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近几年来,美国专家提出一项惊人设想——"炸毁月球",并对爆月计划作了详细研究和模拟实验。认为,除掉月球,地月引力消失会使黄赤交角不复存在,阳光会均匀地洒在地球南北半球上,地球没冬夏之分,沙漠也将变成绿洲。此外,月球潮汐作用失去后,大海会变的风平浪静,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大为减少,地球将变的风调  相似文献   

2.
做饭烧水要用煤气或电,开汽车要用汽油,取暖供热要用煤,太阳能热水器加热要有太阳光,人的生命活动需要食物。上面说的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宇宙间从机械运动到生命运动,从物理运动到社会运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什么?能量是一个物体或系统在其他物体或系统上做的功,是量度一个物体或系统在另一物体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交通工具供电.是未来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只前,太阳能存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应用已经较多,唯独火年的太阳能利用还十分稀有。最近,比利时在火乍轨道上方修建了一段太阳能隧道.令当地的火乍成为世界上首批太阳能火车。  相似文献   

4.
问答     
正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科学依据吗大家一定听说过"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民间谚语,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性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要吃姜呢?专家解答在《黄帝内经》看来,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就会出汗。由于夏天阳气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露西号" 2021年10月16日,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探测器搭乘"宇宙神5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发射升空,正式开启它的外太阳系探测之旅,此行的目的是去探测小行星. "露西号"是一个平凡的探测器,它没有复杂的构造,建造它所需的几乎所有的零配件都不特别.承担"露西号"航天任务的洛克希德·马丁太空系统公司,仅需要把买来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当然,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是少不了的.比较复杂的是它的能量系统,除了燃料罐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像雨伞那样可以折叠,打开之后是2个直径分别为7.3米的圆形平板.在太阳能电池板完全打开时,整个探测器全长可达15.8米,主体就位于2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中间.  相似文献   

6.
一说起太阳能电池,我们就会想起屋顶上那些方方正正的电池板.随着太阳能电池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的外表也变得多元化了.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名为"阳光存储器"的展览会上,研究人员展示了各种融入日常器具中的太阳能新产品.这些太阳能电池可以明显或隐形地附着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它们还可以附着于公共场所的一些器具的表面.  相似文献   

7.
到了1999年,一枚名副其实的太空"盗日者"——巨型的人造太阳能卫星,将会环绕地球轨道运行,收集太阳能,并且把能量发射到美国纽约州北部的接收天线场,供应整个纽约市所需的电力。这枚人造太阳能卫星,将会被安置在距地球约3.6万公里的轨道上,其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所以它能固定在一个太空的位置上。它的大型太阳能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工程并非是一门新学科,但它在各国的能源政策上仍处于次要地位。但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全世界对原子能的非议,把太阳能这个问题提到议程上来了。目前各国都在开展太阳能的利用研究,实际使用的实例越来越多。 1.美国日照面积宽广的美国,从本世纪初以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建筑热水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7%,目前热水制取以化石燃料和电能直接利用为主,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遵循"高品位能作为驱动热源、低温热水满足低温需求、自然能源合理充分利用"的原则,本团队构建了多种高效低温热水系统:(1)燃料驱动型空气源热泵系统,传统供热系统作为热泵驱动力,能实现20%~40%的节能率,投资回收期在3~7年;(2)燃料驱动型水源热泵系统,缓解土壤源系统热不平衡并减少埋管数量,减少水源系统取水量和水泵能耗;(3)复合补热型土壤源热泵系统,利用热管和热泵高效蓄存空气热能,维持土壤热平衡和系统长期高效运行;(4)复合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不同强度的太阳能和不同品位的空气热能,提高能效并降低初投资;(5)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太阳能与空气热能的优势互补,提高了可靠性和经济性;(6)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热水系统,热管/热泵复合空调从机房取热进入水环,水源热泵从水环取热制取低温热水供热,节能率高达60%.上述高效低温热水系统均具有较高的节能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建筑热水领域节能减排的有效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已经迫近。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能源主要消耗国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由太阳能转换而来的生物能的研究、应用方面更有新的创造。美国研制的"太阳屋"。它颇具特色,虽然不透风,但新鲜空气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屋内。究其秘诀,关键在于其地窖中装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驱动的高温辐射供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兆培  王如竹  翟晓强 《科学通报》2008,52(24):3056-3061
太阳能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能源领域被广泛利用, 除了日渐成熟的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技术之外, 由于太阳辐照强度与建筑空调负荷有较好的同步性, 所以太阳能空调系统也同样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并且相关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太阳能空调相匹配的集热器技术以及热驱动制冷技术上, 而对于冷量输运过程少有关注, 缺乏与太阳能空调系统相匹配的末端形式方面的研究, 这些因素限制了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 本文针对高温辐射供冷这种末端形式, 研究了它在太阳能空调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及匹配特性. 通过对辐射供冷末端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辐射末端的太阳能空调, 与常规的空调形式相比, 能够大大增强向室内空间的冷量输送, 并获得更好的热舒适. 通过对实际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实验测试, 表明采用辐射供冷末端之后, 冷机COP(制冷性能系数)和系统供冷量分别提高了17%和50%. 理论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高温辐射供冷在太阳能空调系统中的适用性, 可以为今后的系统设计及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饮茶之道——四季有别。祖国中医学认为: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在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美国航天总署报道说有"某个东西"清理了"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太阳能面板.火星上"绿色小人"的形象又被开玩笑地再度炒热.这起火星洗车事件背后的真相一定没那么古怪,但是美国航天总署双胞胎火星探测车的故事绝对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太阳能研发上的花费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但不管怎么说,美国最终还是失去了技术优势。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一点:在郊区屋顶和太阳能电场,你发现的那种标准的黑色含铜太阳能电池板,也叫硅光伏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在美国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做饭烧水要用煤气或电,开汽车要用汽油,取暖供热要用煤,太阳能热水器加热要有太阳光,人的生命活动需要食物.上面说的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宇宙间从机械运动到生命运动,从物理运动到社会运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早在10年前,美国休斯敦能源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指出,从长远看,月球是维持地球所需能源的重要保证。该中心研究员戴维·克里斯威尔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设计并制定的一个月球太阳能发电系统(LSP)的实施方案。克里斯威尔说,到2050年,地球上的100亿人需要消耗20×1012W能源。月球从太阳上获得的发电能力高达13000×1012W,如将其中1%的太阳能加以利用并送回地球,就足以取代地球上使用的矿物燃料能源。将月球变成太阳能电站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物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美国休斯顿大学太空能源专家阿列克斯·弗兰德里奇教授和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北半球中高纬小雨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刚  温冠环 《科学通报》2013,58(8):680-689
基于站点逐日降水实测资料、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Hadley)的逐月高层探空气温资料和海表面温度资料、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的逐月地面气温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 本文分析了1961~2010年夏半年和冬半年中国和北半球中高纬小雨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海表面温度和环流的关系. 对中国小雨事件的长期趋势分析的结果表明, 夏半年和冬半年东部小雨事件减少(3.0%/10 a), 西北地区小雨事件夏半年无明显的变化趋势, 而冬半年有增加的趋势(4.1%/10 a).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结果表明, 夏半年和冬半年北半球中高纬小雨事件的前两模态的时间系数主要表现为长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夏半年和冬半年第一模态主要表现为近50 a北美大陆、南欧和中国西北地区(夏半年除外)小雨事件有长期增加的趋势, 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包括中欧、东欧、北亚和中国东部)有长期减少的趋势. 夏半年的第二模态主要表现为1961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北美大陆、 南欧和中国南方小雨事件增加, 而45°N以北的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小雨事件减少,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10年变化趋势逆转. 冬半年的第二模态主要表现为1961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北美大陆、中国南方和华北小雨事件增加, 而40°N以北的欧亚大陆小雨事件减少,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9年变化趋势逆转. 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 第一模态可能与全球增暖相联系的大气层结稳定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有关, 第二模态可能与AMO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阳光来发电,而植物也是用阳光来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目前,制约太阳能发电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太高。那么,有没有可能舍弃昂贵的电池板,而利用廉价的植物来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载体呢?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的确可以用植物来发电,他们还发明了一些用植物发电的新奇产品。  相似文献   

20.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是一种将聚光太阳能与化石燃料化学能相结合的互补发电系统.已有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研究多为针对具体互补形式或具体光煤互补电站的案例研究,目前尚缺乏统一性的理论.本研究摆脱具体互补形式的限制,基于品位耦合思想,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整体建模并进行统一性理论分析,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统一评价标准——节煤系数,并获得了适用于各类互补形式的统一理论表达式.该表达式指出了不同光煤互补发电系统间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节煤系数的"叠加效应".通过对表达式的详尽分析,明确了太阳能投入份额和太阳能集热品位同工质品位的匹配程度为节煤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光煤互补电站设计以及各类燃煤电站的光煤互补改造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