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噬银蛋白(AgNORs)颗粒数目为指标,研究了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皮质酮对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无论何种处理方式,在PH后不同时期,肝脏门管区的肝细胞Ag-NORs数目均高于中央静脉区,大多差异极显著;②PH后24 h,各处理组(假手术、去肾上腺、去肾上腺+皮质酮)肝细胞AgNORs颗粒数均下降.除了高剂量皮质酮(40 mg/kg体重)处理组在PH 24 h后肝细胞AgNORs数持续升高外,其余各组均在PH后36 h达到最高值,随后又下降;③在PH后24~48 h,给去肾上腺大鼠注射的皮质酮剂量越高,AgNORs数目越少.以上结果表明:在PH后不同时间,大鼠肝脏门管区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始终高于中央静脉区肝细胞;皮质酮对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时间主要表现在PH 24 h以后.  相似文献   

2.
大鼠固定(每天2.5h)连续7天,用放免法分别测得固定前1天及固定1、3、5、7天血浆皮质酮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固定的持续,血浆皮质酮的含量逐渐升高,固定第3天即达高峰60.4±5.0μg/dl(P<0.01)以后有所下降,固定第5天为56±3.4μg/dl(P<0.01),第7天为47.3±2.5μg/dl(P<0.01)。而对照组在相同期间皮质酮含量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在固定应激过程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研究糖皮质激素反馈对糖皮质激素快速抑制垂体细胞中CRH刺激引起的ACTH分泌的作用。来源于雄性大鼠的垂体前叶细胞,以无血清培养基灌注2h后,30pM CRH可诱导ACTH稳定分泌,只有应激水平的皮质酮(1μM)对ACTH的分泌产生延迟的抑制作用;以无血清培养基孵育6h后,基础水平的皮质酮(10nM)快速抑制ACTH的分泌。放射免疫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预孵育2h和6h的培养基中残留的皮质醇分别为19.3nM和7.2nM。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基础生理条件下,预孵育6h的细胞细胞膜蛋白和细胞核蛋白中GR含量比预孵育2h的细胞更低一些;并且皮质酮刺激诱导预孵育6h的细胞中GR向细胞膜转运,而预孵育2h的细胞在皮质酮刺激下细胞膜蛋白GR含量未见增加。皮质酮对ACTH分泌的抑制不被嘌呤霉素或放线菌素D阻断。这些数据表明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反馈的敏感性取决于皮质酮给药前细胞所处环境的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4.
为证明慢性应激性抑郁的发生与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分泌增加,导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hrophic Factor,BDNF)表达抑制有关.实验用大鼠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通过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司非酮,然后测量体重,观测行为学表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内GCs和BNDF含量.结果显示:CUMS明显诱发大鼠抑郁样行为,海马组织中皮质酮明显升高,BDNF水平明显下降.海马微量注射米司非酮,使CUMS诱发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且BDNF水平明显升高.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后,表现出与CUMS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组织中BDNF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皮质酮明显升高,使海马BDNF表达明显减少,导致抑郁发生.糖皮质激素Ⅱ型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氯苯丙氨酸(PCPA)抑郁模型,将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叶酸组(50mg/kg,75mg/kg),通过悬尾、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消耗量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探究了叶酸的抗抑郁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体内血清皮质酮及脑组织中5-HT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显示,PCPA模型大鼠情绪低落,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显著上升(P0.05),联合皮质和海马脑区的5-HT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叶酸可以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5或P0.01),叶酸对PCPA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进而提高前额叶联合皮质与海马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 1983年 ,Klemperer首次报道鸡蛋中存在抗体以来 ,人们对卵黄抗体 (IgY)的研究越来越多 ,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应用也日益广泛起来。卵黄抗体价格便宜、制备方便 ,具有其它抗体不可比拟的特点 ,是当今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1 IgY与IgG的区别历史上 ,曾经有人认为在禽类血清中发现的低分子量 (MW )免疫球蛋白是IgG。但是研究分析发现禽类血清中的抗体不具有类似于IgG的 5 0kDa重链 (γ) [1] 。所以说禽类血清中的抗体不是IgG。现在认为IgY是禽类血清和卵黄中的主要抗体。IgG的重链 (γ)为 5 0kD ,由四个区域组成 :一个可变区 …  相似文献   

7.
福建嗜眼科吸虫种类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眼科(Philophtalmidae Travassos,1918)吸虫是禽类寄生虫,其中某些种类系寄生于宿主眼中致病如我省沿海尤其闽南地区的鸡嗜眼吸虫(Philophthalmus gralliMathis et Leger,1910)在许多鸡、鸭中流行产生严重病害。此外,本科吸虫中尚有种类是寄生在禽类的泄殖腔及肠管等部位如平睾亚科(Parorchiinae Lal,1936)吸虫等。  相似文献   

8.
A型流感病毒H5N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何谓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综合症,主要感染家禽,也可感染人。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将流感病毒分成A、8、C三个型。A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类之外,还可感染猪、马和人类;B型和C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补充VD3缓解运动诱导的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机制。将80只小鼠随机分5组(n=16),即安静对照组(C组)、CFS造模组(CFS组)、VD3组又分为造模前组(bVD组)、过程中组(mVD组)和造模后VD干预组(aVD组)。造模、干预持续4周,全程行为学观察,4周后进行力竭测试和悬尾实验,再迅速采血并切取股四头肌组织。测定血睾酮、血清皮质酮及股四头肌组织的MDA、T-AOC、GSH-PX和T-SOD,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SIRT1、SIRT3、ERK1/2、p-ERK1/2和MEK1/2。结果表明:与C组比较,CFS组小鼠打斗损伤严重,血睾酮及MEK、SIRT3显著降低(P0.05),皮质酮、MDA、T-SOD、GSH-PX显著增加(P0.05);与CFS组比较,VD干预组小鼠打斗损伤较轻,皮质酮、MDA显著降低(P0.05),血睾酮、T-AOC、T-SOD、GSH-PX及MEK、SIRT1、SIRT3和p-ERK/ERK均显著增加(P0.05)。外源性补充VD3可提高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缓解运动诱发的CFS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EKs/ERKs-SIRT1信号通路,降低MEK表达,增加ERK磷酸化水平,上调SIRT1和SIRT3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疾病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ian lnfuenza-AV)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其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禽、鸟类和人工饲养的禽类中,是目前危害养禽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特别是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更突显其公共卫生意义,根据AIV的毒力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NPAI),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对焦虑障碍大鼠肾上腺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和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大鼠建立慢性情绪应激刺激焦虑模型,针刺组同时针刺“内关”、“神门”,每2 d针刺1次,45 min/次,共15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相同方法固定,不做任何干预.使用高架十字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进入开臂次数( OE)和停留时间( OT)分别占进入总次数和停留时间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肾上腺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结果针刺组大鼠OT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OE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浆皮质酮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浆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中的心房利钠肽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C型利钠肽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肾上腺皮髓质心房利钠肽明显高于模型组,C型利钠肽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肾上腺髓质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肾上腺髓质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进而影响血浆皮质酮释放,抑制HPA轴活性,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译者说明:一、寄生虫病是危害畜禽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当前在养禽业的发展中,对寄生虫的识别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对禽类寄生虫形态的描述资料尚少,这给禽类寄生虫的鉴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我们拟陆续将危害禽类较严重的,在我国己有报导,但对形态未作详细描述(仅写出名录)的吸虫、绦虫的主要种类节译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浓度西红花苷(Crocin)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1、10、30μmol/L)西红花苷预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触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DNF、mTOR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中,将40只小鼠分成5组...  相似文献   

14.
鸟禽类寄生线虫常影响鸟禽类的肥育和产卵量,加重传染病,引起鸟禽类的大量死亡,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想从鸟禽类寄生线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中找出一些规律,为防治经济禽类寄生虫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我国鸟禽类寄生线虫已经报导的有19科,41属,88种。作为宿主的鸟禽类已经报导的有12目,25科,75种。为了便于兽医和寄生虫工作同志在诊断鸟禽类寄生病时查阅,  相似文献   

15.
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了皮质酮(B)对原代培养海马细胞15 min刺激下p44/42的快速激活作用.主要结果有(1)在5~15 min的时间内,皮质酮可以激活p44/42.当激活时间为15 min时,p44/42升得最高,30 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呈钟形的瞬时激活特点.(2)B激活p44/42的作用,不能被GR阻断剂RU38486所阻断.根据快速、GR受体阻断剂不能阻断两点,基本上可以认为,所观察到的p44/42的激活属于GC的快速非基因组作用.(3)酪氨酸激酶阻断剂Genistein不能阻断,而GDPβs可以阻断此作用,提示GC的这一效应不是通过TRK受体,而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GPCR).(4)PKA的阻断剂H89不能阻断,而PKC阻断剂G(o)6976及MEK(即MAPKK)阻断剂PD98059能够阻断这一效应,所以B快速激活p44/42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GC→GPCR→PKC→MEK→p44/42.  相似文献   

16.
REV引起免疫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群(REVs)主要包括REV-T株、CS株(鸡合胞体病毒)、SN株(脾坏死病毒)、DIA株(鸭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从我国分离到的REV-C45株,主要引起禽类免疫抑制.本阐述了国内外对REV引起免疫抑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有关禽类催乳素对禽类卵泡发育、卵泡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和禽类就巢调节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催乳素在其生理作用的过程中,对禽类卵泡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与卵泡类固醇激素表现出很强的相关,它们之间通过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调节和维持禽类的就巢行为.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和鸡减蛋综合症(Egg drop syndrome 76,EDS-76)是6种常见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依据NCBI核酸数据库中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及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基因序列,设计了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针对鸡Aiv、Ndv、Ibv、Ibdv、Iltv和Edsv的多重PCR鉴别诊断方法,同时进行现场检测应用。结果显示该多重PCR体系检测限为100fg,与其他常见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研究表明鸡六种病毒多重PCR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在禽类常见病毒现场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在分类上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包括甲、乙、丙(也称A、B、C)3个型别。流感病毒可引发人类、禽类和动物类的“流行性感冒”,其中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亚型(如H2N1、H9N2、H7N7等)。它们以鸡、鸭等禽类病毒贮存,宿主可以感染人类,早年已有若干先例。而此次出现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观察了糖皮质激素(GC)对于Na^+依赖高亲和摄取^3H-L谷氨酸(孵育4min)的影响。发现GC,包括皮质酮硫酸钾盐(Bs)、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皮质酮及地塞米松磷酸双钠盐,均能快速促进突触体摄取谷氨酸(Glu),其中Bs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除睾酮及孕酮有类似轻度促进作用外,去氧皮质酮及17β-雌二醇硫酸钾盐对突触体摄取Glu没有影响,说明GC作用有一定甾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