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四小龙”抓住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适时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成功经验使得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本文就发展中国家如何采用出口导向战略提出一些看法。文章在分析“四小龙”成功运用出口导向这一发展战略目标的背景后,认为并非所有国家都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循遵客观经济规律,适当地运用经济发展战略,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
4.
亚洲“四小龙”以其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功的发展道路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著称于世。本文总结亚洲“四小龙”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当前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高技术也就不会有高技术产业,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具体分析,则会发现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概念,即从研究工作开始,经过实验发展,再经过生产前的一系列工作,使技术形成商品,进而发展成产业。但是,现在许多技术在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产业,其商品以至技术大量地进入国际市场,于是,除了从研究与发展的成果形成商品外,还出现了其它各种模式。如,有的是依靠外国的技术形成产业,而本身并没有多少高技术的研究;有的是先依靠外国的技术形成产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高技术;还有的是把自己的力量主要用来利用外国的技术成果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从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扩大出口、优化产业结构和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广东和亚洲“四小龙”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仍是巨大的.亚洲“四小龙”在利用外资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广东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正4月10日晚,台湾反服贸协议的学生团体撤出立法院议场。自3月18日以来,持续20多天的学运总算落下帷幕。撤退前夕,有学生特别用拖鞋、橡皮擦等刻出多种印章,包括出来面对、永不放弃等字样。毫无疑问的是,这次反服贸风波证明,台湾不乏勇气出来面对的学生。但对服贸协议内容尚未弄清楚就仓促反对的学生来说,永不放弃的是什么,如何有分寸地坚持永不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经济增长极其关键的因素,本文对四小龙人力资源开发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化和风险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化和风险投资□高映李祖光一、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高技术首先是一种技术,技术是人类在完成其目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本领、能力和方法。在技术评价中我们把那些技术指标较高的技术形态称为先进技术,即在技术评价的那个时期内的高技术,这...  相似文献   

11.
12.
近日,由华工科技承担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项目“新型高性能热敏陶瓷元器件产业化”项目先后通过了档案、安全、安装、土建、环保、消防六项单项验收,并获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14.
前言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产业,走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产业生态化之路,是攀枝花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决定的。攀枝花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林木蓄积量人均33.8m3,是全省人平13.5m3的2.6倍,是全国人平9.3m3的3.6倍。攀枝花是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高技术产业化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我国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制度瓶颈因素,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高技术的技术策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3种模式:硅谷模式、日本模式和台湾模式,这些模式均有各自的特点,并与其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密切相关.文中,主要集中地讨论了如何成功地应用策略,强调了将技术策略和市场策略协同起来的重要性.最后,介绍了作者对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入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面对知识经济,世界各国都把高技术和相应的产业作为国际竞争的有力手段,并作出长远的规划。中国要在下一世纪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真研究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一、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过程与特征  1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一大批高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对于如何加快创造高技术产业化的条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条件高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