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感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新课改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和接受语言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读"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它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读",是中学语文教师长期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其价值,激发兴趣,教师设计形式,注重阅读数量,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宝平 《甘肃科技》2007,23(9):272-272,264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语感生成在诗歌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品质,是广大语文教师艰巨的教学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8.
任尚君 《科技信息》2008,(18):142-142
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中,强调了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也成为了语文教育界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问题,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着重谈到语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语感培养要结合具体的语.魄进行,要以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为基础,要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说,及时发现和解决语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有效地组织和进行语感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讨论的热点之一,语感是一种高级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愈显突出,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实践、增强悟性、反复诵读、发挥联想等有效方法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当今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感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是学生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剖析语感的本质,力图找出语感的基本结构,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感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语感即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呼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语感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英 《科技信息》2010,(30):329-33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几个方面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完整的句子,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缺乏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语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4.
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事实证明:语感的培养并非靠教师一味的“讲”便能奏效的,必须切实采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爽 《世界博览》2015,(1):48-50
科普文题材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的任务。但是,由于科普性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造就了科普文的趣味性相对较差,教学此类课文,我们通常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单纯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学得被动;二是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普及,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科普课,忽略了“语文味”。那么,面对这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学生感觉难写和教师感觉难教都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难题,特别是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写作;实践表明,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是无从下手,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笔者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提升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与技巧,在该文中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重点关注作文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的微格处理,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同仁讨论与切磋。  相似文献   

17.
延惠芳 《科技资讯》2006,(26):168-168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充分体现了语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导向是很明确的。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的综合体。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很大作用。训练语感,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但过分夸大语感教学的作用,把语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突破口”是不恰当的。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形成,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语感教学是前提。  相似文献   

19.
杨琼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213-213
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教学和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走上自主.自觉、灵活多样的路子。通过多种方法有目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语感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身的语文朗读能力,笔者在该文中对以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相应的针对性对策,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能力的合理培养和稳步提升,更好地发挥出朗读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所教授给学生的不单单是语文的基本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认知态度。朗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学生语感的养成,必须要逐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法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