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经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理解系统和理论框架,包含着一整套基本假设、基本范畴、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它们构成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知识基础.本文以经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定理,比较分析行为人的犯罪收益与守法收益,在此基础上对刑法进行法经济学改进,确定更加合理的定罪与量刑,更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犯罪.  相似文献   

2.
每到春节或长假期间,倒卖火车票就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试图将倒卖车票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运用法经济学分析的工具,对倒卖车票犯罪主体个人行为选择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从全新的角度剖析倒卖车票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经济学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动物繁育子代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繁育子代的行为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行为一样,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在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动物形成三种繁殖方式,即直接繁育,间接繁育和坐享其成。同性恋行为的经济基础就是坐享成取得遗传收益的特殊情况。人类的生育行为也遵循成本收益计算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4.
支教工作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公平战略的有效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支教活动过程中输出学校,输入学校和支教教师三个经济人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分析在比较成本收益之下三个经济人对该工作的理性权衡及其行为选择方式,最后提出解决此项工作中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磊 《甘肃科技》2008,24(1):75-76,114
作为一项个人投资的人力资本投资,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存在着成本和收益。文章基于公共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共生关系数值化。研究表明:毒品犯罪与四类次生犯罪(抢劫罪、强奸罪、危险驾驶罪、故意杀人罪)在空间上呈现出小尺度共聚关系,共聚程度随距离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的作用下多为倒U形关系。毒品犯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关系,该关系受当地民风民俗与毒品特殊药理性影响。作为对日常活动理论空间视角的补充,警方可加强毒品犯罪发案0.48 km范围内相关人员的管控,以达到对与其具有共聚关系的次生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信息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分析原理与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探讨了信息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表明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应用不仅可以拓展图书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导致实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
孙颖  朱严林 《科技信息》2009,(20):138-139
正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其他学科领域,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意见,这些领域大多都跟人们的经济生活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经济学对他们的“殖民”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进步。但是,涉及人们的情感伦理方面,是不应该被经济学“殖民”的。一些经济学者试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人们的情感世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这种做法抹煞了人们之间基本的情感关系,实际是一种经济学强盗的行为,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下,甘肃省毒品犯罪活动日益频繁,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甘肃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全国禁毒工作的开展。对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毒品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根据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原因及其构成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原则对杭州教育学院改革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经济分析法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经济学和法学交叉产物,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进行选择的一门学科,而犯罪则是一种最具危害性的行为。因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另类解读,促进刑事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3.
王蓉蓉 《科技信息》2010,(34):387-387
一、问题的提出 制度是社会或者其他微观经济实体中个人所遵循的行为规则。从制度的需求角度来讲,它的发生和存在是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对比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就会被建立。制度必须保证经济实体获得收益。(一)制度成本发生的必然性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一个理性世界中制度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毒品是一种罪恶的商品,其“市场”表现也同样受经济规律的调节。本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刑事立法在涉毒犯罪上存在着重标轻本之失误,以及这种失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而信用缺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严酷的现实。通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性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并对守信和失信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进行阐述,旨将有利于调整人们的交易行为,从根本上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彦文 《科技信息》2011,(15):404-404
当前毒品犯罪国际化的趋势,要求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各国之间的警务合作,才能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的蔓延并最终铲除毒品对国际社会的危害。我国警方与周边国家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出了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有力地打击了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女性毒品犯罪治理效果事关毒品战役成败,亟需对女性毒品犯罪状况展开实证分析,考察涉毒女性的主体身份、主观动机、作案方式等特征,研判女性走向涉毒道路的原因,从而为治理女性毒品犯罪提供针对性措施。通过实证分析1 000个案例后发现,女性毒品犯罪高发,且呈现出累犯、再犯、前科人员占比大等特征,这归因于女性对新型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女性社会角色不利以及犯罪打击效果不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拜荣静 《甘肃科技》2006,22(11):170-172,206
毒品犯罪在我国虽经打击,但禁毒形势依然严峻,进入新时期,毒品犯罪发展态势又具有一些新特点,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使东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的禁毒工作应根据东西部毒品犯罪的各自特点分别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刑事立法看,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经历了一个从严趋缓再转严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的转变,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也应充分体现刑事政策的这种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对毒品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完善:可以通过提高死刑标准来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中的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可以从宽处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而对于制造和走私毒品犯罪则可以从严处理;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把握毒品数量这一适用刑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