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闻源于生活,新闻源于敏感,新闻源于洞察,新闻源于细节,新闻源于思考……作为一名成熟的记者,应该是采访中的"福尔摩斯"。在采访中,善于洞察新闻事实,善于挖掘事实中细节和新闻事实的角度,对于创作出佳作至关重要。新闻敏感度不仅是发现新闻钥匙,更是挖掘新闻利器。能在看似平淡无奇事实中,发现新闻的价值,让事实得以从新闻的角度奉献给受众,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做采访中的"福尔摩斯",这正是当下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要当好校园记者,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努力: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积累新闻素材,找准新闻角度;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提炼新闻主题,虚心请教,大胆投稿。  相似文献   

3.
徐莹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234-234
电视采访是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它在整个新闻采访、写作、制作,播出等过程中起着决定性而又基础性的作用.在采访中,记者身处新闻现场环境,伴随着事态发展的进程边提问、边观察、边倾听.我们能从许许多多的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出,记者提问水平的高低,体现着其对新闻的敏感程度,往往是决定节目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新闻稿的分析主要是集中在新闻体裁上,但是新闻毕竞与文学不同,新闻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叙述,这需要记者的工作方法来保证,在体裁和方法是根本,所谓记者的工作方法其实就是记者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的一些采写方面的原则或规则,笔者尝试从记者要知道寻找什么并收集信息、新闻主题的确立、新闻主体的建构、新闻结尾的建构以及整篇新闻使用的报道结构和修辞风格这五个方面,提出一个从记者工作方法的角度分析新闻稿的框架并结合实例予以分析,同时也为该框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林毅 《科技信息》2013,(10):125-125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一种新闻敏感性,这是他们必备的职业敏感和基本素质。当今,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敏感的了解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湛 《科技信息》2012,(19):498-498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在新闻采访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者巧妙、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的质量。文章试从分析新闻采访语言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隋昕 《科技信息》2011,(4):366-366
随着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尤其是民生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日益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当中的一大看点。与中央电视台相比,地方台的当家花旦非民生新闻莫属,而民生新闻的重中之重则是出镜记者的部分,因此出镜记者的出镜表现也应具有其独特性,来满足民生新闻受众的需求。本文结合个人的工作情况分析了出镜记者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名记者作为记者中的精英分子,他们不仅和其他普通记者一样奔波在新闻现场,而且凭其出色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为读者提供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名记者在新闻资源的利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发展,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都以自身的努力体现了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但是新闻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最大化地张显出来。记者在采访中通过精选写作角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以及掌握“事后比较”的技巧等方法使新闻的价值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曾娟娟 《科技资讯》2010,(4):227-227
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是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报道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每位广播电视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所在。可是,身处县区的广播电视记者,因受地域、物质基础、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采访报道的大多是一些区域性的新闻,难以遇到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题材,都感到好新闻离自己太远,创出精品太难。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新闻人莫理循、端纳、田伯烈是近代中国的冒险者,他们不仅是著名记者,还担任过民国时期中国统治集团的政治顾问,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特殊的痕迹。现考证他们怎样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的新闻活动以及他们为什么放弃新闻职业而从政。  相似文献   

13.
李依娜 《科技资讯》2008,(34):197-197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素材就要善于寻找和亲近采访对象。首先,记者要学会正确的选择和确定采访对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记者要学会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从而确保采访成功。同时,记者还需有真挚的情感来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很多记者往往看重新闻业务,而忽视社交礼仪问题。记者的礼仪素养不仅彰显个人修养,还对新闻业务的顺利开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传播和维护企业形象的信息管理者。本文整合了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沟通的动态模式,提出新闻发言人要从点和面上与媒体打交道。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但是新闻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最大化地张显出来。记者在采访中通过精选写作角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以及掌握“事后比较”的技巧等方法使新闻的价值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艳玲 《科技资讯》2014,(33):229-229
作为新的媒介信息传播形式,新媒体的发展远远比人们预想中发展要快的多。随着新媒体逐渐深入大众生活,与之并行发展的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遭遇巨大冲击,原有的关注群体也面临着失去、转移等现实问题,其中不仅是传统媒体,使记者地位和发展也相当严峻,处境令人堪忧。通过培养全媒体记者比较熟悉的网络"水性"、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和跟踪热点事件的意识;提升记者处理网络新闻首发、报纸新闻深度挖掘两者关系的能力,从而"营销"新闻;鼓励记者建立个人品牌,提升和公众之间沟通。  相似文献   

18.
刘艳丽 《科技信息》2012,(33):467-467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是指新闻记者在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隐去自己的采访意图.以秘密的方式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活动。但是,随着隐性采访的广泛使用.它开始受到质疑。由于记者采访经验的增加和科技发展带来的采访设备的进步.尤其是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要求的不断提高.实施隐性采访的记者仅用“旁观者”的身份采获的新闻很难吸引受众的关注了。于是.一些记者开始伪装自己,介入新闻,有的甚至直接成了某些新闻事件的“导演”。这种用欺骗手段采获新闻,在道德评价上是令人困惑的.也是备受争议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始反思隐性采访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媒体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小,因而新闻报道"怎么写"比"写什么"更值得记者考量.精心选择新闻的叙述视角,正是记者在新闻"讲述时代"的明智之举.结合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探讨新闻叙述视角的主要类型及其选择技巧.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中的非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如何有技巧的进行采访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新闻采访中的非语言技巧——视觉因素、听觉因素、心理因素等做了一定的阐述,并通过一些新闻采访案列进行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