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通过改变桐油混合物中P树脂与无机调理剂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尿素包膜的桐油混合物,使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桐油混合物的粘度、粘度指数、粘度的温度敏感性,详细考察了组成和剪切速率对混合物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桐油与P树脂混合物的粘度与其粘度的线性加和关系之间存在负偏差,当P树脂质量分数达到30%左右时,混合物的粘度有最小值;对于桐油/无机调理剂混合物,其粘度随无机调理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无机调理剂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25%时,混合物的粘度小于500mPa*s,无机调理剂质量分数达到50%时,混合物粘度可超过103mPa*s;混合物的粘度指数随无机调理剂的增加而减小,引入无机调理剂后混合物粘度的温度敏感性随之增大.桐油以及桐油与P树脂的混合物(m/m=1/1)的粘度在剪切速率增加时几乎维持不变,而桐油/无机调理剂混合物的粘度则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显著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  相似文献   

2.
 用FTIR和DTA-TGA联用技术研究了桐油包膜尿素中使用的桐油、桐油/无机调理剂混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和热行为,用800℃热分解残重率法测定了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实际含量.结果表明,包膜中桐油的双键特征吸收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无机调理剂的引入使桐油聚合物在程序升温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向高温移动.在包膜率相近的情况下,由含有无机调理剂的桐油包膜材料制备的包膜尿素,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含量越大,包膜尿素的缓释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3.
用FTIR和DTA-TGA联用技术研究了桐油包膜尿素中使用的桐油、桐油/无机调理剂混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和热行为,用800℃热分解残重率法测定了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实际含量.结果表明,包膜中桐油的双键特征吸收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无机调理剂的引入使桐油聚合物在程序升温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向高温移动.在包膜率相近的情况下,由含有无机调理剂的桐油包膜材料制备的包膜尿素,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含量越大,包膜尿素的缓释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4.
用FTIR和DTA-TGA联用技术研究了桐油包膜尿素中使用的桐油、桐油/无机调理剂混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和热行为,用800℃热分解残重率法测定了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实际含量.结果表明,包膜中桐油的双键特征吸收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无机调理剂的引入使桐油聚合物在程序升温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向高温移动.在包膜率相近的情况下,由含有无机调理剂的桐油包膜材料制备的包膜尿素,包膜材料中桐油聚合物的含量越大,包膜尿素的缓释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研究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性质,同时为了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测定了离子液体1-乙基乙基醚-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EOEMIM][NTf2]与甲醇二元混合体系(即摩尔分数x1 = 0.0000 ~ 1.000)在T = (288.15 ~ 318.15)K温度范围内间隔5 K的密度值和粘度值。二元混合物的密度和粘度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热膨胀系数随着温度和摩尔分数的变化缓慢。二元混合物的超额摩尔体积均是负值,Redlich-Kister方程将超额摩尔体积对摩尔分数作图,在最低点时值最小,说明此时离子液体与甲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粘度偏差和超额粘滞流动活化Gibbs自由能分别对摩尔分数进行R-K方程拟合,拟合效果良好。结合R-K方程参数值,提出估算二元混合物任何组成的平均摩尔体积半经验方法和粘度半经验方法,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体积和粘度的估算值分别与他们相对应的实验值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应变速率对炭质板岩单轴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的影响,开展了4组不同准静态应变速率(8.50×10-6s-1、1.70×10-5s-1、1.70×10-4s-1和3.34×10-4s-1)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同时监测了加载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基于试验数据,总结分析了应变速率对炭质板岩应力-应变关系、能量耗散及声发射特征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应变速率的影响机制。同时,基于加载过程中耗散能密度的演变规律,提出了将耗散能曲线平直段起点作为炭质板岩闭合应力σcc、平直段终点作为扩容应力σcd的特征应力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应变速率范围内,炭质板岩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在应变速率1.7×10-4s-1时达到最大值;闭合应力、起裂应力和扩容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基本在0.37、0.55和0.74左右,不随应变速率发生变化;应变速率对声发射信号影响显著,随应变速率增加,0~50kHz内的主频率占比逐渐增加,而100~250kHz内的主频率占比逐渐减小,炭质板岩的破坏形式逐渐由张拉破坏变为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氯化聚丙烯作为聚烯烃树脂涂饰用的底漆研究,通过用旋转粘度计测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发现氯化聚丙烯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在接枝率小于2.2%、浓度小于10%时的甲苯溶液属于牛顿型流体.用旋转粘度计和乌氏粘度计测得的粘度数据可以用比浓粘度二级维里方程式统一描述,在氯化聚丙烯-醇酸树脂-石油树脂-甲苯体系中,溶液的粘度也可以用氯化聚丙烯质量分数的二级多项式拟合,从而得到了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多元体系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影响SiC泡沫陶瓷浆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碳化硅水基浆料相对沉降高度的测量及不同实验条件下浆料粘度的测定。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固相含量及剪切速率对碳化硅泡沫陶瓷用水基浆料稳定性、触变性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随固相含量增大而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附性。添加剂PAM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0896,固相含量在62%左右。浆料的稳定性、触变性较优。  相似文献   

9.
影响SiC泡沫陶瓷浆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碳化硅水基浆料相对沉降高度的测量及不同实验条件下浆料粘度的测定,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固相含量及剪切速率对碳化硅泡沫陶瓷用水基浆料稳定性、触变性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随固相含量增大而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附性。添加剂PAM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08%,固相含量在62%左右,浆料的稳定性、触变性较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川明参外观色泽与多个指标成分间的关系,为快速、高效筛选优质川明参药材提供参考。方法 以不同商品规格川明参药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川明参粉末色度值,然后采用热浸法、硫酸-苯酚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欧前胡素等指标成分质量分数,最后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指标成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川明参粉末颜色值L*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以及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ΔE*ab与水溶性浸出物及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醇溶性浸出物、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a*b*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色度值可作为快速判断评价川明参药材质量的指标,为全面评价川明参药材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氮(N)、磷(P)水平对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亚热带大型海藻细基江蓠为原材料,研究不同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的生长,净化吸收N、P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藻体增重幅度跟营养盐浓度不成正比,在N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160 μmol·L-1和10 μmol·L-1时增幅最大,N、P水平和N/P明显影响细基江蓠的生长。在低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对N、P的去除率更高,P4组(N=64 μmol·L-1、P=4 μmol·L-1)对PO43--P去除率高达96.8%,对NH4+-N和NO3--N的去除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细基江蓠在高N/P组对P的去除率高,在低N/P组对N的去除率高,N、P胁迫对细基江蓠的营养盐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各实验组中细基江蓠对PO43--P、NO3--N和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初始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PO43--P初始浓度为25 μmol·L-1,无机氮(NO3--N:NH4+-N浓度比为1:1)初始浓度为200 μmol·L-1时吸收速率最大。适应富营养环境的细基江蓠倾向于按Redfield比吸收N、P,偏离Redfield比则对细基江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细基江蓠对N、P高去除率的特性使其成为富营养化水质修复的潜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12.
Ce-Co合金膜在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电化学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曲线法研究了在353 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Co2+在Pt和Cu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获知Co2+电还原为金属Co是一步不可逆过程,测得α为0.28,D0为4.65×10-5cm2/s;而Ce3+不能单独还原为Ce,但可以被Co(Ⅱ)诱导而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Ce-Co合金,Ce-Co合金膜中Ce的质量分数随电位、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合金膜中Ce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可达64.65%.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室内零换水条件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最适宜密度水平,本试验设置4个密度梯度,养殖持续135 d,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封闭型水体中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增加,低密度组的终末体质量(Final Body Weight,FBW)、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t Growth Rate,SGR)逐渐与高密度组拉大差距,到135 d时,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组(20.6 尾/m2)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e,FC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当养殖密度为14.7 尾/m2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3,说明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以降低饵料系数。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在养殖后期成活率下降,这是导致该密度组饵料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总产量(Total Gross Production,TGP)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因养殖密度在20.6 尾/m2时的成活率最低,使得总产量在14.7和20.6 尾/m2时相当,均为283.38 kg。氨氮和磷酸盐随养殖密度和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养殖后期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受到的胁迫增加,这也是养殖密度为20.6 尾/m2时在养殖后期罗非鱼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提高养殖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产量,但高密度带来的水质恶化及胁迫会导致罗非鱼成活率下降,因此建议在零换水条件下,体质量为(11.95±0.50) g/尾的罗非鱼的养殖密度为14.7 尾/m2。  相似文献   

14.
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镀液中固体微粒质量浓度及工艺条件对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及稳态析氧极化曲线的影响规律,对上述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如下:WC:50 g/L,ZrO2:40g/L,温度:20℃,电流密度:1.5 A/dm2,电沉积时间:2 h.所获得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析氧动力学参数为:a=771 mV,b=140 mV,i0=3.11×10-6A·cm-2,并且电极的析氧过电位为η=1 009 mV,复合镀层中WC和ZrO2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和3.5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各工艺条件(调理剂类型、调理剂添加比例、通风速率)对厨余垃圾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为厨余垃圾生物干化工程应用提供指导。本实验分别选取3种调理剂、4个调理剂添加比例、4个通风速率,分析生物干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含水率、VS降解率变化,评价其生物干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木屑作为调理剂可以缩短升温期、延长高温期,物料含水率降低了31.97%,比只有厨余垃圾的对照组高18.57%。添加15%木屑的处理组生物干化效果最佳,温度最高可达63.8℃,含水率降低了32.36%。不同的通风速率影响物料的温度和水分的散失,通风速率为0.4 L.kg-1.min-1时有机物消耗最少,水分去除效果最佳。实际厨余垃圾生物干化工业应用可以考虑添加15%木屑做为调理剂,通风速率设为0.4 L.kg-1.min-1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质量分数1%硅烷偶联剂KH一570处理纳米SiO2和纳米CaCO3表面,通过间歇式超声波震荡法将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加入脲醛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和CaCO3用量对脲醛树脂游离甲醛、粘度、固化时间、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CaCO3用量对相同F/U摩尔比脲醛树脂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纳米SiO2用量小于质量分数1.5%时,用量越大,游离甲醛含量越低,粘度越大,拉伸剪切强度越大,对固化时间影响不大,而纳米SiO2用量超过质量分数1.5%时,游离甲醛含量不再下降;随着纳米CaCO3的加入量的增加,游离甲醛含量也越低,粘度越大,拉伸剪切强度变化不大,树脂的固化时间延长,加入量大于质量分数7%时,树脂不能固化.因此纳米CaCO3加入量控制质量分数5%时,树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速相机对水滴撞击水膜的飞溅过程进行了详细测量,分析了水滴撞击水膜的飞溅临界值、二次液滴的直径分布和二次液滴的速率等飞溅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当韦伯数增大时发生飞溅现象。此外,可以使用量纲为一参数K 来描述飞溅临界值,K=We·Oh-0.4。当K值大于2 100时发生飞溅现象,二次液滴的量纲为一直径和二次液滴的量纲为一速率随着K值的增大而增大。水膜量纲为一厚度对二次液滴直径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但由冠状水花产生的二次液滴的平均量纲为一速率随水膜量纲为一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用奥氏毛细管粘度计、落球粘度计和HAAKE RS150型流变仪分别测定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1Cit)交联体系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值,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下HPAM-Al-Cit交联体系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时,HPAM-AlCit交联体系的粘度随反应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剪切速率较高时交联体系具有剪切稠化现象;HPAM与A1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这是交联体系粘度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降低和剪切变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和长瓣兜兰(P.dianthum)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特性,为其种质资源保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种兜兰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3种兜兰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带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2.719 μmol·m-2·s-1、1.836 μmol·m-2·s-1、2.015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578.74 μmol·m-2·s-1 、467.72 μmol·m-2·s-1、481.25 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15.65 μmol·m-2·s-1、12.79 μmol·m-2·s-1、10.34 μmol·m-2·s-1,是典型的阴生植物。硬叶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P<0.05),硬叶兜兰对CO2的利用能力更强。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硬叶兜兰(58.13)>长瓣兜兰(55.12)>带叶兜兰(51.88)。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弱,对光的利用范围狭窄,在引种栽培时应注意增加荫蔽度。  相似文献   

20.
选择屯溪、东湾及王快流域为典型流域,挑选合适的目标函数,采用单纯形法率定参数,研究流域分块对新安江模型SMCSCICG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域分块数增加:降雨资料均化程度减小,SM呈增大趋势,CS呈减小趋势,CICG基本保持不变;洪量、洪峰合格数及确定性系数均呈增大趋势,当子流域面积小于1 000 km2时模拟精度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