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可准确、特异地检测RSV;686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感染达到16.5%(113/68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SV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儿童RSV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从60份临床标本中行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40份标本分离到厌氧菌,阳性率为67%,其中,牙周病的临床标本厌氧菌的检出率高达100%,阑尾脓肿和腹膜炎标本为935,胆道标本为585,一般都是与兼菌混合感染。在腹部外科临床标本中,与致病有关的主要厌氧菌弱拟杆菌(285)、消化链球菌属(205)和梭菌属(19%)。与口腔牙周炎致病有关的厌氧菌 具核梭杆菌(23%)、产黑色素拟杆菌(175)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20%)。从6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到219株厌氧菌,其中拟杆菌属占42%,消化链球菌属占165,梭菌属占16%,梭杆菌属占11%。厌氧菌鉴定中使用了敏感且简便的微量生化分析法。对厌摒力的代谢产物使用 子色谱和气液相色谱分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离子色谱法()IC)操作`简单基线稳定,能直接注射水培养物,可以推荐到临床检验中去,用以厌氧菌感染症的快速推测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研究激素对HPV16-DNA永生化人外宫颈上皮细胞(HCE16/3细胞系)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3H]-胸苷掺入试验,软琼脂糖集落试验和Northern印迹法分析了性激素对HCE16/3细胞的生长调节和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在无类固醇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雌二醇和孕酮对HCE16/3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胰岛素则是HCE16/3细胞的生长刺激素。胰岛素的刺激细胞生长作用不能被性激素所增强;雌二醇也不能诱导HCE16/3细胞停泊独立生长。但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性激素上调HCE16/3细胞病毒早期基因表达,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与HPVDNA永生化细胞的生长有关。结论:HCE16/3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于生长因子,性激素刺激病毒早期基因表达,要阐明性激素对人宫颈癌发生所起的作用,仍需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子宫颈液基细胞中挖空细胞和HPV感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细胞形态学以评价挖空细胞诊断子宫颈HP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间TCT检查中选取200例具有挖空样变性细胞,TCT提示有HPV感染或疑似HPV感染的标本,做PCR-HPV-DNA检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典型挖空细胞与PCR-HPV-DNA检测对照,准确率81.65%(89/109)。结论TCT中的挖空细胞是可以作为诊断HPV感染的重要的形态学依据。随着挖空细胞的核的增生和非典型程度的加大,HPV阳性反应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